孟云飞:毛主席题写的大学校名之——清华大学

孟云飞:毛主席题写的大学校名之——清华大学



孟云飞/文

提及清华大学,不知会引起多少人的遐想,但凡国人,似乎都做过或正在做着一个梦——清华梦。

一、校名由来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园。清华校园在前清皇家园林所在地。清华园本是康熙年间所修的熙春园的一部分。道光二年(1822年),熙春园被一分为二,西边的园子取名为“近春园”,赐予皇四子奕詝(即后来的咸丰皇帝);东边的园子仍为熙春园,赐予皇五子。咸丰年间,东园取晋人谢混诗句“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游西池》)改名为“清华园”。 用美国退回的部分庚子赔款在清华园内建造的清华学堂,于1911年正式开课。

孟云飞:毛主席题写的大学校名之——清华大学

现在见到的“清华园”已是清华大学的二校门,而清华大学西门高大的校门上方,“清华大学”这四个大字,出自开国领袖毛泽东之手。

新中国成立之后,清华大学师生希望毛主席为清华大学题写校名。政治学家、民主人士张奚若教授转呈了清华师生的请求。1950年6月,毛主席欣然接受这一要求,挥毫书写六遍。书写完毕,毛主席经过比较,特意注明:“右下草书似较好些”。从此,由毛主席题写的校名、校徽就一直伴随着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学府。

二、校名赏析

为清华大学题写校名尝试数遍的实例,足见主席对教育事业关怀有加。几个“清华大学”同处于一张纸上,更体现出了艺术的不可重复性,每一遍的书写都是一个时间一种心情的再现。


孟云飞:毛主席题写的大学校名之——清华大学


试看前四组,第一组的“清”字的右边之“青”字,横画与书画笔画相连,“大”字的横画与撇画似断欲连;第二组的“清”字和“大”字与第一组所述之处刚好相反;第三组“清”字和“大”字,在第一组强调出皆以连笔出现;第四组的“清”字的横画与竖画连,“华”字、“大”字的横画与撇画连。而前四组的“清”字,除了第一组外,三点水和“青”字皆连笔。第五组的“清华”二字为草书。其实这一组的“清”书写用笔圆润,富有神采,可能是考虑到草书难于被大众释读的缘故,毛主席没有选这一组。第六组已不是原稿,只是根据毛主席手书制作的清华教职工校徽,细细看来,字字清爽,气势舒朗。“水木湛清华”,真乃学习的好去处。

题字整体圆转中而带方劲,典雅而有俊秀,点画苍茫,用笔急速,挺拔峻险而柔润浑厚,气度雄沉,雍容中亦多见风神,以此来形容此作。

毛泽东的书法龙蛇飞舞,俏俊飘逸,大气磅礴,豪放酣畅。 热爱中国古典文学、富有诗人气质的毛主席的题字,我们拿什么来形容呢?答曰:“绝无山野之气,自有龙姿风采”。

多少游人驻足在清华门前合影,多少清华学子嗅到了清华墨香。清华,注定是一片沃土。


孟云飞:毛主席题写的大学校名之——清华大学


此文原载于《光明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