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夥創業,卻被要求“休息“,一個月後合夥人說錢賠光了 ……

合夥創業,卻被要求“休息“,一個月後合夥人說錢賠光了 ……

褚先生拿21萬和朋友合夥創業開裝修公司,忙前忙後把公司架搭起來,結果因為經營理念不合被三位合夥人要求“休息”。

被迫離開經營團隊的褚先生提出撤資,但與三位合夥人沒有就退錢時間達成一致,沒想到一個月後,褚先生再次聯繫上合夥人時,對方竟在電話裡告知:公司已經黃了,錢都賠光了。

合夥創業,卻被要求“休息“,一個月後合夥人說錢賠光了 ……

合夥創業 試營業期間就被請出運營團隊

今年年初,幹裝修18年的褚先生萌生了創業的想法,在老領導的介紹下,褚先生和李某結識。

褚先生原本希望小投資開一家裝修設計室,但李某希望一次性開一家有規模的裝修公司,最後褚先生被李某說服,李某又拉來兩個老鄉,四人各出資20萬共同創業,出於對朋友的信任,大家在合夥協議上只寫明瞭各自出資金額及職位,沒有就撤資等情況做特別說明。

新公司選址在皇姑區長江南街3號11門,今年3月份,四人開始各自分工為新公司忙前忙後,褚先生負責為新公司招新人、拉業務,李某等三人則負責公司財務、內部裝修及具體業務操作。

後來四人又各自追加了一部分投資,褚先生再次通過微信轉賬的形式給李某轉去1萬元。

到今年6月,新公司“尚品飾家”的大體框架終於搭了起來,看著燈飾廣告牌在夜空中閃爍,四人都對公司的未來充滿信心。

被合夥人勸去“休息” 撤資未果公司突然就黃了?

從6月份開始,公司進入試運營階段,四人的創業熱情很快就被現實澆了一頭冷水:公司遲遲拉不來訂單。

褚先生負責的工作能力遭到三名合夥人的質疑,三名合夥人一起勸說,希望褚先生“休息”一段時間,把工作交出來,褚先生無奈同意。

“他們把我的活要了過去,但我沒事還去公司,去看看他們到底是怎麼幹的,結果我發現他們都在瞎整,活幹得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當時我就想撤資了。”褚先生說。

今年7月初,褚先生向三名合夥人提出了撤資,要求立刻拿回自己投入的21萬元,未果。

公司剛成立就被換牌 合夥人稱錢都賠光了

資沒撤成,四人鬧得不歡而散,後來褚先生又多次打電話給李某,但一直也沒能達成共識。

今年8月底,一直試運營的公司“尚品飾家”正式開業,開業當天,褚先生來到公司見到了李某,褚先生再次提出撤資,結果對方的答覆讓他始料未及。

“當時李某就告訴我,公司已經黃了,我們投資的錢都賠進去了,現在一分錢都沒有了。”褚先生說。

讓褚先生沒想到的是,過了幾天,新開業沒多久的公司突然換了一個名稱,變成某裝修公司加盟店,公司營業執照上的法人也從李某換成了他人。

“公司內部裝修、廣告牌什麼的都沒換,甚至廣告上的電話都沒換,就是名換了。”褚先生說。

褚先生再次找到李某,李某告訴他,他們四人成立的原公司黃了,現在已經被收購,他自己也不再是公司合夥人,只是給人打工的,至於褚先生的21萬投資款,“都賠乾淨了”。

李某:公司被收購確實沒經褚先生同意

近日,記者在新公司裡見到了褚先生當初的合夥人李某。

他介紹,當時他們三人的確曾要求褚先生休息,由他們來接手公司運營。

李某介紹,到8月底的時候,公司已經經營不下去了,他們四人投入的80餘萬早就花光了,他們還欠著供應商40餘萬欠款,每天供應商都找他要錢。

後來一家公司提出收購他們的公司,接收他們的辦公場地,同時也幫他們負擔40餘萬債務,李某跟另外兩名合夥人都同意了,後又聯繫上褚先生徵求他的意見,但褚先生沒有同意,並表示只想拿回自己的投資款。

“當時那種情況,供應商都在追著我要錢,他們三個人都什麼不管,就我一個人扛著,我能怎麼辦?”李某說,後來公司還是被收購,他和另外兩名合夥人繼續在新公司內任職,只不過身份從合夥人變成了打工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