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目就忘”的人该如何练就“过目不忘”的本领呢

也许很多人跟我一样笑话过金鱼的记忆只有短短的7秒。可是,事实上,我们的记忆有时候连金鱼都比不上。比如,平日里我们看书,如果仔细想想,你便会发现刚看完的书,可能连7秒的时间都不用你就已经忘了书中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读书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因为浮躁而又焦虑的人们渴望能通过读多点书来改变现状,赚更多的钱,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水平。许多人尤其是已经毕业出来工作的白领们,平日里看书大多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比如通过职称考试,加薪等等。

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牢记书中的知识并且运用到实际生活工作中成了他们在阅读中一项梦寐以求的技能。

有些人号称自己一年读了几百本书,但是当你问他到底都读了些什么。他可能会一脸茫然地跟你说已经忘了。这种只追求量不追求质的读书方式,在如今这个“为了梦想而读书”的时代,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让自己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变得毫无价值。就像大岩俊之为了从上市公司的销售冠军向独立的创业者转型,短短一年内阅读了300多本书,吃了很多阅读的苦头,然而最终还是没能够很好吸收书中的知识,将书中内容彻底为自己所用。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岩俊之才不断地总结阅读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通过自身丰富的阅读经历,创作了《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成功地为我们这些阅读小白解决了阅读路上的拦路虎。

“过目就忘”的人该如何练就“过目不忘”的本领呢



《实用性阅读指南》主要从以下三点来教会我们牢记书本知识的阅读秘诀:

1:明确阅读目标,提高阅读效率

不管你看的是什么类型的书,当你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你要确定你的阅读目标。

看到这,可能会有人问,我看书不就是为了看书里面都写了什么吗?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干嘛还要浪费时间去确定阅读的目标。又或者有人会直接来一句不知道,没有目的。其实,像这样漫无目的地读书,效率是极其低下的。我们都知道,每一本书,不管是畅销书,还是冷门到几乎无人问津,放在角落里积灰的书,里面的内容肯定有不少的精彩之处,书中也不止描述某一个点的内容。这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从头读到尾,不仅花费大量的阅读时间,更因为没有侧重点去记忆,大脑根本不知道要如何去协助你更好地掌握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就好比如你参加一个记忆游戏,如果游戏规则是让你记忆房间里有多少种颜色的气球,数量有多少;当你进到游戏室,赤橙红绿青黄紫,啥颜色都有,一时间眼花缭乱,只能看到什么记什么;等到时间一到,开始统计颜色跟数量,可能这时候你眼前还是花花绿绿一大片,依稀也就记得大概有哪些颜色,至于什么颜色对应的数量多少估计脑海里还是一团浆糊。但是这时候如果规则是让你进去数红色气球有多少个,你一进到房间,大脑立刻就会指挥你的眼睛盯向那些红色的东西,刷刷刷几下,你就完成任务了,很明显地效率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节省了多少时间。

由此可见,当你明确了目标再去着手一件事是多么重要。游戏如此,工作如此,读书也是如此。只有当你知道读这本书是为了获得什么知识点,你才能更快、更高效地从中吸取相关的知识点,从而达到丰富你的知识库的目的。


2:选择20%的内容重点记忆,果断舍弃剩下的80%

20%这个观点主要是来源于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的财富定律,即“二八定律”说的: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中着重强调了做读书阅读的时候只需要找到最重要的20%的内容,掌握了它们即可,剩下的80%就可以随手搁置一旁了。很多人读书的时候都是通篇从头读到尾,不管重不重要,对自己有没有用,觉得好像不读完这本书,就不算是看过这本书一样。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每本书都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如何在一定的时间内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在阅读过程中,大岩峻之提倡先浏览一遍书的目录,序言,后记,然后选择跟阅读的目的相关的章节信息,做标记。再开始进行阅读。

这样不仅有利于我们侧重点记忆所需内容,同时也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把自己的精力重点放在书中20%的内容当中,直接丢弃剩下的80%,要学会断舍离,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而如何对这20%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记忆呢?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者在这里采用了做笔记的方法来辅助自己记忆。


  • 传统笔记法。


即不怕弄脏书本,当您看到书上某个精彩的地方,或者触发你的灵感,产生共鸣心理的时候,通过划横线,做旁注,通过文字记录等方式写下来,以便以后随时查看;

“过目就忘”的人该如何练就“过目不忘”的本领呢


  • 思维导图笔记法


思维导图是创始人东尼·博赞通过将主体的关键词与不同层级的内容用不同颜色、图像等通过线、节点的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而画出来的思维工具。由于人的大脑对颜色,线条等天生就有比较强的感觉跟记忆,因此在制作思维导图的时候通常都会用到彩色笔来突出重点节点的内容。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在纸上进行,同时也可以在电脑上,手机里下载相关的思维导图软件。通过这种像树状一样的图案进行思维发散,把书中的内容浓缩到这个图案中,分层次,结构,有条理地做笔记。如下图作者看完某本书画的思维导图。

“过目就忘”的人该如何练就“过目不忘”的本领呢


每当我们看到需要的知识点,随时在准备好的彩笔或者在电脑上画结构框架,让每个知识点产生关联,做好摘要,分项罗列,并且随时记录看到某一处是的所思所想。发散思维,头脑风暴,这些都有助于提升自己记忆书中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3:具体化目标,以行动检验“真理”

常言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像我们读书,是为了让我们能随时随地运用到书中的知识,在需要的时候脑海中能像电脑一样快速把知识点调出来解决我们的疑问,而不是看完一本书就扔一边去了。将书中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工作当中,这才是我们阅读的最终目的。那么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呢? 大岩俊之通过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将目标具体化,分成小块,一步一步实践。比如,我们想要知道图书的写作原则,那么在阅读《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的时候,就要先确定我们的阅读目标是了解写作的原则,然后再从书中选择关于写作原则的章节进行详细的阅读,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然后开始动笔,把学到的这些原则应用到文章中,让自己的文章变得更有条理,内容更加丰富吸引人。


只有明确了读书的目标,将目标具体化,并且开始行动,才能更好地牢记你看过的内容。《实用性阅读指南》不仅仅教会我们掌握一本书的结构层次,制作思维导图,更是教会我们如何从书本上设定行动目标,让书中的内容得到应用,协助我们更好地记忆所需内容。相信只要你看过这本书,在以后的阅读中,你都能牢记看过的内容,一年读几百本书也照样能在丛书当中快速找到你所需要的知识。

欢迎有不同想法的朋友们留言交流,大家一起更好地解决这个“看过就忘”的疑难杂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