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短缺、食利阶层和二房东盛行


劳动力短缺、食利阶层和二房东盛行


在最近杭州的一次人力资源大会上,来自人社部人事科学研究院的余老师讲到了现在青年劳动力供给减少时,提到了两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原因。

  1. 伴随现代社会分工的愈来愈细,年轻人接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踏入社会的年龄从18岁到22岁(对应高中毕业到本科毕业)延伸到25岁至29岁(硕士、博士、海外留学)。
  2. 而经历了40年的勤劳工作和省吃俭用,中国社会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财富总量,也催生了相当数量的食利阶层,而他们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也就顺势退出了劳动力市场。


第一个原因我非常接受,原先曾经接触过德国的年轻人,上了大学往往都是要读到博士毕业,而博士又是一个大概率不能准时毕业的学习过程,所以很多德国企业的高级管理者进入职场往往都要30岁左右。

听到第二个原因,食利阶层,我突然被震惊了,然后就是快速泛起一阵厌恶感。在我的成长经历中,食利阶层是一个绝对的贬义词,意味着一个有劳动技能的人,却依靠资本孳息,不参与社会劳动,对社会财富的创造没有贡献,像蚍蜉一样就是个社会的蛀虫。更让我震惊的是,中国还出现了大批的食利阶层,而且还蔓延到第二代第三代,这让从小信奉“劳动创造财富”的我更加难以接受。

真的吗? 在那一瞬间的难以接受之后,我就将注意力投入到这个领域,我要做一个交叉验证。

果然是注意力在哪里,新世界就在哪里。很快我就面对面和食利阶层各种人等接上头,搭上线,了解到这个新世界的方方面面。

打开大众点评,搜索:别墅轰趴,你就会发现数以千计的商家。这就是我对食利阶层的第一个发现。

什么是别墅轰趴? 就是上海有很多很多很多的别墅,是空置房。于是就有人将别墅做适当的装修,配置上厨房设备、电视、卡拉OK、户外烧烤、麻将桌、飞镖盘,当然还有过夜的床褥等等,而消费者往往是年轻人,可以是同学,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公司团队建设。在一个相对封闭,又有吃喝玩乐的足够设施,喝酒唱歌户外烧烤,满足了都市人既想要感官放松,又不想挪窝还可以过夜的需求。从十年前发展至今,这已经成为一个稳定的业态。

这其中,轰趴的经营者并不是食利者,而别墅的房东成了彻彻底底的食利者。

说曹操,曹操到! 没过多久,我发现自己也成为了一个食利者。因为搬家,我要将自己原先的房子放租出去。于是经历了和形形色色的房客/二房东打交道的酸甜苦辣。

刚开始,基于对X如X客等长租公寓的鄙视,认为他们就是靠资本驱动,抢占资源,哄抬物价(租金),让年轻人深套其中,不堪重负,所以我是谢绝所有二房东的接触和看房。当然我对外的表达是:二房东是第二梯队的选择,首选居家的房客。

可能是我的运气不好,也可能是目前处于租房的淡季,接触的居家房客只有寥寥个位数,而意向要包租我的房子然后装修再转租的二房东却有十数人。这让我大跌眼镜。

在询问中,我也慢慢地摸清了二房东的盈利模式。

最常见的是靠租金差价盈利,这种二房东往往对承租的房子进行完全彻底的重新装修,然后配上软装,通过特定渠道,放租给有承受能力的租客,一般都是短期在华的外国人。

第二种是在上海等城市被接受的N+1模式,也就是二房东调整房子结构,多隔出来一个房间,然后放租给到大城市闯荡的年轻人。因为是按照房间进行放租的,所以多一个房间,就是多一份收入。

第三种就是放杠杆,博取更大投资收益。前一段时间被爆雷的某些长租公寓,二房东以租客未来数年的租金作为收入现金流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后各种对外投资,期待更大收益。但是一旦对外投资失败,导致房东无法获得二房东缴付的租金,进而收回房屋,引发冲突和社会矛盾。

这样分析下来,二房东其实也不是一个纯粹的食利者,也是为食利者打工的。而真正的食利者,是庞大的空置房房东群体。正是有需求有供给,才会滋生出那么多的二房东公司。而没有二房东公司的推波助澜,供给和需求也无法恰当地匹配。

那么二房东模式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再进一步探索,发现在整个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二房东模式无处不在,而且越发盛行。

在外卖盛行的今天,很多新创的餐饮品牌想要快速布点却面对严苛的食品卫生合规要求,这时候就出来了一个二房东,吉客联盟。他们租下地段好交通方便的大楼地下室,集中打造餐饮中央厨房,然后将其分隔成产能不一的大小单元,放租给餐饮创新企业,更有利的是,因为是中央厨房,可以用严格的标准来符合食品卫生机构的监督,各家租户可以共享同一个卫生许可证。

在劳动力雇佣市场上,有一家创业板公司,凭借自己的招聘能力做起了人力资源的二房东。他们根据雇主的需求,以自己公司的名义雇佣了劳动力,然后根据需要委派到雇主公司开展工作。一旦雇主退人(类似房客退租),他们就帮劳动力再寻找合适的雇主。

在2C的个人物品仓储市场,也出现了二房东,租赁下某些大楼的地下室,做好防潮防火恒温,然后放租给有需要的个人。而个人会将一些低频使用,或者没有使用价值,但又有纪念意义的一些个人物品放置在其中。存取服务基本都是24小时,方便快捷。相比堆放在家中,占用的使用面积,和上海的房价相比,这样的储物二房东真心便宜。

而从美国漂洋过海到中国的共享办公空间,就是写字楼大厦的二房东。

这么多二房东模式,仅仅是食利阶层驱动的吗? 肯定不是。

进一步分析——原先的生产资料要素是大颗粒度供给,经过二房东,通过承担风险、技术改进和交付方式进步,实现了小颗粒度、精细化供给。而这些新的供给形式,恰恰好满足了当下社会的需求。

而我为什么一直以来对二房东模式有偏见,因为在我职业生涯中服务的企业,都是大型跨国公司,企业发展非常成熟,已经通过自己的经营管理,对颗粒度做到了极致,而在这种成长背景下,我误以为所有资源方/原厂都应该做到如此,但是在中国的现实下确实做不到这点。

所以,在中国市场,有大量二房东存在的机会,也就是为什么我会看到如此多的二房东模式在市场交易中活跃。

不过,中国市场总有一天会走向成熟,那个时候,二房东的空间就会被压缩,因为供给方会越来越精细化操作,这时候,二房东也会演化出生存之道,要么向上获取垄断资料,要么向下建立服务优势或者心智认识上的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