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豐南紮實推進扶貧脫貧攻堅戰綜述

真扶貧 扶真貧 真脫貧

——豐南區紮實推進扶貧脫貧攻堅戰綜述

劉淑君 周佔領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搬進了新房,加入企業還有分紅。”“過去住院花七八萬元,現在幾千元就能解決問題,再也不用發愁醫藥費了。”“養了幾隻羊,使我收入增加1000多元。”筆者在豐南區南孫莊鄉、黑沿子鎮、大新莊鎮等地的鄉村走訪中發現,貧困村民欣喜於脫貧工作給他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各地各單位要思想高站位、工作求精準、責任講擔當。要以繪畫繡花的細緻,踏石留印的實幹,抓鐵有痕的韌勁,精準把脈、對症開方,打好組合拳,要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區委書記艾春在全區脫貧攻堅動員大會上的講話擲地有聲。

在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視和指揮下,豐南區周密部署,全方位推進,把精準扶貧作為“天”字號工程來抓,一場扶貧脫貧攻堅戰迅速鋪開。

頂層設計合力攻堅

脫貧攻堅,重任在肩。豐南區委、區政府多次召開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扶貧脫貧工作領導小組會和調度會,分析研判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的問題。區四套班子領導親自督戰、一線調研,從頂層設計入手,成立了豐南區扶貧工作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實行“雙組長”工作制。同時制定下發《豐南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方案》《豐南區2018年扶貧攻堅考核細則》《貧困戶幫扶責任人管理辦法》等6個方案、5個細則,分類列出脫貧任務書和時間表,層層分解目標任務到鎮、到村、到戶、到人。

“精準脫貧,不落一人!”扶貧脫貧工作的前提是精準。只有真正摸清“誰貧困”“為啥貧”“怎麼幫”等問題,才能確保“識真貧”“扶真貧”“真脫貧”。對此,豐南區一竿子插到底,深入到貧困戶家中,面對面地找原因,實打實地算收入,心貼心地謀出路,真正使精準扶貧幫到問題關鍵處、扶到群眾心坎上。

強化宣傳聚合力。區委、區政府堅持把扶貧宣傳活動作為推動扶貧工作的重要抓手,廣泛宣傳中央、省、市扶貧精神,向貧困群眾宣講扶貧政策、扶貧知識,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捋清幫扶責任、幫扶範圍和幫扶認知,杜絕“等、靠、要”的思想,樹立自我脫貧、自我致富、自我服務的主動觀念,增強脫致富的信心。定期在鄉鎮集市等人員密集場所設立扶貧政策諮詢臺,採取政策解讀、發放宣傳品等形式向群眾宣傳“兩不愁、三保障”“五必看”“六優先”“六不評”等扶貧脫貧的相關政策,並開展知識競賽、志願者服務和“扶貧日”宣傳等活動,大力營造戶戶瞭解扶貧、人人參與扶貧的濃厚氛圍。

選優配齊攻堅力量。建立“1+N”選派幹部幫扶機制,強化領導幹部包聯制度,全區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18戶462人,由142名鄉鎮幹部和78名區直單位幹部“一對一”包聯幫扶。24名縣處級領導每人包聯1個貧困戶相對集中的村和2個貧困戶,一包三年,不脫貧不脫鉤。

政治承諾懸利劍。為落實鄉鎮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第一責任人的政治責任,分管負責同志的直接責任,鄉鎮扶貧辦的推進監管責任,選派幹部的幫扶責任和鎮村幹部的具體責任,區委、區政府同鄉鎮黨委、政府,鄉鎮與村分別簽訂了脫貧攻堅責任狀和“政治承諾書”,層層傳導壓力,進一步壓實脫貧攻堅政治責任。

開出良方對症下藥

“脫貧攻堅啃下‘硬骨頭’,猶如攀登高峰。每前進一步,難度就增加十分,我們必須持之以恆把脫貧責任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豐南區委副書記孫守廷的話一語中的。

豐南區堅持用“繡花”功夫實施精準扶貧: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做到開出“良方”,對症下藥。

——扶貧幹部與貧困戶共同算好收入賬,拓寬渠道讓貧困戶多賺錢,早脫貧:

就業增收。目前全區共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意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81人,其中對年輕的28人由鄉鎮負責安排到附近的工廠上班,月收入2000元至3000元;對年齡偏大的32人,安排在村內公益崗,區財政給予工資補貼每人每月800元;對年老體弱、不能離家的21人,其中整勞力16人,半勞力5人安排大隊崗,區財政按照整勞力800元/月、半勞力400元/月標準發放補貼。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社保增收。今年共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新增低保38戶83人,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低保戶133戶240人,全部執行調到330元低保標準。同時,積極推進五保集中供養,現有符合集中供養條件人員56人,目前已全部納入特困供養範圍,其中安排入住敬老院9人,散居五保47人。

——扶貧幹部與貧困戶共同算好花費賬,減輕支出負擔讓貧困戶少花錢,多攢錢:

住房保障。2017年、2018年全區共有符合危房改造條件的31戶,已於2018年6月底全部完工。對19戶無房戶或有產權爭議的,由區政府按照每戶每月補貼200元標準租住安全性住房,已全部落實到位。

教育保障。全區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共有80名,涉及66戶。另外還有7名在我區學校就讀的區外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免除了幼兒的保教費、落實了義務教育“三免一補”、高中階段“四免一助”、高等教育相關資助政策。

健康保障。落實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區內住院先診療後付費和“基本醫療+慢性病報銷+大病救助+商業保險”醫療報銷政策,出院時即時結算,享受醫療救助待遇的建檔立卡戶城鄉居民醫保報銷人數128人,醫療總費用110.26萬元,報銷109.62萬元,報銷比例達到99.42%。為213戶貧困人口開展免費健康體檢,並建立了健康檔案,實現了貧困家庭簽約服務全覆蓋。同時,為30戶殘疾人做了殘疾醫療鑑定,到目前為110人落實了殘疾人政策。此外,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均享受了每月15度電減免政策。

——扶貧幹部與貧困戶共同算好額外賬,社會幫扶讓貧困戶享溫暖,受關懷:

暖流匯聚,大愛無言。豐南區堅持幫扶和關愛兩路並進,鼓勵引導社會組織、公益團體和愛心人士,積極投入扶貧脫貧工作,構建了“人人皆願幫、人人皆可幫、人人皆能扶”的扶貧新格局。

內引——充分發揮工會、團委、婦聯等團體組織優勢,動員社會力量,組織愛心企業家、青年志願者、巾幗志願服務隊到貧困戶家中,走訪慰問、幫助他們修繕庭院、整治戶容戶貌。

外聯——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作用,通過聯誼活動,把事業有成、影響力強的豐南籍精英團結到黨委政府周圍,動員他們為家鄉扶貧出資出智。

授之以漁造血除窮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產業發展起來了,帶動貧困群眾素質能力提升了,“輸血”才會變為“造血”,才能實現持續增收,從而徹底拔掉窮根。為此,該區始終把產業就業扶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終極一戰,不斷創新產業就業扶貧模式,提升產業就業扶貧成效。

壯大產業增收。對有產業發展意向的12戶貧困戶,已為10戶種植戶免費發放了種子化肥,為2戶養殖戶每週至少一次入戶技術指導。

土地流轉增收。對無勞動能力的協助搞好土地流轉,規範流轉合同,確保流轉收益高於本地平均水平。

入股分紅增收。將上級撥付的每戶1.2萬元產業扶貧資金,投放到鼎新蔬菜出口加工有限公司、白龍面集團有限公司、三商食品有限公司、施爾得肉質品有限公司四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享受入股分紅,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年收入不低於10%並逐年增長。從6月份開始每戶每月收到了100元的分紅收益。

扶上馬還要送一程

在脫貧工作中,穩定脫貧更難。教育、醫療、房屋、保險等因素,稍有不慎,又會把剛剛脫貧的家庭滑入貧困的深淵。為此,豐南區仍持續用力,加大馬力,鞏固脫貧成效,切實將貧困戶“扶上馬、送一程”,脫貧不脫責任、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監管,已成為豐南區脫貧攻堅工作的最新亮點。

教育脫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豐南區根據實際情況,出臺了區內政策,免除了幼兒餐費、免收教輔資料費、享受最高檔次國家助學金、報銷高等教育學校相關費用,實現了“應免盡免、應補盡補”。

醫療脫貧——解決貧困戶後顧之憂。目前,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新農合參保率實現100%,大病保險實現全覆蓋,新農合住院報銷比例普遍提高。

危房改造——改善貧困戶居住環境。不讓脫貧家庭因房返貧,全區各地整合住建、民政等部門資金,完成貧困戶危房改造31戶,使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住房安全有了保障,不再為房屋而擔憂。

低保政策——兜住貧困家庭的底。今年,該區全面提高農村低保標準,由原來的每年3912元提高到每年4308元,對所有建檔立卡低保貧困戶提標每人每月30元,貧困家庭生活有了切實保障。

隨著住房、看病、生活、教育都有了保障,豐南區剛剛脫貧的10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279人,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

咬定青山不放鬆,不獲全勝不收兵。在扶貧道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如今,在豐南這片大地上,全區上下在脫貧攻堅道路上旌旗獵獵,步伐鏗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