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教师会因为评职称而耽误了教学?

潜规则为王


新京报快讯(记者 石茹)2018年11月8日,周四下午4点左右,武汉钢城十一中数学老师张明举从学校教学楼四楼一纵而下,跳楼身亡。

由于对学校的工作安排、绩效考核和晋升制度的不满,张明举感到生活艰难,长久沮丧和失眠,想要离开人世。

在绝笔信的最后,张明举说,希望生活在一个更加公平更加有人情味的世界。他说他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已把教学生涯中最好的10年奉献给了十一中。

百家号10-09 14:32

关注

9月13日早晨6时许,洛阳第十七中学初三数学教师王宏召从校内学生宿舍楼顶跳楼,当场死亡。从家属看到的遗书内容显示,王宏召跳楼是因不堪忍受学校相关领导排挤,职称评定不公、制度不透明、拖欠工资等问题,屡次向校领导反映未获重视。目前,洛龙区教育局已就反映的问题介入调查。

王宏召,男,52岁,1988年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洛阳第十七中九年级数学教师,九三班班主任。

中、小学职称应当改革,别让为学生奉献了青春的老师再跳楼了!


qzuser162457698


教师为了评职称,必须得按照职称文件中所规定的“条件"去做。由于这些“条件"涉及面广,内容详细,要一一按要求做好,不费点精力和时间是不行的。因此,为评职称,对教学工作有点耽误,是肯定的!

下面是中小学高级教师评审条件明细表。别说让你一条一条的去做,就是让你细心看一遍,也要具备一定的耐心才行呢。


"三味"认为,在这些条件中,有些本身就是教学能力和业绩的体现,如:教学荣誉、教科研能力以及教学工作量要求等,应该是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这些条件,在职称评审中应加大比重,突出"教师职称"的"教学技能性",适当减轻其"学术性"、"资历性"比重。

至于论文、课题、继续教育、支教经历、指导青年教师等,这些与一线教师教学工作关系不是很大,意义也并非明显。许多一线优秀老师,为评职称,不得不分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从某种程度上讲,老师在这方面的付出,想有“耽误"教学之嫌疑的。建议在职称评审条件中淡化和"非硬性要求"。

近来,教师的"交流“经历,又开始爬进了"职称条件"表中,许多想评职称的一线优秀教师,不得不离开自已熟悉的岗位,去外校"混一年”。实际上,这对两校的教学都存在不利影响。


三味聊教育


第一、评职称要交很多材料,比如课题、优质课比赛都要花很多时间,这些比赛,得参加不到时要设法找学校领导,得参加了上级领导不评给你也没有办法,这样有些老师灰心丧气,还有心教书吗?

第二、学校评优时,比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一线教师哪怕你上课上得怎么好,教学成绩怎么好,都是靠边站,一般都是中层领导以上的优秀。

第三、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了,得评了,填写各种表格材料都要花个把月。

第四、一旦评职成功了,大功告成了,相当部分的高级老师反而不上课了,或者不好好上课,得过且过。好多高级老师的教学成绩不如一般的一线教师。

因此,评职称耽误了教学。


书源中高考数学


耽误教学是肯定的。

第一种情况,评职称需要准备的材料非常多,程序繁杂,难言透明,这些都需要参与者去准备,去琢磨,去跑路,耗费大量的精力也同样是肯定的。

第二种情况,职称评选结束后,成功晋升者大功告成,一劳永逸,在教学上自然就是……你懂的。

第三种情况,不能成功晋升职称者,除了神仙和圣人,都会有一肚子怨气,不影响教学工作,谁会相信?

第四种情况,没有机会参加职称评选的教师,都在睁大眼睛盯着职称的评选,哪个教师怎么样,群众心知肚明,可惜没有话语权,结果一出来,众望所归,大家自然会努力工作,如果出现意外,必然会影响每个人的心理和态度。

职称,已经让大多数教师失望了……


雨一直在下滴滴答答


职称的评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前前后后最少要经历半年左右,而在整个过程中被评选的教师心情始终处于一种忐忑不安的状态,据说很折磨人的,这个时候有多少人能安心教学呢?职称给现在的教育带来了什么,我想处于一线教育的教师们是不言而喻的,只是一些顽固的指定政策者还蒙在鼓里。


秦文艺1


评什么已经成了人们的负担,尤其是日常工作的人 。原本评比就是保证大家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勇于实践和创新,但优占势的条件演变成了权力的孽缘,向上向好的梦想在挣扎中蜕化成资本的蚕食,所以现实表象就成了各种人脉、金钱和背景以及权力和形式融为一体化的综合汇报表演。个人认为,此情此景不久就不会再有,因为太累了,因为人生太短了,因为党已容不得那些藏污纳垢之徒和人面兽心的之辈来玷污我们父辈打下的江山啦!


激情为伊人


一个教师要晋什职称,肯定要讲一堂优质课,怎么讲的一堂优质课呢?磨!就是磨课,磨呀磨呀磨!学校领确定的讲课老师和讲课内容,不管老师的能力和内容的难易,磨呀磨呀磨!磨的其他老师厌烦,尤其是同行同专或同年级,磨的学生更是痛苦,同一教学内容在一个班磨五节课,不理想,再在同年级一个再磨五节课,就这样一堂优质课,从本年级老师,再到本专老师,再到本校老师,再到本校领导提意见改进,一优质课磨了二三十遍,目的就是为这位老师到地州和省区评奖和晋升职称,对广大师生的危害是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


布道真仁13999028575


为教学耽误职称的才是好教师,没公开发表过论文的是正直人,高级的渣子砖家看不到,课题论文都收钱就是怪异:人家有了成果理当奖励才是正道。和几十年不低于公务员一样,习惯就是了


用户3063873779175


不会教书只会奉迎拍马的校长拿公款搞关系,高职称不教书。52岁就退了,职称工资和绩效工资严重挫伤了老师们的积极性,害死了中国教育。


Houai306


第一,职称对每个老师都很重要,不管你豁达也好,患得患失也罢,你都得去面对这个人间惨剧“评职称”,从你接到评职称的那一刻起,你的工作,生活,都被打乱了。你真正的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第二,评职称需要填各种表格。没一种表格都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一个地方填错了。全部都得重来。哪怕是一个字写错了,都得重来。有强迫症的人最好不评。

第三,评职称需要很多奖励和证书。如果你有那些必须的奖励的话,你还得有获得奖励的佐证材料。但是,有的奖励当时没有佐证材料,怎么办?去教育局找人开证明,必须得开。而且,每个奖励都必须佐证材料。

第四.评职称的时候,需要开很多会。需要修改很多地方。随时随地在修改。一会儿这个表这么填,一会儿又那么填。每一次变动,我们都得把所有复印的材料重新整理排序。

总之,评职称的时候,你必须非常专注这个过程,一个环节没有注意到,你就过不去。你真的没有多少时间去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