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地區那麼亂,為什麼迪拜卻從來沒有恐怖襲擊?

湯湯哥兒


中東地區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很亂很亂”的一個地區,依靠自身豐富的石油資源,成功的吸引了不少“心懷不軌”人士和國家的目光。然而在戰火紛飛的中東,卻有著這樣一處淨土——迪拜,“世界上最土豪的國家”這個頭銜可不是浪得虛名。在中東如此嚴重的局勢,迪拜仍然在恐怖襲擊中“獨善其身”,迪拜是怎麼做到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迪拜明智的保持了中立。迪拜雖然是阿聯酋的酋長國,但迪拜卻從來沒有發表任何傾向性的言論,也沒有發表具有針對性質的政治立場言論。世界上受到恐怖襲擊的國家,很多都是因為“大國爭鬥”才被恐怖分子盯上了,迪拜沒有這樣陷入到鬥爭漩渦中,自然也就沒有那麼多“仇人”。

迪拜自身反恐能力強。不招惹別人只是避免恐怖襲擊的一個前提,但萬一哪一個恐怖團伙偏偏想招惹你,避無可避的情況下,還是自身力量強才是道理。迪拜的反恐能力非常強,14年的時候曾經有恐怖分子意圖搞破壞,結果計劃還沒有實施就被迪拜警方逮捕,配備有頂級高科技反恐裝備的迪拜警察有能力防範任何襲擊。

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迪拜對於恐怖分來講是“重要基地”。任何人都不怪破壞自己的老巢,恐怖分子也是這樣,迪拜的作用在恐怖分子眼中非常重要。恐怖分子的大批“來路不明”的資金都是在迪拜恢復“自由身”,恐怖分子自然不會斷了自己的後路。


對於迪拜這樣一個“土豪國家”,能夠在複雜險惡的中東局勢下保持一個“完璧之身”實在是殊為不易。我是頭條作者一樹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在看完我的回答以後能夠隨手點個贊,關注我一下,謝謝各位親!


一樹梅花一放翁


中東地區可以說是恐怖主義的發源地,迪拜處於中東的重要地緣位置,由於其開放性,生活方式已經趨向西方化,政府和商業層面也相對迎合西方,難免會引起伊斯蘭世界的不滿。

而且迪拜作為旅遊城市,簽證辦理並不困難,人口流動頻繁,可謂魚龍混雜。迪拜在世界上有著極高的知名度,恐怖組織在這裡可以一炸成名,然而事實上迪拜卻幾乎沒有發生過恐怖襲擊,這是為何?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保持中立

迪拜從不發表具有針對性的政治立場,不淌任何政治渾水,永遠傳遞正能量。這是一個小國在大國的博弈中明哲保身的舉措,雖然有牆頭草之嫌,但安全問題是實實在在的。



2.反恐能力

迪拜並非從未有過恐怖襲擊,歷史上至少有過幾次恐怖襲擊計劃,但都被迪拜警方扼殺於搖籃中。最近發生的一次是在2014年,到時有2名東突恐怖份子計劃炸燬中國商品交易中心龍城,在醞釀階段就被警方逮捕了。在世界最高樓哈利法塔建成之際,也遭到了恐怖分子“威脅”,但同樣在醞釀階段就被警方扼殺,並在嫌犯家中搜查到了大量炸藥和武器。迪拜對於恐怖襲擊保持著高度警惕,而且處置能力也非常強。



除了警力,迪拜還擁有各種高科技反恐設施。阿聯酋強力高效的反恐措施。例如全境攝像頭監控,當年著名的阿布扎比黑袍女殺害美國人事件就通過全境攝像頭網絡被警方24小時內破獲。迪拜是世界第一個在入境處大規模使用虹膜掃描身份辨別系統的國家,同時迪拜還與國際組織共同建立情報網絡。

3. 漂白聖地

大家要知道,迪拜是中東最繁榮的城市,同時也是中東地區最大的經濟紐帶,不僅有著中東最重要的港口和轉運中心,也是中東世界的金融中心。反正迪拜集各“中心”於一身,讓自己與”錢”有了不解之緣。但並不是說富裕就能規避恐怖襲擊了,比如更有錢的科威特就受到過重大的恐怖襲擊,沙特也常常面臨恐襲威脅。

恐怖組織非常需要錢,消耗是驚人的,沒有幕後金主的”輸血”,沒有什麼恐怖組織會開心地去送死。而迪拜一直以來因”洗錢”而被詬病,因其對資金監管的寬鬆和多元化的經濟,在使自身繁榮的同時,確實存在著較高的”洗錢風險”。如果迪拜是恐怖組織輸血的一條”紐帶”,那麼他們自然不願意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4.民族融合

從來沒有一個城市可以像迪拜,擁有80%的外來人口,200多個國家的居民和諧共處,允許不同文化與宗教的共存,同時城市安全指數還能那麼高。這種多民族性,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有針對性的恐怖襲擊。那麼多不同國家人的群居,一顆炸彈下去,畢竟炸到不相干的誰都不好,容易引發國際圍堵,何況還可能傷害到自家兄弟,相當划不來。


梅州梅州0753


迪拜這個地方,是屬於阿聯酋的。

曾經有一段時間啊,很多人都勸那些窮人去迪拜這個地方去乞討,說在那個地方乞討,你就算什麼活都不幹,也能拿到很多錢,弄了個三年以後,說不定成為千萬富翁了,回來了。

結果就有人出來闢謠啦,別去迪拜這個地方,迪拜這個地方很難進去,迪拜是整個中東的經濟中心,是整個中東最有錢的地方,因此對於這個地方的安保工作,當地人是不遺餘力在進行建設,不僅設置了邊界禁止人口自由的往來,而且在邊界上還很多關卡地方設置了虹膜掃描還有身份識別等一系列東西,並且在邊界地方還放置了一系列的機械警衛,更加增加了這個地方的穩定性。

並且去這個地方打工的人都要接受的是軍事化的管理,什麼意思啊,每天就規定你幹那點活幹完之後趕緊回宿舍,在那待著,不準出來隨便走動,你要是出來隨便走動就直接把你轟出去。

與此同時由於自己有錢了跟沙特阿拉伯還有一系列中東國家,包括那些大的小的組織都是有金錢打點好關係的,就是你保證我的安全也不要到我這來這個事,我每年呢,(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大致從財政裡面支出那麼一點兒錢,算是保護費,同時也告訴那些周圍一直盯著他們的宵小之徒,告訴他們我有大佬傍著呢,你要敢惹我,我保證你吃不了兜著走。

不同於其他阿拉伯地區那種宗教信仰統一這個地方提倡的是宗教信仰自由本身嗎?他就是一個相。西方開放的一個口岸這個地方他的宗教信仰肯定是要面臨豐富性和多樣性,尤其是過來旅遊的遊客,你不能夠要求他們強制的全部信伊斯蘭教吧,所以這個地方提倡的是宗教信仰自由,而且基本上不惹事其他人打架不關我的事情,我就靜靜地看著你,要我交保護費我交,但是你要過來搶我,我派人過來把你滅了,並且這個國家雖然說跟其他地方地區關係好,但是從來都沒有表現出來,我比較信任你,美國或者是我比較信任你,沙特阿拉伯這種情況他們跟其他國家走的並不近,但也並不遠,就是一種孤高的孤立地保持不結盟的政策。

以上幾條原因造成的,迪拜雖然富,但是在其他中東的恐怖分子眼裡,這個地方就是一塊兒不能夠吃的肉。


漩渦鳴人yy


木叔去過幾次迪拜,對當地的開放性深有感觸,但是對機場裡一堆一堆的阿拉伯人,席地而坐的場面還是有點膽戰心驚的。他們身披長袍,有的還罩著黑紗,真是不清楚裡面都有什麼。當然木叔相信迪拜機場的安保和安檢,但整體上還是覺得有點不舒服。

正好看到這個問題,木叔也查了一些資料,發現迪拜確實沒有大型的恐怖襲擊的記錄。不過有一些策劃案是針對迪拜的,好在都被扼殺在搖籃裡。


最出名的一個是迪拜最高建築哈里發塔建成時,有恐怖分子威脅要炸燬它!警方得到線索後很快就破案了。另外還有一起涉嫌針對華人的恐怖襲擊,也在策劃階段就被發現從而避免了危險的產生。

迪拜其實有點類似HK,是非常開放的一座城市,甚至你要是對周圍“長袍們”視而不見的話,還以為身在歐洲或者以色列。這種開放性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安全的,就如同HK這麼開放,很少聽到恐怖襲擊一樣,迪拜也是如此。因為各種各樣的人把這裡作為一個聯絡信息的避風港或者蒐集器,這裡的情報工作要比破壞工作更重要。各國的間諜機構在這裡如魚得水,甚至包括一些危險的恐怖分子都把這裡當作暫時的“棲息地”。

因此沒有恐怖襲擊,不等於沒有恐怖威脅,更不等於沒有恐怖因素存在。所以在迪拜,一點不要放鬆警惕。越是開放的地方,越是各色人等聚集的地方,也就是危險因素可能隨時增加的地方。

(圖為有關迪拜刺殺事件的相關報道)

木叔注意到美聯社在8年前曾報道一篇涉及到迪拜恐怖活動的文章。是被西方人定為恐怖組織的哈馬斯領導人瑪巴胡赫,在迪拜被11名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的特工秘密的刺殺了。此人在迪拜組織什麼活動,要進行什麼策劃,準備實施什麼襲擊?也就隨著他的被刺殺而無果而終了。但想想還是很後怕的。

此外,更早些時候,一名俄羅斯分裂勢力的車臣退役將軍也在迪拜的高檔住宅區被暗殺。當時的媒體稱,迪拜已取代黎巴嫩的貝魯特,成為很多秘密計劃的交易、情報和刺殺行動的中心之一。

所以對此問題,木叔對此問題的回答是,過去沒有恐怖襲擊,不等於未來沒有。任何人都不能掉以輕心。就如同9-11事件前的美國似乎是一片歌舞昇平,誰也想不到災難的突然降臨一樣。


迪拜的反恐不能鬆懈,去迪拜旅遊的人們更要提高警惕。千萬別被歷史上的“成績”迷濛雙眼,在中東出差和遊玩,任何微小的問題都要警醒,就如同木叔對迪拜機場的大批聚集的“長袍們”很忌憚一樣,這是最基本的常識。


木春山談天下


西方有句諺語,狗不該咬餵它的手指頭。這句話用在這個問題上非常合適。

中東今天的所有恐怖襲擊,其實都跟一個組織是密不可分的,那就是穆斯林兄弟會!

穆斯林兄弟會在上個世紀30年代創立的時候,首先就提出來了,為了對抗西方的殖民和帝國主義的入侵,穆斯林應當團結起來,努力爭取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這個生活方式是什麼呢?古蘭經裡規定的“純淨”生活方式,換句話,他們是要把這個世界拽回1000多年以前!那就是所謂的原教旨主義起源……

雖然穆斯林兄弟會在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方面,曾經積極的與世俗主義的革命勢力共同奮鬥,但是當阿拉伯國家紛紛爭奪獨立之後,問題就出現了,他們不能容忍當時的世俗主義政府所採取的各種措施,矛盾迅速的激化起來。穆斯林兄弟會開始轉為積極的用武裝手段爭取政權……

這個武裝手段,除了通過正規的軍事組織進行戰鬥之外,也包含了大量的暗殺。穆斯林兄弟會在各個阿拉伯國家都建立了分支,當然了,這些分支的態度卻並不一樣,比如說在約旦是合法的,所以說他們與國王的政府相處的還不錯,但是在更多的國家裡他們卻成為地下組織,不斷地與政府進行鎮壓和暗殺之間的搏鬥。

這種血腥的對抗使得許多穆斯林兄弟會的分支越來越極端,而他們最先提出的理論——原教旨主義是對抗西方對穆斯林社會影響的唯一法寶這一點上,成為後來基地組織和isis奉行的指導思想。

所以說,穆斯林兄弟會與這些極端組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阿聯酋和卡塔爾這兩個國家,因為統治者,雖然在某些程度上親近西方,但是因為手裡有錢,所以說能夠用福利讓民眾比較滿意,他們跟國內的穆斯林兄弟會之間關係就相當的不錯,他們每年通過大量的“慈善組織”撒出去大把所謂的“捐款”上了穆斯林兄弟會也隨時向這些恐怖組織流去。

如此一來,誰會自斷財路呢?

歡迎關注我,其他回答更有趣易懂,國際問題軍事問題在這裡會變得好玩


千里巖


迪拜是阿聯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中東地區的金融中心。提起迪拜,人們會聯想到很多詞語:土豪、摩天大樓、石油……的確,與一些中東國家不同,繁華的迪拜似乎讓人很難將其與動盪、恐怖主義威脅聯繫到一起。多年來,迪拜免受恐怖襲擊,很大程度上與其找準自身定位大力發展經濟有關。

由於地處亞非歐三大洲交匯地,具有廣闊的航運輻射面積,迪拜利用國家石油經濟騰飛後的第一桶金大力打造海港、機場等基礎設施,發展自由貿易與航空業。如今,迪拜不僅擁有多個蓬勃發展的自貿區,還擁有堪稱世界民航業佼佼者的阿聯酋航空。仿效香港、新加坡等地的發展經驗,貨物與人員在迪拜交匯流動起來,金融、房地產、會展及旅遊業成為其升級繁榮的秘訣。相信不少人都有在迪拜轉機的經歷。

對外國人和外資而言,迪拜在海灣阿拉伯國家中較為開放包容,而這一點從當地人口比例中可見一斑。統計數據顯示,在迪拜生活著18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公民,而真正擁有阿聯酋國籍的本地人只佔百分之十幾,國際化程度相當高。開放包容也讓迪拜得以成為連接東西方資本的紐帶。

同時,對恐怖主義毫不手軟,鐵腕打擊,也讓恐怖主義威脅遠離迪拜。阿聯酋相關法律規定,禁止利用宗教對個人或群體實行懲罰乃至死刑的行為;企圖煽動殺戮的行為被視為犯罪;傳播和煽動宗教歧視或仇恨的行為將受到嚴懲;資助上述犯罪行為的人員也將被處以監禁和鉅額罰款。

此外,迪拜“動態平衡”的外交手段亦不容忽——為實現經濟發展敞開國門,靈活務實地在各種勢力之間權衡利弊,堅守自身傳統時不走極端,從而確保了免受恐怖主義襲擊。


參考消息


曾經有人想騙我去迪拜當乞丐,被我一口回絕。維薩?移動話費太貴!


迪拜公主薩馬拉

按照伊斯蘭極端組織的某些信條來說,像迪拜這樣一個高度開放甚至西化的地方,理應成為恐怖分子的理想目標才對。但是事實上,迪拜卻堪稱中東最安全的城市。其中的原因,個人覺得可以從瑞士身上找到答案。



金碧輝煌的迪拜購物中心

瑞士是全球第一個宣佈中立的國家(1814年宣佈中立)。在二戰中,希特勒也沒有入侵瑞士。他之所以能夠得到所有國家的承認,可不僅僅是因為瑞士想中立別人就會給他中立,也不是他宣佈不介入任何軍事集團之間的鬥爭別人就不打擾他。這些都是蒼白的。如果佔領瑞士獲利一百美元,不佔領瑞士卻會損失五十美元,那麼瑞士會被歐洲列強輪番摩擦不在話下。

問題是瑞士有一個本事,他成功的讓歐洲列強們在佔領自己的情況下損失五十美元,不佔領自己卻可以獲利一百美元。怎麼說呢?就是瑞士的金融業。瑞士銀行在全球金融業裡面可謂如雷貫耳,倒不僅僅是它的發達程度,而在於它能夠滿足所有特權階層某種特殊需要,就是財富的隱藏和自由流通。早在1713年,瑞士就建立了銀行保密制度,任何私人財產只要存入瑞士銀行,天王老子來了也是不可以查問的。那麼歐洲那些特權階層,他們通過掠奪、貪汙、盜竊、走私等非法手段得到的財富,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放在那裡,永遠都不會被別人追查到。再換個明目進行投資,錢就洗白了。這對於列強來說意味著,他們自己內部的很多人在瑞士是有“資產”的,你不能搶自己人的東西吧,這是要搞內部分裂嗎!然後還可以通過瑞士銀行中轉或者借貸大量資金,用於某些不可描述的事情。希特勒的戰爭支出有很多就是和瑞士銀行借的。有了這個將財富藏匿、洗白和無障礙流通的最佳場所,入侵瑞士不就等於自斷財路也?所以瑞士非常安全,真不怕以資本財團控制的歐洲國家入侵。


湯姆·克魯斯在哈利法塔頂端

迪拜其實也有著相似的作用。迪拜非常明智的走上了模仿瑞士的道路。他雖沒有中立國之名,但是對外政策卻是完全中立的,不和任何國家聯盟,不發表對任何政治陣營、宗教派別和國際勢力的偏向性言論,這使得它不會遭到周邊勢力集團的敵視。其次以金融立國。迪拜(酋長國)身處沙漠,石油資源也非常豐富,但是人家沒有靠山吃山的想法。迪拜用積累下來的石油美元,將自己打造成為了中東的金融中心,周邊國家的大佬們要融資要洗白要週轉什麼的都可以在迪拜解決。包括極端組織的資金藏匿、洗白、週轉等也可以在迪拜搞定。你是恐怖分子,你還要炸迪拜嗎?當然總會有個別腦子不好使的人要對迪拜動手,2004年哈利法塔建成的時候就遭遇了一次未遂襲擊。


富有的迪拜人還保留著騎駱駝的傳統

怎麼就未遂了呢?迪拜有錢之後,引進了全球最先進的安保系統。除了遍佈全城的三萬個高清攝像頭之外,機場、海關、港口的人像、指紋、虹膜、掃描、聲頻等識別系統一應俱全,有過前科的恐怖分子想進入這個高度開放的國際都市竟然也是難上加難。策劃襲擊哈利法塔的恐怖分子就是在機場被抓的。即使僥倖進入迪拜搞事情,也是很容易被抓的。2010年巴勒斯坦哈馬斯的重要領導馬巴·胡赫在迪拜遇刺,遍佈全城的安保設施很快就把他給找了出來。而因為迪拜的人均收入在六萬美元以上,雖然也有窮人,但是總體上社會矛盾並不尖銳,內部不太可能出現動盪因素。

迪拜就這樣成為了對恐怖分子免疫的城市。


獨釣寒江


對於迪拜的瞭解不多,能夠知道它卻是基於兩點,1.迪拜的高樓。迪拜的高樓不但是建在沙漠之中,而且是“雄心勃勃”——世界哪裡有高層建築,迪拜就有計劃要蓋一座比他還高的的大樓,彷彿是在和對方賭氣一般。而如何高樓逃生和救援一直把我困擾到現在。2.前幾年,在國內出來一個極其火爆的故事——去迪拜撿垃圾,一年的收入就是幾十萬美金,高收入、低門檻,怦然心動的可不是一個兩個?

迪拜地處中東,卻又超然於中東,從上到下過著優哉遊哉的日子,是什麼讓他們遠離了恐怖襲擊?

因為迪拜在社會人文方面持開放態度,大量的不同國家人口的湧入,對迪拜人的思想觀念、思想認識、世界觀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即使不能轉變原來的看法,最起碼他不鑽“死牛角”、走極端。同時,迪拜在經濟上的發展戰略並沒有複製其他國家的那種單一發展模式,在發展油氣經濟的同時,還大力發展貨貿、金融、港口、旅遊等多元化經濟,讓迪拜經濟成為均衡發展態勢,使之有能力抵抗各種經濟危機。迪拜的經濟發展,使得迪拜的人們變成了真正的土豪——人均6萬美元的收入。

俗話說“富足生禮儀,貧窮生盜賊”。盜賊橫行源自於貧窮,他們辛苦努力沒有獲得回報,或者本身就不願意去辛苦而好吃懶做,不勞而獲。一旦有了來自其他的引誘,破壞法律之事自然而生,走極端的事情就不可避免的出現,這幫蠱惑人心的做法先從宗教入手,擾亂其精神判斷能力,進而達到控制人的意識,最終和他們一道胡作非為!迪拜人們的富足,讓民眾非常珍惜現有的生活,讓民眾非常珍惜已有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誰還會去做哪些人人反對、個個唾棄憎惡的事情違法犯罪之事?沒有了“恐怖分子”存在的土壤,就沒有了恐怖分子生存的基礎,恐怖分子自然就不能存活,恐怖活動更是無從談起!

(圖片來自網絡)

況且,在現代信息化互通有無的情況下,迪拜周邊國家的現狀讓迪拜從高層到百姓認識到,哪些是可以借用而且可以進一步發展,哪些是不能沾邊要遠離的的做法,他們智慧的吸取經驗教訓,完善國家的安全、經濟、文化、人文等體制,把“恐怖活動”拒之門外,讓民眾自覺愛惜生活而不是去破壞生活。

迪拜的現實告訴大家,經濟發展,讓民眾安居樂業地幸福生活才是最高的追求!


見腫消世界


雖然同樣屬於遜尼派,相較於中東地區的其他國家,阿聯酋是最安全的國家。迪拜和阿布扎比的安全狀況在本地區始終居於前列。在媒體報道中,中東很多國家和城市經常遭遇恐怖襲擊,甚至歐美國家的大城市都難以倖免,但是迪拜的安全狀況卻比較好,其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在對外政策上,阿聯酋在維持與美國的盟友關係的同時,在本地區也能大體上維持一個比較平衡的關係,對外比較低調,很少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上發表激烈言辭。迪拜是一個比較包容的城市,來自不同信仰和國家的人能夠相互寬容對待。外來人口在迪拜佔80%以上,主要是來自印度、巴基斯坦、東非以及周邊國家的外來勞工。迪拜還是一個現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在金融、旅遊、港口、航空等方面極具競爭力。與海灣國家經濟嚴重依賴石油收入不同,迪拜的經濟比較多元化。現代化進程使開放、包容的迪拜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極端思想的產生。

阿聯酋是富裕國家,較好的經濟狀況維持了人民較高的生活水平,這使得迪拜本身的政局比較穩定,國家和社會治理水平較高維持了一個較穩定的國內政局。

阿聯酋的反恐措施行之有效,反恐法律十分嚴厲。法律嚴禁以宗教名義進行非法及恐怖活動,嚴禁以宗教名義進行刑罰,也嚴禁傳播和煽動宗教矛盾乃至仇恨,資助宗教犯罪及恐怖活動將被監禁罰款,甚至判處死刑。迪拜的反恐機構強力而高效,城市裡到處都安裝了攝像頭進行24小時監控。

總體而言,迪拜的安全狀況較好,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安全壓力。但從旅遊角度而言,去迪拜還是非常安全的。


安睿


迪拜是阿聯酋人口最多的城市,中東地區的經濟和金融中心,也是中東最富有的城市,被稱為中東北非地區的“貿易之都”。迪拜治安狀況良好,所言非虛,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報告,阿聯酋是世界上第2安全的國家,僅次於芬蘭。


1、政治穩定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簡稱阿聯酋,由阿布扎比、沙迦、迪拜、阿治曼、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哈伊馬角七個酋長國組成的聯邦制君主國。地處西南亞的阿拉伯半島東南部,與阿曼和沙特阿拉伯接壤。

不難發現,阿聯酋的地理位置並不突出,不具有地區戰略性,而且由於當局政府採取中立的態度,與周邊國家不存在任何矛盾。現在各個酋長國政治獨立、互不干涉,給了整個國家很好的政治環境

。歷史上,阿聯酋各個部落之間也不存在種族、宗教和地域的矛盾衝突。

2、宗教文化開放

宗教自由也為迪拜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條件,儘管阿聯酋是阿拉伯國家,國民普遍信仰伊斯蘭教,但是國家對其它宗教人士奉行信仰自由的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中東伊斯蘭國家裡,阿聯酋的宗教政策最為開放。

在全國範圍內,特別是迪拜,除數量眾多隨處可見的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外,

也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堂,甚至還有為數不多的印度教的神廟以及一座佛教寺廟。在這樣的國度裡,各個國家的文化彼此相融,不會有意識形態的對抗。

3、加強安全措施

作為海灣和中東地區最大的商業樞紐,迪拜對恐怖襲擊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政府注重人口審查,對居民的身份盤查嚴格,聯合阿聯酋政府,嚴厲打擊偷渡行為,在與之接壤的阿曼和沙特阿拉伯的邊境線上設置了長達800公里的屏障。

此外,迪拜還注重強化安保措施,打造了世界上最全面的本土保安和反恐系統,市內所有的高層建築物全部配備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虹膜信息識別技術,並且還大量引進了室外安全機器人、無人駕駛自動巡邏車等一大批高科技安保產品。迪拜警署稱,他們一直在尋找最先進的科技來打擊犯罪,他們計劃在2030年,把機器警力提高到25%。

由於經濟發達、投資工作機會多,迪拜吸引了很多國外企業和勞工,他們在這裡經商和打工,享受著很優質的生活,對於他們而言,心裡不會存在不平衡,沒有必要去從事犯罪,因而也就不會產生恐怖主義的根源。

2018年再度連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羅斯經濟?幾百萬印度女犯人為何與男子關在一起?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