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三的孩子,一点危机意识都没有,整天沉迷于手机,该怎么办?

用户841479967840


在些晚了,真的。但还得想办法,不然孩子此生都将沉迷于手机,导致的不仅仅是学业荒废,更可能导致身体身心出现严重伤害。


到高三了,孩子一点危机意识没有,整天沉迷于手机,你的孩子已经自我放弃高考了。通常情况下,高一高二沉迷于手机的学生是有的,但到高三,面对人生最重要的大考高考,不少孩子还是会紧张一些的,会暂时远离手机或者少碰手机的。


高三沉迷于手机,显然手机伴随这位孩子的时候已经很长了,甚至可能从小学甚至幼儿就开始了,父母的确要承担责任。在手机这个问题上,当孩子最初沉迷于手机时,父母的步步后退,就会让孩子步步紧逼,导致孩子心中手机比前途重要,手机比父母重要。


对于学校而言,现在一些学校明令禁止带手机进校园,更禁止手机进课堂。但学校毕竟没有执法权,对学生沉迷于手机,老师能做的也只有劝导。这个时候,我们或许会怀念河北衡水中学那样的管理模式,就是要严格,严格再严格,没有或者极少学生被手机毁了一生。


孩子高三还沉迷于手机,家长没有办法,如果缴了孩子的手机,又担心孩子做出一些极端事情,失控的手机,失控的孩子,真的令人悲哀。建议父母还是去跟孩子的班主任好好谈谈,了解孩子最真实的情况。建议父母去跟一些有经验的,成功把孩子从手机游戏中挽回的父母好好交流一下,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建议父母跟一些心理专家或者网瘾消除专业人士沟通一下,听取一点比较专业的意见。此事很急,但还真又急不得,让孩子从手机中走出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途虫的百味人生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班级。我带的班级本学期也到了毕业班,不过是初中,不是高中。但大同小异,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重要的关键抉择。

新学期开学后,班内那些不学的学生,态度有些有稍许的改变,但是仍有极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极不端正,上课不听,作业不写,爱说闲话,总爱违纪……幸亏是在学校,是住宿生,否则也会像你的孩子一样,每天搂着一个手机,沉迷,痴恋,不撒手!

如果简单分析下原因,我们不难看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真的学不会,听不懂。这些学生的基础太差了,听课犹如听天书,每天能够坐到教室里憋一节课又一节课,忍受这样的煎熬,也挺佩服他们的。
  2. 自己根本不想上,而父母逼着自己必须上学。有些孩子当学习跟不上来后,就有想退学的念头,但父母认为上学不易,上学重要,还是想逼着孩子走到毕业。导致孩子在校破罐子破摔,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3. 本身就有懒散的生活学习习惯。懒的听课,懒的写作业,懒的交往,总之,感觉做什么都毫无意思。唯有通过手机游戏,才能焕发青春,找到自我!
  4.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处处受挫,为了发泄情绪,寻找安慰和自信,只能把自己的灵魂躲到游戏世界里,称雄称霸,唯我独尊。或者说他们已经是身在现实,心在游戏里了!
  5. 毫无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对待学习的积极性很差,动力不足,总是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

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作为老师,我也想给家长提建议,但可能说出来的话就变为指责了!不过没有恶意。

  1. 孩子的手机从哪里来的?是他自己挣钱买的,还是你给孩子买的?如果是父母给孩子买的,那对不起,你怨不得别人。是你在一步步把孩子推向背离学习的深渊!

  2. 即使买了手机后,自己的家庭教育又没有及时跟上位,对孩子用手机没有做到“收放自如”,导致孩子干脆拿起手机就不放了。为什么不在购买手机之前就立下一个使用手机的规矩呢?比如上学期间,不允许拿手机;手机上不允许安装任何游戏;如果在校期间手机被老师没收,自己承担后果;如果玩手机导致自己的成绩下降,家长有权暂时收回手机;如果违背某些约定,家长也有权收回手机……总之,作为家长并没有做到“收放自如”,而是一种放任不管的地步。

  3. 为什么作为老师,我特别反对家长给孩子买手机呢?手机的功能太强大了,一个成年人在手机面前往往都无法自拔,更何况是一个自制力薄弱的中学生了。如果是在玩手机和努力学习中做个选择,我想都会去选择“玩手机”,趋利避害是人之常青。
  4. 关于家庭教育,网上曾有一个父亲的段子,说的很经典,但却很在理。即“你吃我的,喝我的,穿我的,你就得听老子的话。”父亲很霸气的话,也说明在家庭教育中,该民主时可以民主,但是该霸道时就应该霸道,否则,一旦孩子把错的事情当成一种习惯,你再去阻止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5. 你在设计问题时,并没有描述孩子的学习程度。如果孩子的学习已经是彻底跟不上,或是基础非常差的话,他把自己“扔”到游戏的虚拟世界里,我们都是可以理解的。既然考学毫无希望,为何不与孩子好好聊聊,重新再寻找新的目标,新的人生方向呢?
  6. 如果孩子的学习基础还可以,只要努力就能考上好点儿的大学。那就需要你霸道的做法,暂时没收孩子的手机,同时与孩子的班主任取得密切沟通,家校共育,希望能通过严加共管使孩子重归正确轨道!

初中一线教师,兼任班主任德育工作。每天为大家带来专业、可信的教育评述。我会尽量回答您的留言,期待您的“关注”,感谢您的高抬贵手——“点赞”支持!


教育苦行僧


高三,高考, 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非常重要,如果他没有明白这个,你用任何办法都没有用,其次,高三的学生都差不多成人了,什么是成人,为什么中国法定18周岁才算成人?(我的老师曾经说过:经历过高考的人跟没经历过高考的人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我的孩子,这时候我不会去多约束他,相反,我会放纵他,你想做什么随便做,不违法之类的就行,想玩就玩想干嘛就干嘛,这时候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时候,如果在面对自己的未来,一个人生的转折面前他还是如此玩废自己的话,你觉得以后他还能做什么,是我的话直接让他自生自灭去

第一:你要让他意识到高三高考的的重要性,哪怕以前十几年学习成绩不如意也没有关系,只要他意识到了高三高考的重要性,有一颗上进心,对自己的未来能负责,你觉得又有什么能阻挡他呢

第二:如果他自己没有采取措施,反而是你采取措施,吵架?打骂?一系列的家庭矛盾会接踵而至,这样做的效果你会满意么?就算最后高三认真了,高考考好了,那你准备一辈子都盯着他么?

成长有时候只在一瞬之间,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不付出,一定没有收获


回忆与你的琦妙时光


孩子处于高三这个特殊阶段,如果沉迷于手机,有可能出现几个问题:

1. 自控能力差,出现手机沉迷。就是对手机,IPAD,网游等出现的精神依赖,成瘾。

2.由于青春期影响,导致逆反和孤独心理的产生,通过手机做为介质,自行排解和调整。

3.压力转嫁,由于感受来自未来高考的压力,心理出现焦虑,恐惧与迴避,所采取的应激行为。

家长应当引起重视,通过对孩子性格的了解,与老师沟通,或心理咨询后,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管理。

方法建议:

1.制定一个玩手机激励机制,即有效管控手机使用时间,让孩子的生活或学习中的表现与玩手机的时间挂勾,实行奖惩。

2.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其它爱好以转移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3.摘录一些因玩手机导致的恶性或反面案例,教育孩子玩手机的危害。

4.与班主任沟通,制定一些学校和家长共同遵守的手机使用细则,强制管理。

对于孩子,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自尊心强的,内向的孩子,要采取怀柔措施管理。


Sukyoo


第一,高三应该怎么样?三本来应该是拼命的时候,不管你的成绩如何,哪怕再烂,也要拼搏一把,人生能有几回搏!高三的拼搏,我不想站在道德高点上去歌颂,我只想说,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应该抓住机会去努力提升自己,去改变自己不好的生活环境。高三的每一秒都是宝贵的。没有时间是多余的。

第二,为什么手机不能玩?在这个本来是奔跑的年纪,在这个本来是拼搏的年纪,却迷恋手机,而且不知悔改,屡教不改。作为家长和老师都是极其失望的。要知道手机是毁掉学生的利器,手机就像一个黑洞,它会吞噬掉学生所有的时间,希望,未来,学生到最后只会得到无奈,后悔,失望,甚至绝望。因此,必须扔掉手机。

第三,怎么办?如果学生还能听得进去老师或者家长的劝告,那就在劝劝学生,如果学生已经听不进去了,已经完全离不开手机了。家长就上手吧,能揍就揍吧,大嘴巴子招呼,如果还没有效果,那就用笤帚,把孩子胖揍一顿。打完以后把手机给摔了,断绝孩子的经济来源,孩子能接触到的任何人,都不能有手机。这个时候,别心软,心软的话,孩子就真的毁了。

总之,高三应该拼,必须远离手机,对孩子的管教要狠,要彻底!


教书匠2018


到高三还沉迷手机、游戏,说实话有点晚了。我在以前回答(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有出息吗?)的时候,强调过三个关键点。这三个关键点往往被家长忽略。

一是小升初,二是中考,三是高考。每个家长在每一个关键点之前,必定会“紧张”一阵子,各种补课。一旦考上了就会“放松”一半年。从而忽略了针对目标的设定。如果一味的“学习”没有根据个人情况去设定“目标”,就会造成很多学生“随大流”而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只是应付考试。来满足家长的“要求”。这样就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也不知道学习能干什么。这样就造成了被动学习,应付家长和老师。怎样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因势利导很关键。

一般情况下如果在高二第二学期,发现孩子关注点不在学习上的时候,班主任就会提醒家长,建议转学艺术。因为我是美术培训教师,每年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来咨询相关问题。很多学生通过学艺术被公办二本和一本院校录取。说到这里肯定有人说“做广告”没错!我带的美术生包括我自己的孩子,通过学艺术文化课三四百分,考取一本院校这是事实。而且大都高薪就业,活跃在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人各有志利用各自的专长,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没什么不好。不要局限于所谓的“学习好”,学习好只是一个过程。最终还要落实都具体的专业上。

已经是高三了就要赶紧和孩子进行沟通,确定一个可行的“目标”才是关键。


老杨 Liven


孩子沉迷于手机只是一个结果,并不是原因,家长可能要找到原因,其次教育方法问题,我不赞成简单采用有老师提出的棍棒教育,孔子且说因材施教,有的孩子可以打,有的孩子越打越糟弄得家庭关系僵化更难施教,所以您要自己判断一下孩子的情况,采取适宜方法,孩子还小,毕竟不到二十岁,人生路长,不要急着盖棺定论,那些迟了之类的论调我不赞同,有多少人没走过弯路不跌跟头,二十岁没有,可能三十岁,三十岁没有可能四十岁,早遇挫折未必是祸父母拿出十二分的耐心来,不急不躁找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做学生工作的)或者心理资询师了解孩子的心理,制定合理务实的目标,重视孩子的点滴进步,不要急于求成,毕竟人生大考远不止一次高考,对孩子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


焰焰


我的儿子今年刚参加高考完,重庆理科,考入大连理工大学。至于你的儿子在高三时还沉迷于游戏,这个习惯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他降生开始,他的三观都在慢慢形成中,所以在高三时都没形成一个正确的三观不是只在于他的错,大部分错是在于他的家庭、父母。现在想要有一个救世良方,应比较难了吧。不过,人生的路不只有高考这一条,毕竟娃儿还只有十七、八岁,他的路和家长的路都还长,从现在开始,给他一个正确的三观,走好以后的路。


艰难混曰子


实话讲,你的问题问的太晚了。孩子学习十几年,沉迷手机该不是这两天吧,为什么最初不能想办法遏制?

回到当下,孩子高考临近还沉迷于手机,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身体和精神压力都很大,玩手机成了减压手段了。作为家长,把身心都放在孩子身上,默默地陪他学习,周末带他去郊游,聊聊天,不说教,不谈未来,只聊当下和过去小时候的趣事,真的会很好的舒缓孩子的紧张。没有爱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就是爱的不够,爱的方式不合适。


朱朱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很强的自主意识,你要阻止他玩手机简直是要了他的命,他不跟你急才怪呢!所以,千万不能硬来,否则会出大问题。作为父母,你们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引导他逐渐弱化他对手机的依赖。最好是先培养他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比如打篮球,羽毛球,旅游,乐器等,慢慢来,急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