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除了王稼祥张闻天,这位红军女干部也让毛泽东心存感激

毛泽东曾多次说过:“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给我投了关键的一票。”其实,这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主要是王稼祥是第一个从“左”倾路线中分化出来的骨干,毛泽东也多次称赞洛甫(张闻天)是“明君”。

除了王稼祥和张闻天之外,毛泽东还深深感激另一个人,那就是康克清。她在长征途中任特务队和担架队长期间要求特务队绝对保证张闻天、王稼祥、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安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使毛泽东有充足的时间争取洛甫、王稼祥,这一点好像被修史的学者完全忽视了,而康克清也从来没向外人谈及此事。

1934年10月10日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中央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红军总司令、中央军委主席朱德签发了转移的命令。

红军一路冲破三道封锁线,第四道封锁线是潇水和湘江蒋介石下令:要凭借这两个小“天堑”,困死“朱毛共匪”。

康克清是红军总部特务队的指导员,特务队的职能很重要,负责中央军委领导贴身警卫员的行政管理工作,实质上是中央军委的警卫队,仅名称叫法不同而已。特务队队长是潘开文,他同时还兼任朱德的警卫员。作为一名女干部,康克清自己要过江,还要掩护和保卫党中央各机关过江。

红军渡过了湘江,是用几万健儿的血肉之躯换来的。渡过湘江后处境仍十分艰难,日子并不好过。

康克清随着红军总部往前走,不时地回过头来看看紧跟其后的中央机关,隐隐约约地看到几个人和几副担架,慢慢地她认出那是毛泽东、洛甫、王稼祥。

毛泽东当时的职务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相当于挂名的国家主席,不理政务工作;洛甫任人民委员会主席,相当于政府总理,负责行政工作;王稼祥是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他们三人都生病,王稼祥病得最重。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敌军飞机投下的炸弹爆炸了,弹片四溅,伤了他的腹部,大肠穿了个洞,只好用橡皮管接通,用以排泄,疼痛的程度可想而知,痛得无奈之时就从口袋里摸一粒像黑黄豆大的鸦片,吞下它,抑制着伤痛。

当他们三人来到康克清面前时她抢上一步,首先伸出手示意与毛泽东握手,毛泽东右手拄了一根拐棍,赶忙换到左手,亲切地伸出右手用力地握住康克清,摇了几下说:“康大姐,你辛苦了!”

康克清一边对毛泽东说:“没什么,我身体好,挺得住”,一边又与洛甫握手。

王稼祥躺在担架上不能下来,想勉强支撑着起身与康克清握手。康克清看出了这一点,招手示意,让他好好休息。

一向幽默的毛泽东,开口问道:“康克清同志,你怎么还在这后面呀!后边更危险,你应该走在前面一些。”

“毛主席!”康克清答道,“我是‘收容队’的指导员,你还不知道吧!你们走在后面的,都听我指挥,归我管。我对你们要负责到底,这是周副主席交给我的任务,军令不能违呢!”

“啊!我明白了,”毛泽东面带微笑地说,“你好厉害哟!‘收容队’的指导员,‘收容’到我们病号这里来了!”

“王主任,你的伤好些了吗?”康克清关心地问王稼祥。

“好是好些,还要那小‘黑黄豆’止痛,还不能下地走路,辛苦了担架队的同志们!”王稼祥伤感地回答。

康克清看到这一问引起了王稼祥的悲哀,连忙补充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好身体,才可更好地干革命。王主任不用担心,有我们在这里,一定负责保护你的身体,年青的同志作担架员吃得消。”

正当他们谈话之间,忽然听到后边远远的地方,传来了几声枪响。

“前面的同志们让开一条路,让毛主席他们先走!”康克清下了命令。

“没必要,”毛泽东说,“还是你们先走,我们在后面跟着。”

“不行!”康克清用带命令的口气回答,“请中央首长先走,这是规定,不得违抗!我们的责任就是保证首长的安全。”

“呯呯——”前面又传来了一排枪声,同时先锋兵回到康克清面前报告,发现前面的一个山头上有敌人埋伏。

“这是怎么回事,枪声来自哪里?”王稼祥不解地问,“谁在这里负责指挥呢?”

“王主任,”康克清上前说,“是我在这里负完全责任,请你们放心吧!”

毛泽东也接过话头说:“有康大姐在,怕啥子嘛!”

接着,康克清迅速把毛泽东等人安排隐蔽起来,担架队退到安全的地方去,命令中央机关暂时停止前进,迅速执行行军纪律,不得有误。

她自己怎样呢?没有隐蔽,而是带着一队士兵冲到了最前而,亲自去观察敌情和地形。寻找战机,歼灭进犯之敌。走了几百米远以后,她用一棵大树作掩体,看清了山下有一股敌人,正往山下冲来。康克清把手一挥,战士们跟她一起冲向山边的几个小土包,卧倒在地,架起枪支,准备消灭敌人。她还派人送信给前面的警卫队员们,请他们从左路包抄敌人。

正在用兵之时,她率领的特务队主力跟上来了,接受其指挥:“你们要从左路迂回进攻,要重重杀伤敌人,又要注意减少自己的伤亡。另外,你们要注意,红军司令部有人也会从左路攻击,支援你们,千万小要发生不应有的误会。要看清情况。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这次行动的目的,不是消灭多少敌人、缴获多少物资武器,而是保卫中央机关首长的安全,保卫毛主席,解除中央机关的危险。所以,如果你们看到敌人逃跑了,不应追得太远。应立即回来,听从新的命令。”

特务队主力领命冲上前去,她又对身边的战士们说:“中央机关的首长都在我们身后,我们必须不顾一切地顶住,即使拼上我们的性命,也不能让敌人向我们这边冲来!”

战士们个个斗志昂扬,齐声说:“放心吧!指导员!有我们在,就有中央首氏的安全。敌人别想从我们眼皮底下了溜过!”

敌人发起了进攻,子弹密集地飞奔过来,还传来了“抓住朱毛共匪”的喊声。康克清看在眼里,怒在心头,她看准冲在最前面的敌军小头目,一扣扳机将那家伙们打倒在地,脑浆四溅。接着又是几声枪响,战士们瞄准敌人,一连毙倒了几个敌人。

白匪头目看到此况立即停止了冲锋,再也不敢上前送死。

正在这时,红军司令部和特务队主力追上来了。敌人掉转屁股,拚命跑了回去。康克清急令收兵,不得追击。回去的敌人又继续占据山头要道,不肯放弃。

康克清对战士们说:“看来,得用点计谋,硬着头皮从正面攻难以达到目的,必须采取背后捅一刀的包抄战术。”她把特务队主力排长叫到身旁,耳语了一阵。排长会心地笑了,向她竖起了大拇指,带领一排人依计而行。

又是一阵敌人的子弹扫射而来,弄得烟火、尘土飞扬。康克清还是那么沉着,任凭敌人步步逼近。等白匪走到仅五六十米距离时,她对身边的班长说:“你打右边,我打左边!”

话音刚落,战士们的枪声“叭,叭,叭……”响个不停,又击倒了几个白匪。当敌人准备撤退时,他们的后方几百米处响起了枪声。敌人还没有会意这是怎么回事,以为是弟兄们支援他们来了。但是,康克清心里高兴,知道这是特务队的主力抄了敌人的后路,致使敌人腹背受敌。

等敌人看清是怎么回事时,为时已晚,顿时,白匪们毫无斗志,拼命逃跑,作鸟兽散。有的战士看到敌人四散逃走,冲上前去想一举消灭敌人,康克清制止了这种鲁莽行为,命令他们回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卫中央首长的安全。

康克清自己当时怎样想呢?解放后她对人说:“我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这不是闹着玩的,有人说,这次突发事件,如果不是康克清沉着镇静,指挥有方,那将会出现一个不堪设想的结局。

军委纵队司令员刘伯承看到康克清后说:“中央机关的担架队长一病,不能工作,请你负责一下担架队。”

她对这一任命,实感意外,本来特务队的责任已够重够大的了,现又加上担架队,岂不更难吗?但是,她没有推辞,又挑起一副重担——担架队非同小可,坐担架的有一部分是负重伤的红军指战员,大部分是生病而无法行走的中央、军委和红军总部的高级领导人,像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保证他们的安全,不得有丝毫马虎。

由于这一职务,康克清与毛泽东等接触更多。多年以后,她才彻底弄清楚,他们三人后被称为“中央队”或“三人团”,“三人团”的核心是毛泽东,他们酝酿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即中共中央和红军的前途问题。有了“三人团”,才有了遵义会议,才有中国革命的希望,才有毛泽东成为中共领袖的契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