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万户侯”放到今天相当于什么地位?有多少财产?

军事小科普


“万户侯”是一个爵位,而不是官职,这个地位放到今天,还真不太好比。

万户侯在西汉流行,我们就以汉朝为例。

汉朝时候最有名的万户侯是谁呢?是张良。

张良的地位我们都知道,那是刘邦的头号谋士。后世哪个皇帝要是形容手下的大臣谋士们得力,都会称之为“吾之子房”(张良字子房)。

刘邦得天下,最主要的三个功臣就是张良、韩信和萧何。其中,韩信因为军功和势力大,以及历史上曾经跟刘邦谈判要封王,所以韩信被封为王。而张良和萧何都是万户侯。

那么这个地位怎么说呢?根据后来刘邦的规定,刘邦消灭所有的异姓王之后说——非刘姓者不得封王。所以张良就是除了皇族以外的最高地位了。

这个地位,拿到今天,怎么着也得是个正国级干部。

汉朝建立以后,刘邦让张良在齐国自己挑选任意三万户人口封给他,这是什么概念呢?

也就是说,可以有三万户人口的税收,全部交给张良,而且张良还可以任意差遣他们。

我们不考虑其他的,只考虑钱。

西汉巅峰时期的户口是1200万户,而其实西汉初年只有三四百万户,也就是说,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要封给张良!

我的天啊,这是什么概念?

2017年,中国的财政收入是十七万三千亿元,百分之一也就是一千七百三十亿元人民币,每年!

一个人要是每年收入一千七百亿,他会有多富?

两年的收入,就相当于马云的全部身家,他的收入超过了中国农业银行一年的利润!

如果谁要是有这个收入,那世界富豪排行榜基本没有任何悬念了。要知道,微软的比尔盖茨和亚马逊的贝索斯,他们的财产才是千亿美元的级别,而且都是股票市值,可高可低,数字是虚的。

可是如果一年收入一千七百亿人民币,折合两百多亿美元的现金,而且每年都这样,这个数字实在是太过恐怖。应该说,如果“万户侯”穿越到现代的话,那世界富豪排行榜,估计全都是中国人了……


小约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万户侯真的很牛。

汉代的万户侯,也就是将一万户人家的租子全部交给你支配,他们的土地也是你的,还可以支配他们进行各种劳动。

比如,如果每户一年本来应该上交国家上千公斤粮食,现在就全部是交给你。在清代,这些粮食,至少可以卖十几刀几十十两银子,那么一万户,就是几十万两。

十几万和几十万两什么概念?

红楼梦里面刘姥姥说,几十年银子就能让庄稼人过一年,几十万两就相当于一万户普通农民的收入。

这还不夸张死了。

要知道,红楼梦的贾宝玉每月零花钱不过2两,这也足够了。

平时在街上买些食物,不过才几个大钱而已。

这是汉代最高等级的爵位,即便清代也是很了不起的。

而清代有3亿多人,汉代最鼎盛时期人口不过6千万。如果汉代的万户侯,其实等于清代的10万户侯了。

10万户,至少是几十万人,等于现在一个大县城的人,全部都为你服务,养着你。

看看,你比土皇帝还嚣张。

按照收入来算,恐怕中国百强企业董事长的收入,也不如你。

够夸张了。

再说的下流点,红楼梦里面,老色鬼贾赦花费八百两银子买了1个叫做嫣红的角色美女,做了小妾。

那么,万户侯一年的收入,可以买上几百个绝色美女做小老婆,秒杀王思聪了。


萨沙


万户侯是古代的一种封爵,大意就是享受一万户人家的赋税。或者说,相当于一个县的封爵。

有人说万户侯相当于县长,这当然是不对的。现在的县长是国家公务员,他可以管理这个县的民政事务,但县里的税收不是他的,一部分要上交国库,另一部分留在县政府做财政,他最多也只能决定怎么用,而不能装进自己腰包。

但万户侯不同。他的意思不是说你管这一万户,而是说你享受这一万户的税收——不交给国家,而交给你。

在先秦分封制时代,万户侯这意味着这一万户人家都是你辖区的民众,你就是这一块地方的诸侯,不但可以对他们收税,还可以从他们中间征兵。到秦汉以后,逐渐废除了这种赋税和行政权合一的制度,将行政权和兵权从诸侯王手中收回,依然由国家官员执行,诸侯仅仅享受赋税。当然,整个历史过程中又发生过好几次变化。

但即使按照权力最小的部分,万户侯也可以享受一个县的全部财政收入。注意,是全部财政收入。

那么到底能有多少钱呢?这个当然要看不同的县,穷县和富县差别大了。拿今天做个平均,现在全国一年的公共财政收入大概是10多万亿元,全国是1000多个县。这么简单一平均,一个县的公共财政收入大概就是100亿元,平均每个月近10亿元。


巴山夜雨涮锅



古代的万户侯,食万户。就是享受万户人家的赋税。

朝代的税赋不同,万户侯的收入也不相同。

秦朝的税率是极重,达50%。如果把需要上交的粮食折换成今天家庭的现金。每户人家年收入按10万元计算。每家要缴纳5万的税给万户侯。一万户就是每年5亿元。

汉文帝时,赋税是十五分之一,即6.67%。万户侯的年收入是6666万元。


所以,秦代万户侯吕不韦的年收入,高达五亿元人民币。而汉代万户侯的年收入,也有六千多万元人民币。

古代当官收入不高,封侯收入高。后者是前者的百倍。所以李广才渴望封侯。哪怕封了千户侯,李广的收入也比做将军高出百倍。


杨朱学派


每次我经过北京国贸三期、后来还有中国樽的时候都十分感慨,“这要是我们家的买卖该多好!”“一个人收租金,还真收不过来!”

我是个理性的人。知道活在北京,居大不易,更别说这么大的买卖了,所以不做那种梦。

小时候爱听评书,知道“万户侯”这个头衔后,没柰何的喜欢上了。

当个帝王多难啊,刀光剑影、枪林弹雨、踩着死人堆里的骨头爬出来,才能成就万世基业,性价比不高啊,很大可能性我得成为那分母。

我是个理性的人,不做那种梦。

投胎到帝王家可好?做不了太子,做个王爷也不错啊,不用处理政事,封地上全是自己说了算,但我不适合宫斗啊,十有八九得让我那太子兄弟弄死,也不行。

异姓王更艰难了,刘邦称帝后,什么韩信、彭越、英布,立多少功劳也没用,全都得死,不干不干。

我是个理性的人,不做那种梦。

剩下就只有想方设法当侯爵了,万户侯这个爵位从西汉开始流行,这个职位很适合我。

西汉除了自己家封王之外,封侯不封公,自上到下有侯级爵、卿级爵、大夫级爵、小爵四个大等级、二十个小等级的爵位,其中的侯级爵最为尊贵,包括十九级关内侯和二十级彻侯(后改为列侯),这彻侯已是王爷之下最高的等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万户侯。

万户侯有封国,而且在名义上是他的封国内的最高统治者,掌握封国内这万户以上人口的税收,享受着他们的供养,食邑万户,是标准的“土皇帝”。

汉初的张良、萧何、曹参因为他们的功绩受封彻侯,都是超过了食邑超过一万户的“万户侯”。

就打一万户来说,四五万人的规模,跟现在一般乡镇人口仿佛,赶不上大城市的一个小区。也就是个乡长,或小区物业公司老板呗。

不能这么算。

西汉初期由于连年战争,人口锐减,全国大概在一千五百万人左右,你这万户侯就算占了全国三百分之一的产值。

全国产值三百分之一,放在当下是个什么概念呢。我是个理性的人,我得好好算算。

2017年全年全国财政收入17.2万亿元,三百分之一就是573亿,意味着你每年仅仅只能进账573亿,没得多了。

把你的这573亿元年收入横向一比,你的食邑的经济规模介于第27位南通和第28位昆明之间,你就是妥妥的第28位。

张良拒绝食邑三万户,假如他要是接受了,每年的收入就是1720亿元,他的食邑的规模介于第6位苏州和第7位杭州之间,他才是妥妥的第7位,比原先的第8位广州每年多出200亿收入。

以上算的还不包括上交中央的四税收入,在西汉,至少你是不需要上交朝廷的。

你的实际收入恐怕每年又要因此多出三分之一,万户侯先生,你的年收入会达到860亿,三万户侯张良先生可以年收入2500亿以上。

相当于当今的什么地位已经一目了然了吧,所谓的全国首富全部资产还不到3000亿,还有不知道多少是在人家银行的口袋里,而这点钱,无非就是您的年收入而已。

不好意思,您的爵位还是世袭罔替,只要规规矩矩不造反,你的后代完全可以在好多个中国樽里收房租,就不按季付年付,就爱让他们按月付,每天主要任务就是转悠着收房租,累不死你算我输。

你不可能赢,我是个理性的人。

所以,不要高兴得太早,这只是收入,还没算支出呢。创造出这样的经济规模,你自己需要搭建多大的班底!


历来现实


“万户侯”只是个爵位,不是官职。大概意思是,可以享有一万户人的供养。在汉朝,万户侯是爵位中最高的一层,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张良,曹参就被封为“万户侯”。

西汉最高有1200万户人口,东汉是923万户人口。因此,万户侯就相当于享有天下千分之一人口的“供奉”。

现在,我国有14亿人口,总人口千分之一就是140万人口。所以,汉朝的万户侯放到现在,就等于享有140万人的供奉!具体到你手里多少钱,就看这140万人是在哪里了。


2014年统计,石家庄市区人口大约不到200万人。如果,这个万户侯放到石家庄,等于一大半的石家庄人要分一部分收入给你。按照古代征税标准,应该要把一半的收入都给你!

如果这140万人都在北上广,那恭喜你,每年你都会收到天文数字的收入!


勇战王聊历史


古代的万户侯岂能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要知道哪些战场上豁出命去打仗的将军,那个不是为了等事成之后,封王拜相的。

可是,到了刘邦统一天下之后,就把王的爵位给剥夺了,异姓王是不能称王的,只有流有皇室血液的人,才有称王的资格。

就是这一规定,使得侯爵更加的弥足珍贵了。汉代刘邦时期有名的万户侯有张良、萧何、周勃、曹参等人。

所谓万户侯也就是帝王把一个县或者几个县的地方,封给功劳比较大的臣子,这些封地上的人家,大概有一万户左右。

这一万户人在谁的封地上,他们就给谁上交口粮。

比若说张良被刘邦封为了留侯,留县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就归张良所有了,也就是说留县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庄家,农民留下自己应得的,剩下的就要交给张良,而不是交给刘邦。

古代最终要的钱财其实就是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口。这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财富。

这种关系若是放在今天更像是和天猫商城差不多,比如天猫商城的老板马云,就是天猫这片领土上的万户侯(当然了在天猫上卖东西的何止千万家),在上面经营店铺的个体老板们就是马云的子民。

个体老板每当卖出去一样东西的时候,都是要交点利润给马云的。

你看古代的万户侯是不是大致相当于马云这么个体量的老板。当然这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不过你不妨可以这么理解。

侯也是有大有小之分的,最大的侯才被称为万户侯,小的侯的话,封地也就几百户而已。你可不要小瞧这几百户的侯爵,大家知道名将李广吧。就是那个被匈奴称为飞将军的李广,他可是打了一辈子的仗,连一个几百户的侯爵都没有封上的。

可想而知想弄个侯爵来当当真的是太难了。

还有一个就是,这个侯爵,皇帝一旦给了你。只要这个朝代不亡,你们家就可以世世代代的把侯爵的位置给传下去了。也就是说你可以把侯爵之位传给你的儿子,你的儿子再传给他的儿子.......。

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侯爵最可贵的地方,毕竟他是可以世袭的。就像钱生钱一样,永无止境,永无声息。

再拿今天的商人来对比侯爵,是不是弱爆了,商人一般都是富不过三代,总会有败家子把家产给败光。而侯爵相对来说就安全、保险多了。

可以说侯就如同无价之宝,毕竟他是不能用钱财来衡量的,就如同帝王一般。只不过他享受的东西,没有帝王那么宽泛,他还是受帝王来约束的。

在古代不是说你得到了这个侯爵,侯爵就不会被取消了。若是你犯了重罪,皇帝一样是可以把你的侯爵给收回来的。

这一点也是侯爵最不好的地方,但是,只要你不犯什么过错。作为皇帝的一般都不会随便拿你的侯爵来开玩笑的。

毕竟你或者你的祖上是立过战功的,为这个国家的家里,出生入死过。

说道这里,你是不是也很想弄个侯爵来当当,最好是像马爸爸那样的?


史学达人


万户侯不是官,它是根据功绩赐予的爵位。

按照汉初的分法,它是军功授爵制度的级别,一共分4大等级,20个层次。分为侯爵、卿爵、大夫爵、小爵等4个大等级。侯爵中十九级关内侯,二十级彻侯,军功就顶天了。所以,万户侯,可以理解为:“打下个大大顶天的军功!”

所谓“万户侯”,这个万户是食邑,即:XX地方有一万户人,成为侯爵的领民,负责供养这个侯爵。

所以说这是一种非常具有封建色彩的爵位制度。虽然中国的领主食邑与国外那种真的可以修城堡开军队的领主不一样,但具体的区别其实只有施行方法差异,本质是相同的。汉代这个爵位制度,按说与周朝的分封制还有很大关系,最起码称呼相同。

不过历史上的万户侯非常少,所以这也被文人墨客当做一种极大的荣耀进行艺术渲染,形容你可以获得的无上地位。“万户侯”这三个字别具气势,又不涉及到官职,所以可以说得坦坦荡荡。反正普通人也搞不清楚,就当是一个好大好大的官吧,得杀出个名堂才能获得。

《战国策·齐策》云:“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这就是个例子。

比较有名的故事是项羽留下的,西楚霸王在乌江边被刘邦的汉军围住厮杀,刘邦下令:“杀项羽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精疲力尽的项羽选择了自刎,让熟人吕马童拿走头颅领赏。结果汉军一拥而上,把项羽撕成了碎片,其中王翳、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获得了刘邦的赏赐,只是万户侯缩了水,平分成每人一千户。

等等,邦哥你不能这样,10000除以5=1000?我数学不好...

我们一般听到的万户侯,多是战国、秦汉、三国魏晋时期的,到唐宋以后,一般食邑万户的都不是侯爵了,而是更尊贵的公爵、国公这样的级别。

像留候、文成候张良,汉初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就是一个万户侯。还有懿候曹参,是一万六百户。还有吕雉时期的营陵候刘泽,他是一万一千户。不过这个医生起家的将军命不错,他是刘邦的远方亲戚,又娶了吕后的妹妹吕须之女,所以在吕雉专权的时候受封了琅琊王。后来又因为帮助汉文帝坐上宝座,受封燕王,整整一个王国的食邑,远比万户侯牛叉了。

霍去病也封了侯,不过他的冠军侯一开始还真没到万户。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云: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于是天子曰:“剽姚校尉去病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及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生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以千六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

哭了,天大的功,倒是封侯了,却只有1600户。不过霍去病的封赏是不断积累的。随着他疯狂的赚功勋,有记载的加起来就已经超过了一万户。

要说财产,能达到这个地位的人,已经不在乎什么财产了。在实物地租时代,万户的食邑提供的往往是粮食作物,富足的地方当然提供的税收也会更高,所以封地与封地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直接关系到领主的收入。

不过再看看卫青、霍去病这些万户侯,他们的后代、家族可悲惨的很,没多少年就被剥夺了世袭的爵位,杀的杀,死的死。万户侯的座位,可不是那么好坐的。


王司徒老百科


万户侯并不是一种官衔,而只是一种爵位,放在今天就相当于副部级领导。万户侯上面还有公、公上面还有王,因此万户侯并不是最高的爵位。至于万户侯有多少财产,那得看他分封在什么地方,天子给了他多少权限,但是万户侯至少是有地位有钱的高端玩家。

春秋时秋,侯爵也是一国之君,且是二等诸侯国,当时的齐国、晋国国君都是侯爵;战国初期的韩、赵、魏三国也是侯国,因此那时的万户侯真的是富可敌国,且有军队加持。

战国中后期,各国国君都开始称王,大臣的爵位也开始上升,于是有了公、侯两级重爵。但是此时的公爵、侯爵只有封地的经济权和继承权,没有兵权与治权。万户侯的财富只少也是亿级以上的,因为他名义上有一万户人家给他纳税呢。

秦朝汉朝建立后,天子成了皇帝,于是有了王、公、侯三级重爵,但是通常王爵只有皇帝的兄弟儿子可以获得,人臣功勋最高只能获得公爵。此时的万户侯慢慢变得只有经济权而没有了继承权,且不再是真有一万户人家给你纳税了,而是国家按照你的级别给你发俸禄,万户侯变成领工资的高级干部了。

通常来说要想获得万户侯还是十分困难的,李广一辈子也没有获得侯爵,更别说万户侯了。想要封侯,一定要在战争年代立有大功,或者在和平时期平定叛乱有大功才会被皇帝授予侯爵。唐代著名的诗《南园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因此想要获得万户侯,那一定得有军功才行。

人生要有机遇才行,李广一生百战不得封侯,但是斩杀项羽的五个汉军都得了侯爵。《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道: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这五个汉军只是斩了项羽尸体的一部分就获得了侯爵,只能说是上天眷顾他们。


大秦铁鹰剑士


在古代诗词乃至野史里,“万户侯”是个常出现的热词,而放在真实历史上,这是个象征无上财富荣耀的尊贵爵位。

有多尊贵?可以先参考一下汉朝的爵位制度,以《二年律令》记载,汉朝的军工授爵,分为侯级爵、卿级爵、大夫级爵、小爵四大等级。“侯爵”就是其中的最高等级。那“万户侯”呢?更拥有享受“万户食邑”的权力,等于是一万户百姓来供养这个侯爵,无论财富还是地位,
“万户侯”都是侯爵里面,最顶级的一位。

也正因这样的高贵地位,所以从汉代起,“万户侯”除了是个爵位,也常作为夸人的词汇。就连汉文帝也引来用。当年汉文帝看到大汉名将李广的勇武身板后,当场就是一句叹息:“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你小子生不逢时啊,如果你赶上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年代,一定能凭战功封个万户侯。这番夸赞,也常被后人引用,形容抗匈名将李广的英雄气魄。

不过就算赶上战争年代,这“万户侯”就这么容易封?

这可以瞧瞧李广晚年时赶上的汉匈战争,虽说英雄迟暮的李广到底没封侯,但建功立业的将军们,封侯又能封到什么级别呢?比如七次吊打匈奴的卫青,他在公元前127年长途奔袭,一举收复沦陷数十年的河套要地。但如此奇功,也只封了食邑3800户的长平侯,距离“万户侯”的标准还差得远。

而在公元前123年的漠南之战上,卫青以三万骑兵星夜兼程,一举端掉匈奴右贤王大营,仅俘虏就有一万五千多人。是为汉匈战争爆发后,汉军对匈奴一场教科书般的歼灭战。欣喜若狂的汉武帝,立刻封卫青为大将军,从此掌握全部汉军。但爵位呢?也只是涨到了八千七百户食邑,依然不够“万户侯”的标准。

也就是说,哪怕能在残酷的抗击匈奴战场上,拿下敌人的战略要地,歼灭敌人的数万有生力量。封万户侯这事,依然是十足的高难度。

那有没有获封万户侯的人物?当然有,比如西汉开国时的一代智者张良。这位仁兄从跟随刘邦起,一路鞍前马后出主意,包括“鸿门宴”“进汉中”“决战项羽”等大事件,全是他烧脑谋划,一路陪着同生共死,以其“决胜千里之外”的强大贡献,换来“万户侯”的尊贵爵位。只看他,就知道这门槛,不是一般的高。

也正因为门槛太多,所以几千年来,“万户侯”这个荣耀爵位,就成了无数评书野史里,喜闻乐见的尊贵象征,更成了历代文人墨客们,津津乐道的奋斗理想。那一句”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多少热血理想在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