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二废太子后康熙为何不将心中的皇位继承人公之于众?

EvaLongoria


康熙皇帝一旦把心目当中的皇位继承人公布于众,必然又会遭到皇子阿哥们的围攻和暗算。基于太子胤礽的教训,他要在暗中保护这个皇位继承人的安全。所以康熙皇帝发誓,自此不再立太子。
(康熙皇帝决定不立太子)

太子胤礽被废以后,康熙皇帝曾经对张廷玉和马齐说过:宋仁宗三十年不立太子天下不也是照样太平吗?我大清太祖太宗也没立太子,天下不是照样安定吗?

确立二阿哥胤礽为太子也是出于对原配皇后赫舍里氏的感情,和对皇后赫舍里氏的思念,爱屋及乌,这才有了确立他们的儿子,二阿哥胤礽为下一代储君。

康熙帝哪想到自己的身体这么好,二阿哥胤礽在太子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最重要的是康熙皇帝儿子众多,且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随着皇子阿哥们的年龄增长,他们不仅会想,都是龙子凤孙,为什么他可以确立为储君。

(康熙皇帝心里秘密建储)

过早确立太子的最大弊病

一、确立太子的最终目的是稳定国本,是一个王朝延续的标志。如果太子年龄小还好,一旦年长以后,或者太子位呆的时间久了,必定对皇位产生一种渴望,甚至会产生一种不安分的心思。

二、确立的太子达到一定年龄以后必定要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政务。一旦有决策失误,定会遭到其他窥探皇位继承人的其他皇子的围攻,目的就是取而代之。

三、过早确立太子,由于太子的娇生惯养,必定会产生一种骄横跋扈和高人一等的性格,这样必定会遭到其他皇子的嫉妒。康熙朝的“九王夺嫡”就是这样形成的。

(皇子们都有夺嫡之心)

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礽以谋反罪第二次彻底被废了!这次太子的被废,康熙帝决定不再设立太子。

太子位坐久了,身边必定围着一帮渴望在未来享受荣华富贵的人,因为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围在太子身边的这帮人就是一股严重威胁皇权的势力,所以说结党营私这是必然的,且太子这个太子党是最让康熙帝感到可怕。

康熙皇帝既然能废太子,那么他对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必定有“备选”,那就是他心中默认的那位。

康熙帝不想过早的把皇位继承人暴露于天下,这才是康熙皇帝最高明的做法。这种做法能激发众皇子们的无限猜想和一种渴望!更是不在使“储君”有谋逆之心,更不能使太子身边围着一帮小人而做出大逆不道之事,使众多皇子们努力办差,以博取康熙帝的青睐。

(康熙望着大清的江山社稷)

自打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被废,一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驾崩,在这十年当中由于康熙皇帝的不设立太子,太子位一直空虚着。可是争夺储君位置,似乎是康熙帝众多皇子们养成的习惯,争夺皇位继承人一直暗流涌动。

但是这个皇位继承人在康熙帝的心里装着,哪位皇子也猜不透,只能积极办差,希望自己能做上未来的皇帝这个位置。

康熙皇帝不设立皇位继承人的这个举措,到了雍正朝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那就是雍正皇帝的秘密立储制度,并确定为祖制。康熙帝的过早确定皇位继承人,的确是一个最大的弊病。一旦确定的太子发生动摇就会引起朝廷的动荡,特别是党政直接威胁到皇权。所以康熙帝不公开皇位继承人也是一种无奈。可是乾清宫正大光明殿后边那个小盒子,时刻吸引着皇子们的好奇心,都想知道里面装的是谁。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了猜想,故事为主,有不同看法欢迎网友们吐槽!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雍正王朝》详细解剖还在后面,带你继续解剖雍正王朝!欢迎网友评论互动、留言。(第255期总268期)


日尧居k古史


过早地立了二阿哥胤礽为皇储,这是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时的权宜之计。结果三藩之乱没有要了康熙的命,他挺过了一难又一难,而胤礽也跟着他一路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最后果然着急了,谋反不成,被老爹圈禁了起来。



经此一难,康熙明白不能一错再错。过早地立胤礽为太子,不能完全说是错,毕竟有无奈的成分在里面,但这也的确为太子谋反和九子夺嫡的局面埋下了伏笔。所以,他说什么也不能再次指定继承人。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真正的继承人,让他能够顺利继位。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好听了是未来的皇帝,实际上就是个活靶子,兄弟们的明枪暗箭都针对你,你躲都躲不过去。尤其是康熙朝的九子夺嫡,可以说这些皇子们没一个是孬种,个个生龙活虎,所以作为太子就更加危险。

当然,另一方面康熙也是在妥善保护自己,避免再次出现太子谋反的事情,毕竟皇位是容不得他人分享的,就算儿子都不行。



所以在废掉太子胤礽后,康熙再也不愿将继承人公之于众了,而是选择了最稳妥也是最正确的方式,那就是秘密立储。


达摩说


康熙不立太子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康熙需要保护心中的皇位继承人。第二个就是康熙需要维持诸子夺嫡的平衡,以便自己牢牢的掌控权力。

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以后,几个皇子之中最适合的无疑是八阿哥和四阿哥。不过,四阿哥和八阿哥实力相差太大了。八阿哥有八贤王的美名,特别会笼络大臣,收服人心,加上九阿哥、十阿哥以及十四阿哥等人支持,权势太大了。太子胤礽做了三十年的储君,下场凄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八阿哥等人处处掣肘,暗中使袢子加害于胤礽。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以后,康熙是想立新太子的。不然,康熙不会让群臣推举新太子人选,毕竟君无戏言。只是康熙没有想到八阿哥在朝中的势力有如此之大。比如自己的三个上书房大臣,其中两个就鼎力支持八阿哥,在京大臣,各地督抚更是不计其数 。康熙看到这一切的时候,内心是非常惧怕的。

毕竟所谓的皇帝,要有人听他的,他才是皇帝。朝廷之中无非几个衙门,谁控制了这几个衙门,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权力,现在八阿哥人望如此之高,一旦他当选太子,从朝廷到地方,到处都是八爷的人。此时的康熙又一天比一天老,这种情况下,康熙又如何能够真正的坐稳皇帝呢?

此时,康熙是左右为难的。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又搬出了旧太子胤礽,第二次立胤礽为太子。这样总算是能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也能够暂时稳定朝廷中的局面。

从康熙第一次立新太子面临的问题就能够知道,康熙是不会再次确立新太子的。因为八阿哥此时的势力太大了,新太子如果不立八阿哥,这个新太子是没有办法和八阿哥抗衡的。后来,雍正继位以后也证明了这一点。即使雍正贵为皇帝,八阿哥弄出个八王逼宫,也险些让雍正翻船。

当然,康熙也是有办法让新太子压制住八王爷的。不过,康熙需要给予新太子非常大的权力。因为新太子权力小了,对八阿哥等人来说无非是再扳倒一个太子而已。胤礽做了几十年的储君,八阿哥都能扳倒,更何况刚刚确立的新太子的。

如果康熙扶持新太子,打压八阿哥,那么这个新太子很可能是四阿哥胤禛。一旦八阿哥等人被打压,那么四阿哥胤禛则会成为四爷党。这种情况下,康熙的处境又将是十分尴尬。

所以康熙不立太子,秘密建储的方法是非常好的。因为他不立新太子,那么诸位皇子都会有希望,他们争斗也会降低很多。朝廷中大部分的大臣也不必要为此做出抉择,是需要和各个皇子保持友好关系就行了。由于诸位皇子互相牵制,各怀心思,康熙是非常容易做到维持权力的平衡。比如康熙晚期非常宠幸十四阿哥胤禵,这使得胤禵开始从八爷党中开始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势力。再提拔一下年羹尧,李卫,重用一下四爷的人,加强四爷的势力。总体来说,晚期的时候康熙权力平衡还是维持得非常好的。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之所以不把皇位继承人公之于世,当然是保护皇位继承人,也是保护自己,在当时的乱局之下,维护各地政局平衡,稳固当时的政权的稳固,如果突然将皇位继承人公之于世,肯定会引起群起攻击,肯定会波及自己的本身。

在康熙晚年的时候,他对自己的两个儿子都不信任,他一直保持着九儿子夺嫡的形式,造成这个假象一是可以稳固当时的局势,二是可以保护皇位继承者。在所有儿子选择一圈后,最后选择了雍正,因为雍正有大决心,大魄力来治理国家的,也有能力收拾好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是最合适的人选,也为了雍正不被群起而攻之,康熙也没有把这个决定提前的说出来。




河豚看电影


我感觉其实康熙心里也是没底了,废太子的种种作为叫康熙心力交瘁。况且太子作为众矢之的,康熙作为父亲,当然不希望自己所有的儿子们再次受到伤害,尤其是兄弟相残更不允许。还有康熙就是对皇权的留恋,他通读史书深知太上皇的尴尬境地,所以就得过且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