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了,為什麼有的地方會有“放炮”這個習俗?

九洲朝陽店榮強


各地各鄉風,十里不同天!這是江蘇連雲港和淮安一帶人的俗語。

據我瞭解,我們這一帶沒有或者至少幾十年,沒有人老了(方言,去世)放炮的習俗。

但是,這一二十年來,卻有燒黃紙、燒元寶、燒冥幣、燒轎馬的習俗,越燒越厲害了!

為了這個問題,我專門抽了時間,去問我們本地的一個老學究,他老先生可是個走南闖北、見識很多的人。

在他的印象中,或者聽他的祖輩人說過,好像有過這麼回事,那已經是很久很久的從前了。

當時是什麼意思呢?根據他講的意思,就是驅鬼神,震鬼門。放點鞭炮,驅散孤魂野鬼,這是正人君子到陰間來了。一個人去世了,來到奈何橋邊,那邊有一個鬼門關,放點鞭炮,就是通知守門鬼,讓他稟報閻王老爺,人間有一個什麼大老爺過來了!


連雲港人有一句歇後語,叫做閻王好見,小鬼難求。放鞭炮,你僅僅是通知有人來了,要想進去,還得請小鬼說句好話,您就得送禮呀!

於是,燒黃紙(據說是陰間的貨幣),那是送個陰間的小鬼們的。燒元寶,那是送給陰間官員們的,當然自己也留了一部分。

燒轎馬,現在裡面的品種多了,奔馳寶馬,自己留一輛,再送一輛給閻王。童男玉女,留給自己享用。撲克麻將,閒來無事,鬼友們熱鬧一場。

現在又有了很多的冥幣,本國的、外國的,各國都有,甚至還有美國的。一旦過了多少天,去過的人就知道了,有錢的鬼兒就是厲害,就可以到陰間的外國去旅遊或者定居了!

後來,有良心的人發現了就會說,放鞭炮不好,死者入土為安,讓逝者安息吧!於是,在不知不覺過去的年代裡,放鞭放炮這一項,就被慢慢去掉了!

人騙鬼,鬼哄人!現在人們也知道,燒紙燒元寶等這一套,都是假的一點用也沒有。但是風俗難違、人言可畏,難道你不想當孝子了嗎?我在想啊,這些迷信活動,再過多少年,也許會自生自滅的!



(歡迎評論互動!圖片摘自網絡,感謝朋友提供!謝謝!)

(轉發其他自媒體平臺,必須徵得作者同意!)


九文天下


大約八十年代開始,喪葬儀式上就多了放鞭炮、放禮炮的環節。而且越放越多,越放越烈,濃煙滾滾。大有放炮越多,子孫越顯孝敬的意思。這純粹是簡單粗獷沒文化的表現,政府應出面提倡改正。

按理說逝者安息,入土為安,應該是讓逝者靈魂安靜而自然離去。不該喧鬧,更不該用鞭炮讓逝者魂飛魄散。

按禮說後人該為逝者蓋棺定論,原諒其過錯而宣揚其功德,寫好訃告、墓誌銘、上族普等為善。

建議喪禮過程可以請個好司儀,扎些紙花,裝飾一些精美的祭品,用笙、嗩吶等放些哀樂,寄託哀思,更顯莊重。




工商業農民


確實有這種,我們這裡出殯當天,起棺就放,一路又斷斷續續放,下完葬擺完祭祀品後,收拾乾淨後又大放一通,這已經是不成文規矩了,這裡有驅趕孤魂野鬼之說,也有歡送極樂世界之說。究竟真正是啥意思現在真的很難懂,真循就是了。


阿肚16


人死放炮很有講究,我們這,人嚥氣,放落氣炮,告訴四鄰人走了。給亡人收斂完了,入棺,叫斂畢炮,客人送花圈放炮,還有答禮炮。道士,八大金剛入門,叫尊禮炮。出殯那刻放起身炮,入土堆好墳,放圓墳炮。收斂,安葬亡人每道程序完畢都必須放一炮。這是禮序。


白髮魚潐


吵鬧文化作祟。尊尊親親害人不淺,辮子不也剪掉了嗎……裹腳布不也遺棄了嗎……?文明生活方式以不可逆轉不可阻擋之勢穩步推進。關鍵時刻得有勇有謀有擔當有識之士強力推動,歷史進程將會加快。小平先生如果沒有國外生活經歷……很難想象改革開放會什麼時候到來?那些站在所謂道德高地嚷嚷之輩終將會被歷史的車輪碾壓成粉塵並深埋於泥土下……


我的秋天116748701


那個地方都有那的習俗,那個地方放炮就是那個地方的習俗。繞口令。


大地滋潤


如果你是一位真正的風水師,會講上一句;嚴禁墳地放炮,以免故人不安寧。子孫有月科的孩子會驚嚇不停,發燒。


驕龍


純屬浪費人沒死的時候孝敬一點給他們吃好一點開心點那就是死者孝順


老蘇193111009


我們這也有放炮這習俗,但現在禁燃改用電子炮了。為什麼有這習俗我就不知道了!


申江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