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渭源」渭源新编秦腔戏《禹河春》正式搬上舞台

「文化渭源」渭源新编秦腔戏《禹河春》正式搬上舞台

「文化渭源」渭源新编秦腔戏《禹河春》正式搬上舞台
「文化渭源」渭源新编秦腔戏《禹河春》正式搬上舞台

2018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文化渭源」渭源新编秦腔戏《禹河春》正式搬上舞台
「文化渭源」渭源新编秦腔戏《禹河春》正式搬上舞台「文化渭源」渭源新编秦腔戏《禹河春》正式搬上舞台

“总书记到渭源人心振奋,禹河村喝泉水关怀三农。如春雨浇大地山川滋润,同发展共富裕日子火红……党员服从党安排,健康扶贫要立新功!”这是新编健康扶贫大型秦腔现代戏《禹河春》中的一段唱词。伴着清脆响亮的板胡声,粗犷豪放的唱腔,演员们的一招一式,无不表现出群众对党的好政策的感激。

近日,甘肃丝绸之路渭河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精心打造的新编健康扶贫大型秦腔现代戏《禹河春》在“碌碡剧场”首演成功,标志着该剧正式搬上舞台。精彩的表演将质朴动人的细节、搞笑的情节设计以及跌宕起伏的剧情冲突全方位的呈现在了戏迷眼前,让戏迷朋友们真实地感受到了现代秦腔剧新的审美震撼,引起了他们强烈地共鸣,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个戏的剧情设计、作曲都很好,剧本不仅紧跟时代步伐,演员们也都演得好,而且很接地气。”观看演出的忠实戏迷张大爷兴奋地说。

据悉,该剧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渭源县元古堆村为背景,从健康扶贫入手,全面展现近年来渭源县广大干部群众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艰苦奋斗,敢打敢拼,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感人场景。本剧通过禹河村扶贫脱贫的剧情和刘队长、李山杏、黄支书等身份不同的舞台人物形象,反映了精准扶贫的一个侧面,展示了健康扶贫的美好成果,讴歌了党和政府扶贫攻坚的正确领导,赞美了驻村干部、基层村官和全体村民的艰苦努力,是一曲正气饱满的扶贫干部颂歌,对更好地宣传、保护和传承秦腔,助推健康扶贫增添了新的助力。

该公司董事长张鹏举说,我们连续创排新剧目就是要让中华传统文化源源流长,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通过剧目了解渭河文明,渭源文化,让更多渭源的老百姓能看上戏,看好戏,受到高台教化,我们演戏的重要目的就达到了。灞陵桥落成于1919年,明年我们打算创排一部灞陵桥落成100周年的戏,全面回顾灞陵桥的从落成到修缮再到保护所经历的沧桑变化。

该剧生活气息浓郁,人情味厚重,情节合理,唱词流畅,极具精神感召力和发展示范性,是一部赞美渭源、宣传甘肃、讴歌先进、渴望乡村振兴的独特作品,写出了渭源人民的心声和追求。剧作分《春雨》《救难》《闹事》《筹划》《诉情》《入社》《婚庆》七场戏,以政策意识、模范作用、责任使命、仁爱情怀、执行能力、观念冲突、制度创新为着力点,塑造了鲜明生动的戏剧人物形象;以旅游产业、药材产业、养蜂产业为致富支撑,展现了观光农业绿色农村的美好前景。为了将该剧打造为精品剧目,甘肃丝绸之路渭河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先后组织召开了剧本研讨会、汇报审查等相关工作,力争该剧能够参加省市展演,走向更大的舞台。

近年来,甘肃丝绸之路渭河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已先后创排新剧目三部,为繁荣兴盛渭源文艺事业注入了新的底气和灵魂。其中新编秦腔历史剧《渭水医魂》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基层团院戏曲会演”剧目在北京全国地方戏剧演出中心(中国评剧院)成功演出,也是我省唯一的参演剧目;新编现代普法秦腔剧《公民张三》是渭源县继《普法花儿选》之后,倾力打造的又一法治文化精品。

「文化渭源」渭源新编秦腔戏《禹河春》正式搬上舞台「文化渭源」渭源新编秦腔戏《禹河春》正式搬上舞台
「文化渭源」渭源新编秦腔戏《禹河春》正式搬上舞台

摄影:李奕颉

「文化渭源」渭源新编秦腔戏《禹河春》正式搬上舞台
「文化渭源」渭源新编秦腔戏《禹河春》正式搬上舞台「文化渭源」渭源新编秦腔戏《禹河春》正式搬上舞台

推进党的建设

新的伟大工程

「文化渭源」渭源新编秦腔戏《禹河春》正式搬上舞台「文化渭源」渭源新编秦腔戏《禹河春》正式搬上舞台

长按左边二维码

感谢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