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说累,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但真不累吗?怎样做才能不累?

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与大家一起探讨及分享管理方面的内容!

(私信给吴老师留言:视频;即可免费领取1小时40分钟的企业绩效激励内训视频)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一把手,经常面对千头万绪的企业发展问题,大多数都是工作狂,没有睡到自然醒、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工作时间长、作息不规律,即使有病也一再拖。

不愿意说累,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但真不累吗?怎样做才能不累?

网上曾流传过王健林的一天作息表,他早上4点起床,健身45分钟,工作量约是16小时;

马云一年飞行了800多个小时,平均每天2小时在飞机上度过,走访了33个国家和地区;

柳传志讲到他得病时,往往病好了第二天就又立刻工作,后来变成一个常态,经常地半个月左右就要犯一次;

《史蒂夫·乔布斯传》的作者艾萨克森说“乔布斯在死前一天还是在工作”……

这种作息及高强度的工作在企业家中并不是少数,而如今89岁的李嘉诚、87岁的巴菲特还坚持在企业的一线工作。

不愿意说累,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但真不累吗?怎样做才能不累?

商业评论家王育琨在著作《强者:企业家的梦想与痴醉》中,这样描述中国企业家的刚硬与脆弱:

因为那太阳般的盔甲过于耀眼,人们的目光穿透不了那耀眼的盔甲,抵达不了他们的心灵。在人们眼里,他们像那盔甲一样的坚硬,直到有一天,那坚硬的躯体轰然倒下时,人们在震惊之余,不明白为什么如此坚硬的身躯会毫无征兆地坍塌。

这似乎也可以用中国历史上流传的一句话进行解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企业家表面看上去风光无限,而一旦选择成为了一名企业家,如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所说,便意味着他的一生从此将与压力、竞争、劳累、焦虑结伴而行,再也不得轻松。企业家承担着身体、精神的双重压力,负重而行。

不愿意说累,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但真不累吗?怎样做才能不累?

压在企业家身上的 " 三座大山 "

1、中国民企大多处于野蛮生长阶段,内部管理跟不上

除了华为、万科、联想、新东方等少数大型民企外,中国有超过 2000 多万个中小企业,这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发展过程中,捉襟见肘、跌跌撞撞、死扛硬挺、野蛮生长,在奔跑中调整姿势,这是中小企业的真实写照。

中小企业在初创前期,几乎一切的导向就是生存、活下来。在这种背景下,建立合理而完善的人才梯队管理制度是极大的奢侈品。很多民企的一把手也扮演了精神领袖的角色,大权紧紧地握在自己手里,亲力亲为。这更容易导致一家企业以创始人为大,严重依赖单独的某一个人。这也加剧了一家企业的风险。

不愿意说累,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但真不累吗?怎样做才能不累?

2、很多第一代创业家没有做好交班

根据 " 新财富 500 富人榜 " 的数据显示,我国 50 岁以上民营企业家占比为 67%,这意味着近七成的中国家族企业需寻找接班人。未来五到十年内,我国将有 300 万家民营企业面临接班换代的问题。

实际上,大部分第一代的创业人现在刚开始要交班的时候,就会发现时间已经不太来得及。我认为现在很多的中国第一代创业家没有做好交班,没有对自己下一代的领导层做好安排。

选择家族的内部人接班企业,这是第一代企业家的优先选择,也是中国民企接班换代的最典型、最常见的模式。

娃哈哈的宗馥莉、碧桂园的杨惠妍是目前已成功接班的 "80 后 " 二代。而即便从小接受培养的二代也未必愿意接班,比如曹德旺的儿子曹晖。

第一代创业家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前,就意味着依然要奔波在企业的第一线。

不愿意说累,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但真不累吗?怎样做才能不累?

3、外界舆论与资本的压力

小编曾在现场听一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对自己的股东和员工说:公司股票能否持续增长,最大风险是我的身体是否出问题。

一个企业家对稳定或提高一家企业股票市值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也因此,一家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创始人或老大身体若有了异样,公关部门采取的措施多是稳定军心,守口如瓶。

而一旦一个公众人物的病情被曝光后,很容易迅速成为各大媒体争先转载的头条,也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比如乔布斯、李开复。当乔布斯患有胰腺癌的消息在 2004 年被传出后,整个 " 苹果世界 " 陷入了一种恐慌。

一把手保持健康,不光是对自己,而且是对企业员工、投资人、资本市场的一种交代。

不愿意说累,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但真不累吗?怎样做才能不累?

企业家或者老板们到底怎么做才能不这么累呢?

企业经营者必须抛弃传统的雇佣模式,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个人利益捆绑在一起,给员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让员工摆脱打工心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可以选择的最佳方案就是实施合伙人制度,将员工的身份由单纯的被雇佣者转变为合伙人,老板与员工共同拥有企业,双方形成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不存在谁为谁打工,大家都是为自己工作,为自己的企业赚钱。

不愿意说累,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但真不累吗?怎样做才能不累?

合伙人制度是近年来企业界非常火的一个概念,但要落地到企业实践中,却不是很容易。

阿里、华为、小米... ...他们都在吃合伙人这只螃蟹,虽然吃的过程中难免费劲,但是合伙人制度为他们带来了彻底的改变。

首先

合伙人制度解决了一个难题就是:付钱给对的人,而不是付钱给人;

其次

留下了那些原本将要离开的核心人才;

另外

鼓励了内部创业和创新,让更多的人能够能够参与到内部创新中去;

最后

为企业找到关键职位可以继任的合适人选。这些改变都是合伙人带给他们的。

不愿意说累,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但真不累吗?怎样做才能不累?

何谓合伙人:

所谓合伙人:合在一起,成为一伙,成为风险共担和收益共享的合作团体。

以上所分享的合伙人不是传统的合伙制,也不是马云式的合伙人,我们自己独创的合伙人模式,它是针对企业内部激励中高层管理者的一种顶层分配模式。

合伙人模式的独特性

与干股比,它需要员工掏钱;

与实股比,它不占公司股份;

与集资比,它的分配率是浮动的;

与股权比,它分配的是企业的超价值;

老板如果想要员工和企业同舟共济,必须要让企业和员工真正变成利益共同体,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合伙人模式,是在工资之外,企业给员工提供的一份额外的薪酬激励模式。

企业员工出钱,购买企业的合伙人份额,成为公司的内部合伙人。

员工购买的是增值利润的分红权,不占用公司股份,但是到了年底,可以多分得一份钱,并且,公司业绩越好,个人贡献越大,分得的钱越多。

对员工来说,相当于购买了一个有高额回报,并且没有风险的的理财产品,员工不承担企业经营风险,哪怕是亏损了,也不会失去本金,只要肯努力,自己就可以得到更多回报。

对企业来说,既不失去公司股权,又能得到员工跟投的周转资金,还能稳住人才团队,凝聚人心,发挥员工的最大价值。

不愿意说累,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但真不累吗?怎样做才能不累?

合伙人模式落地操作步骤?

1.定量:确定参与持股载体,或者参与人的个人持股数量,老板要确定拿出多少虚拟股份和员工分享?

2.定人:确定哪些人可以参与合伙人计划?一般合伙人模式,公司60%-80%的人都可以参与。

3.定份:确定持股载体和计划参与人的认购价格。

4.定时:确定合伙人时间节点,何时开始,合适可以退出?

5.定条件:什么人可以参与?或者达到什么样的条件的人可以参与?

6.定权力:合伙人拥有哪些特权?

7.定稿:合伙人签署合同协议。

合伙人的分配

不愿意说累,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但真不累吗?怎样做才能不累?

不愿意说累,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但真不累吗?怎样做才能不累?

不愿意说累,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但真不累吗?怎样做才能不累?

不愿意说累,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但真不累吗?怎样做才能不累?

不愿意说累,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但真不累吗?怎样做才能不累?

若大家想要进一步了学习合伙人模式,我给大家推荐一个视频课程。(直接点击购买)

由中国绩效研究院院长李太林导师手把手教您合伙人落地。前10名赠送咨询师线上辅导一小时服务,更有机会获得与李太林导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视频课程简介:

不愿意说累,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但真不累吗?怎样做才能不累?

中小企业更需要合伙人

说案例的时候,往往都在谈大型企业,但事实上,中小微企业更需要优秀的同事、有潜力的员工来为发展添加动力。

这些核心人才未来将会以合伙人的身份真正主导自己的事业与未来,而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是所有企业发展的必备基础。

所以合伙人制不仅属于那些有钱的大公司,更属于中小微的创业公司,

但是很多中小微企业的老板会认为,只有大的企业才需要合伙人。

其实不是这样的,中小微企业也需要合伙人。

既然给不了员工现在,就要给予员工希望与未来。企业越小,越需要合伙人。

因为和大企业相比之下,小企业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品牌,那用什么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合伙人则是最合适的。

不愿意说累,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但真不累吗?怎样做才能不累?

合伙人和股权激励的区别:

不愿意说累,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但真不累吗?怎样做才能不累?

原为世界500强企业高管,曾先后就职于台企、民企、外企。了解各种企业的薪酬绩效管理模式。

现为企业管理咨询师。致力于帮助企业解决“薪酬绩效”、“员工激励”、“股权及合伙人设计”等绩效管理难题!

对此,您有更好的建议和看法,欢迎评论、交流!

您也可以私信小编“合伙人”三字,与小编进一步沟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