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脑式“神药”你中招了吗?有的很坑人

洗脑式“神药”你中招了吗?有的很坑人

我们天天被各种信息、广告所轰炸,谁还没听过几个洗脑式“神药”的广告。近日,电视药品广告中的常客“万通筋骨片”,就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该药不宜长期使用,婴幼儿禁用!

9月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决定对万通筋骨片说明书【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禁忌指出婴幼儿禁用,注意事项也指明,该药不宜长期使用

洗脑式“神药”你中招了吗?有的很坑人

很多节目一结束,就是万通筋骨片的广告。万通筋骨片的广告代言人是“药匣子”范伟,电视广告可谓是红遍大江南北。

洗脑式“神药”你中招了吗?有的很坑人

广告词:“腰腿痛,风湿病,请服万通筋骨片。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医生介绍,万通筋骨片含制川乌、制草乌、制马钱子,不宜长期用药。另外,婴幼儿禁用,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脾胃虚弱者都要慎用。当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停药并及时就医。

但买药不同于买衣服、买零食,作为消费者的您如果缺乏辨识力,盲目相信,不仅对健康无益,还可能伤了自己。

据统计,仅在2016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通告的虚假宣传广告就有38起,其中有24起是药品广告。

这些洗脑式“神药”,你可要小心了!

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一不留神就可能陷入商家的套路,为了让广大消费者擦亮眼睛,小编总结出那些非处方药广告的惯用套路,你在购买前可一定要擦亮眼睛啊!

1. 葵花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广告词:“为什么孩子咳嗽老不好?这是肺热的症状。快用葵花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洗脑式“神药”你中招了吗?有的很坑人

父爱如山

孩子咳嗽老不好,有多种原因。有可能肺热,但也可能是肺寒,更多的是寒热错杂症。尤其是在冬季,肺寒所占的比例可能更大。

儿科医生介绍,广告中由“孩子咳嗽老不好”直接推出“肺热”,完全是诱导消费者购买他们的药品。孩子的咳嗽是由肺寒所引起,如果过度服用清肺热的寒凉的药,可加重肺寒,还可导致胃寒和体寒,这等于是给孩子的咳嗽雪上加霜。

此外,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孩子反复咳嗽。例如咳嗽变异性哮喘。这时仅仅治疗咳嗽还不行,关键是要治哮喘。

因此,首先要明确孩子咳嗽是由什么引起的,再对症用药。家长更不能跟着广告去买药治病。

洗脑式“神药”你中招了吗?有的很坑人

2. 慢严舒柠清喉利咽颗粒

广告词:“嗓子干、痒、痛,咳不出、咽不下,刷牙恶心干呕,咽喉问题,反反复复,这是慢性咽炎,就用慢严舒柠牌清喉利咽颗粒。”

洗脑式“神药”你中招了吗?有的很坑人

电视广告截图

耳鼻咽喉外科医生介绍,有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就是慢性咽炎,胃病、口腔疾病等问题也可出现这些症状。广告中的说法不严谨,

如果药不对症,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还可能耽误其他疾病的治疗。

就算是慢性咽炎所引起的症状,不同类型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很多时候都不能只靠吃某一种药。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慢性咽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所有治疗方法都只能控制症状、缓解病情。

总之,慢性咽炎的类型不一,影响因素多样,更有效和妥当的做法还是先去看医生,经医生诊断后再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3. 江中健胃消食片(儿童装)

广告词:“孩子不吃饭,儿童装江中牌健胃消食片。”

洗脑式“神药”你中招了吗?有的很坑人

这些洗脑式“神药”,你可要小心了!

孩子不吃饭,很常见,但这种症状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儿科医生提醒,单纯靠药物治疗并不能全部解决孩子的厌食问题。

很多孩子饮食习惯有问题,平时吃过多的零食,尤其爱吃甜食爱喝饮料,这也会导致孩子不爱吃正餐。这种情况下,光靠吃健胃消食片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调整孩子饮食结构,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另外,如果孩子长期厌食,还可能是有其他潜在性疾病所致,这时家长让孩子一味吃健胃消食片肯定是不行的,还会影响及时治。

那么如何辨别虚假广告呢?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套路吧!

1第一招:“真实性不够,表演来凑”

“专家”在节目中口若悬河介绍产品,而电视屏幕下方一定还会反复滚动他的“厉害”头衔。没错,这种就是表演型虚假广告。

2第二招:“口号式宣传,洗脑式介绍”

某些广告中会出现抢购电话,说特此一天大酬宾,仅售998,688等等,甚至会打出5、4、3、2、1倒计时的字样。这种就是虚假广告。

3第三招:利用“患者”现身说法,赢得信任

这些商家为了赢得购买者的信任,会在电视广告中安排已经“购买”过商品的人现身说法。他们还会有自己的惯用词,比如,药品类的就会说“用过真的是很好啊”“你看,我自从用了这个产品就怎样怎样”这也是虚假广告。

晓法有话说

1

作为普通公民,可以通过参加工商局、司法局等组织的普法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学习《广告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了解虚假违法广告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形式,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对虚假违法广告的辨识能力。

洗脑式“神药”你中招了吗?有的很坑人

2

一定要提高维权意识,主动维护自身权益。如果受到了虚假违法广告的侵害,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解决、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