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億美元!杭州這家傳統企業擁抱數字化 變化有點大!

11月9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爭創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動員大會,提出肩負新使命,扛起新擔當,爭創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杭州作為先發地區,爭創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的號角吹響之際,也從文萊傳來了好消息。一個總投資34.5億美元的項目即將投產。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項目呢?小編帶你去了解詳情。

恆逸篇:傳統化纖龍頭企業轉型數字化

34.5亿美元!杭州这家传统企业拥抱数字化 变化有点大!

恆逸文萊石油化工項目鳥瞰圖

該項目是恆逸集團在文萊大摩拉島即將投產的(PMB)石油煉化項目,總投資34.5億美元、設計產能800萬噸,是文萊迄今最大的實業投資,也是中國第一批“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它的投產意味著恆逸打通了整個石化化纖產業鏈的“最後一公里”,其中蘊含的產業能量堪比再造一個“新恆逸”。

從2001年營收達10億元,到2005年的100億元,到2017年的1000億元,再到2019年將突破2000億元,恆逸作為傳統產業的代表,通過持續創新實現自我進化,也讓更多人看到了杭州民營經濟的新希望。

提及中美貿易摩擦對企業的影響,恆逸集團董事長邱建林滿懷信心地說:“恆逸尚未遭遇中美貿易摩擦的直接衝擊。我們看好國內需求,同時國家也給足了信心。”

他的信心中,來自各級政府對民營經濟的表態,更來自恆逸40多年的不斷創新。從紡織進入化纖,再進入石化,最後進軍最上游的煉油行業,恆逸一直在堅持不懈地向上遊發展。

深耕自身領域多年,恆逸集團擁有800億元的資產,九成在主營業務,剩下的一成也有協同效益,而面對每一次產業週期和金融危機時,恆逸也總是選擇出擊,因為這往往也是很好的機會。

近兩年來,恆逸通過併購重組,整合聚酯產能近400萬噸,總產能突破700萬噸。PTA方面,恆逸與榮盛合資,已經建成3個工廠,合計產能已達到了1350萬噸,第4個PTA工廠已在籌建中。這就是恆逸投資模式創新的結果。

“等到第4個工廠投產時,我們在PTA領域就鎖住了全球第一。”邱建林說。

每年多投一個億

積極擁抱數字化

34.5亿美元!杭州这家传统企业拥抱数字化 变化有点大!

“恆逸工業大腦·飛兔行動”作為“杭州方案”典型案例亮相2018杭州·雲棲大會

“恆逸是一家傳統制造型企業,今天來這裡是給工業企業站臺的。”在近日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恆逸石化總裁樓翔這樣介紹恆逸,並闡述了恆逸與阿里雲合作的“工業大腦”,在兩個試點項目裡,能源消耗平均下降了3%以上。

對恆逸來說,如果能夠全面推廣,節約產生的效益可以按億來計算。而這種億元級的“節約”,只是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況下換了一種工藝的參數。恆逸正在用大數據改變製造的方式、管理的手段、營銷的模式。可以說恆逸的將來,就是成為一家數字企業。

一週前,恆逸與浙江大學簽署了一項重大協議,成立浙江大學恆逸全球未來先進技術研究院。“未來5年,我們每年要投入1個多億。通過這些創新,讓恆逸在今後的發展道路上走得更穩健、更高效。”邱建林在研究院發佈儀式上如此表態。

堅守主業再創新

恆逸開啟新格局

34.5亿美元!杭州这家传统企业拥抱数字化 变化有点大!

“2016年相對於2015年,我們利潤翻了一番。2017年相對於2016年利潤又翻了一番。今年還可以翻一番。隨著文萊項目的投產,明年又可以翻一番。”邱建林說。

目前,恆逸文萊項目一期工程進展順利,二期工程的規劃也已啟動。項目投產後,恆逸整個產業鏈將完全打通。這個項目,不僅保障了中下游原料的供應,也有利於降低匯率波動對企業帶來的風險,對恆逸來說意義重大不言而喻。

邱建林說,我們文萊整個基地一年的銷售可以達到200億元。三四年以後,我們的主營資產,一半在中國,一半在文萊;一半銷售在國內,一半銷售在國外。

34.5亿美元!杭州这家传统企业拥抱数字化 变化有点大!

今年,恆逸集團已經44歲了。正如邱建林所言,我們的發展願景就是希望恆逸集團能夠對國家有利、對社會有利、對股東有利、對員工有利,共同分享我們的發展成果。而具體的實行手段,還是要靠創新和合作的手段,來實現這個目標。

老總寄語

在蕭山區衙前鎮的恆逸老廠區,我的辦公室至今還保留著。也恰恰是這間簡易的辦公室,時常提醒著我堅守是何等的不容易。

不管飛得再遠,我的根還在杭州,還在蕭山。而這份執著的信念,早已融化在了恆逸堅守主業的策略裡,從襪子到石化,恆逸的“逆襲”很勵志,恆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勵志片。

(政在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