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走过的地方何能忘,只因历史盖真相

红军走过的地方何能忘,只因历史掩盖真相

刚在学校食堂吃过中午饭,银江的姜定贵便发来信息说,

省里的领导今天来银江考查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希望我能抽出时间去看一下。

红军走过的地方何能忘,只因历史盖真相

沈家大院

银江,,地处新民镇南部边陲,因乌江河犹如一条银色的玉带从村前穿过而得名,隔乌江河与息烽,开县二县相望,素有一脚踏三县这美誉。又因南岸平坦,北岸多悬崖绝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岸有古碉堡,古战壕,古营盘等遗址遗迹,在江窝一带还发现有明朝时期的古墓葬。

红军走过的地方何能忘,只因历史盖真相

一九三五年,中国工农红军途经贵州,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红三军团从桃子台抢渡乌江,北上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

红军走过的地方何能忘,只因历史盖真相

残害红军战士的消坑洞

据史料记载和当地和当地百姓传言,红三军团大部队从小渡口和桃子台渡江,由于渡口过小,一小股部队分流到了下游数公里之外的茶山关渡江。从桃子台和小渡口渡东的红军,经过了三天三夜才顺利渡完。红军大部队经过银江,开展了打土豪,分土地的革命活动,并在沙田召开了会议。有革命就有牺牲,在银江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同样长眠着

数位为革命牺牲的革命战土,他们没牺牲在敌人的枪炮之下,却命丧当地的土豪劣绅,虽八十多年过去了,为革命而牺牲的红军战士却鲜为人知。

红军走过的地方何能忘,只因历史盖真相

银江,古碉堡

一九六八年清理历史,曾清理出金发科等人残害红军战土史实,并将红军遗骸迁葬新民,后又在宋江岩重新修建红军烈士纪念碑以缅环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红军走过的地方何能忘,只因历史盖真相

在银江当槽,有一个叫消坑洞的土方,至今长眠着一位当地土豪劣绅残杀致死的红军战士,所当地百姓说,掉队的红军战土途经土槽,在当地人的指引下向红军大部队的方向赶去,走到当朝,被当地一人家收留住宿了一夜之后,主人送给他半粮袋米,准备朝着红军大部队去的方向去寻找部队,没想到被当地的恶霸发现,并残杀于洞中,具体的细节,当地已近八十高龄的陈龙江老人曾对重走长征路的伏羲教育佛源家校的师生们说过,已将录音整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红军走过的地方何能忘,只因历史盖真相

陈龙江老人讲述红军牺牲的经过

红军在银江的时间虽短,但也留下了军号,马刀,手电筒等物品,至今还被当地村民保存着。

在银江,除了被地方恶霸残害的红军战土外,还有三位因病牺牲的红军战土也长眠在了沙田,当地人还自发为他们立下了碑记以便让后人永远记住。

红军走过的地方何能忘,只因历史盖真相

当地村民自发立的红军路碑记

近年来,经过当地人的不断努力,不断有专家,学者,记者前来考查论证,一段埋藏了八十余年的史实即将浮出水面,其待着那一天的早日来到吧。

对于红军长征过银江的历史事实,在我很小的时候外公就经常对我说,说什么打土豪,分田地,写标语等,不过那时候还小,还不懂得太多的道理。这么多年来,也没有去注意银江那段红色的历史,直到几年前,我途经银江,看到当地百姓自发树立的红军路碑记,我才意识到那一段历史不应该忘却,更不该被掩埋,随着不断的深入探访,一些鲜未人知的历史不断被发现。

红军走过的地方何能忘,只因历史盖真相

红军强渡乌江的桃子台

我不知道是省里的什么专家来考查,但既然是为了那一段历史,我得去看看,驾车走了校门,一路向银江方向奔前,数天的细雨在今天也停了下来,窗外吹进来的风也带着丝丝寒意,虽已进入冬天,但依然翠绿的树林里夹杂着的枫叶犹如还是在深秋的季节里,显得是那样妖艳。数公里的山路一路畅通,十多分钟的时间我就到了沙田姜家贵家门口,他和陈龙江老人正在家门口等我,对于是那些人来银江考查,在微信里并没有说清楚,我便问姜定贵具体情况。姜定贵告诉我,是省里下来的,由参与镇志编辑的何开章老师带路,来他家找他陪同,因上坡干活手机在家而未联系上,他们便自行到下寨去看碉堡去了,并留下话要他在家里等,他们很快就回来看红军坟和红军开会的沈家大院。

红军走过的地方何能忘,只因历史盖真相

古战场遗址

由于时间较紧,我有点迫不及待的想去见识那些领导,想知道他们来此的目的是什么,便打何开章老师的电话,可打来打去总是没人接,我们三人准备到下寨或才是长坝去找他们,我们走过长坝和下寨都未见到他们的身影,一路上不停的打电话,也还是没人接,在下寨,有人说他们去了向家沟,想到他们会到沙田的,便车回到沙田,直到天黑都不见他们的人影。后来何开章老师终天打来了电话,原来他的电话放在了家里,所以没接到电话,他告诉姜定贵,他们去了下寨,看了碉堡后,并没有去看古战场,而是去了石笋沟,说是要拍摄一个30集的记录片记录长征,这次来,只是踩点,过几天会再来的。

天黑了,我正准备回家,蔡明洪非要留我在他家吃完饭后再回家,盛情难却,进入他家不一会儿,新鲜的汤圆就上桌了,原来,今天是十月初一,传说中牛王的生日,旧时的农村,都会的在这天打糍粑盘在牛角上,以祭牛王生日,有十月初一牛顶粑之说,不过这种旧俗知道的人好像不是很多了,要不是因为今天在这里遇上吃香甜美味的泡圆,我都早忘记了。

席间,姜定贵也来到了这里,就银江的红色文化聊了不少,对红色的银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这些年来,以姜定为首银江人,为这段被掩盖的红色奔走相告,才让段历史知道的人越来越多,才有了今天的银江之行。

告别他们,趁着夜色,迎着晚风,

历史需要传承,真相需要挖掘,愿历史的真相早日大白于天下,让牺牲在银江的红军战士早日瞑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