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講《大學》:此身亦為外物,如何修身

我們的上古科學史觀,認為這個天地宇宙與萬物,都是一個“物化”作用的“造化”生機而已。換言之,這個天地宇宙,是一個大化學的熔爐,萬物和人,都是這個大化學洪爐中的化物。這個能知之性的神靈妙用,是發動“造化”的能源。但它又被“物化”的引力吸住,混在一起。除非再自覺醒,擺脫“物化”的吸引力,超然物外,迴歸道體,才是究竟。

南懷瑾講《大學》:此身亦為外物,如何修身

由此類推,不但天地萬物都屬於外物,就是我們所認為是我現在生命的人身,也同樣是外物,但有使用權,並沒有永久的主權。

例如我們從古以來,就有一句很漂亮的哲學性口頭語:“身外之物,並不在乎!”其實,大家忘了這個偶然暫時佔有的人身,也只是“心外之物”,你更無法永遠據為己有呢!所以當你現在擁有此身,就要好好地“誠意、正心”去使用它,為己為人,做一番自利利他“明德”的功德。這才是“物格而後知至”的“明明德”之學。

那麼,此身如何去修呢?我們既已知道了身亦是物,但現在已經是我所依的身子,雖然和我好像是分不開彼此的一體,事實上,我的“能知”之性,並非屬於這個身體,只是在此身內外任何一部分,都共同依存有“能知”之性所分化的“所知”和感覺的作用而已。不過,在普通一般人,沒有經過“知止而後有定”,進而達到“靜、安、慮、得”的學養境界,就不會了解“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的層次。因此,平常都由“所知”的分別思維作用,被身體生理的“感觸”所左右,隨時隨地落在“感覺”所起的情緒之中,即傳統文化所謂的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的作用上打轉。到了漢魏以後,佛學東來,又加上由“色、聲、香、味、觸、法”所起的六慾作用。所以在唐宋以後,統名叫做七情六慾,它左右了人的一生。

在這個人身生命中,當他和“身外之物”的物質世界各種環境接觸,以及和人事的互相交觸感受的時候,便隨時引發了喜、怒、哀、樂等情緒。其中的關鍵作用,那便是上古儒道本不分家所說的“炁”(氣)。所以從曾子以後,由子思再傳的弟子孟子手裡,就極力主張“養氣”之說。孟子所謂“志者,氣之帥也”,便是說明“所知性”所形成的意志,可以作為主導情緒統帥的功用。如果能夠把義氣“直養而無害”,可以充塞於天地之間,變成“浩然正氣”。但也需要有一步一步的實證程序,並非徒託空言就可做到。

南懷瑾講《大學》:此身亦為外物,如何修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