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腰鬆得如同肚皮一樣鬆軟,太極功夫才算上身

文雖長而不覺乏味,談及大家都重視的松腰,作者娓娓道來,像講故事一樣就把道理給講明白了,細心讀之,必有所得。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1.有些文字是順著鍵盤飛出去的,回頭看免不了有偏頗的。我寫的東西,並不意味著我一樣一樣便能做好。在此,我也只想將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貢獻出來,讓大家琢磨琢磨而已。

人寫東西的時候,大約少不了一點頑童心理的,像桃谷六仙似的,有話不說的話,心裡多少有些憋悶的。當然,話既然說出來了,言者無意,聞者有心;也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松腰松得如同肚皮一樣鬆軟,太極功夫才算上身

2.從小,我就對飛簷走壁一類的功夫充滿了好奇之心。十歲之前,我和身具太極功夫的外祖父朝夕相處,我雖說沒有學到什麼東西,可耳濡目染的結果呢,心裡面還是種下了幾粒求道的種子。這幾年,人好像老成一點了,妄念不多了,也想輕鬆點過日子了;人也多少明白一點事情了,所以,有機會了,也就將一些心裡話順便說了出來。我本人心地還算善良,對人也算恭敬;只是,打人的功夫,我沒有,挨人打的功夫,我也沒有。

我有的只是一種化解人生矛盾的功夫,你想學的話,我會慢慢說出來的。

3.大約是94年底吧,我身穿著海青服,帶著弟子章傑在大樹地下打坐,順便給一些人看看命相什麼的,藉此體驗一下古已有之的特殊生活。那時候,人沒有覺悟,走的路也有問題。這幾年,找對路子了,心裡面安穩了,人也清淨了許多;人一清淨呢,心裡面就會往外冒東西的。

4.松腰松到如同肚皮一樣鬆軟的程度,有這種功夫的前輩是有的,其人師承的是朱懷元先生一系的東西。說到朱先生,我也但聞其名而已,

只知道他壽齡很高,想必是修為很好的了。朱先生有一路通臂太極創了出來,不知何許人將其繼承了下來。朱先生師承的是汪永泉先生,其功夫突飛猛進的分水嶺就是在他明白松腰訣竅的時候;而在這之前,他一個勁法打二年,八個勁法下來就是十六年,用功可算勤勉的了。

有幸見識過汪先生功夫的人,覺得汪先生的功夫是神秘莫測的;據說汪先生坐在座位上,來人與其接手的話,不知怎地,人就騰空飛出去了。像汪先生這樣的功夫,現在不多見了,搭手即跌的功夫,我倒是見過的。朱先生最後自立門戶了。說到朱先生,知道的人不多,說到石明先生,好多人就知道了;朱先生是石先生的老師。石先生後來也自立門戶了。

5.弟子要繼承老師的東西,到了一定時候,還得發展老師的東西。可是,這兩樣都是不容易弄好的。弟子對老師有了恭敬心,真誠心,從老師那裡,弟子才能學到真東西。弟子依教奉行,遵守老師的教導了,好好練功了,便是對老師恩德的一種報答。德是修來的,人得從各方面修德的。

6.老派一點的老師往往有一些脾氣,像李經梧先生,脾氣就很大,可他的功夫確實好。老先生傳松腰法的時候,是單獨傳授弟子的。後來,弟子無意之間將所學內容透露出去了,老先生當著弟子的面,將眼鏡往桌子上一摔,火了。一段師生緣便就此結束了。這個松腰法,我也會的,樣子像是批鬥時,地富反壞右站在臺上挨批時的那種姿勢。當然,外形並不太緊要,而心法才是最主要的。修煉這一類功法的時候,人心裡面哪還敢有絲毫的怠慢心啊?

7.我們這一代人遠離傳統了,也少了恭敬心的教化了,所以,老師找個好弟子很難;由於同樣的原因,弟子想找一個好老師也很難。前輩老師說,腳真鬆開了,就能飛簷走壁了。這兒說的雖然是腳,其實,說腳也就說到全身了。人的身體是一個整體,一個地方真通了,那一定是人體這一整體發生變化了。

8.松腰好了,那個地方便能忽閃忽閃地動了。松腰看似簡單,實際不然,全身有一處不通的話,你松腰也是松不到家的。腰部這個地方是人的命門,生命之門啊,也就是形體生命的根本了。松腰的本質是人體內外上下的氣機徹底活躍起來了,和諧起來了;這樣的話,松腰當然便與人體之健康、生命力之旺盛有著重大關聯了。站在整體論角度上看,松腰也的確是不簡單的,松腰關乎到生命體的健康層次啊;不然的話,腰這個地方為何叫命門呢?

9.上世紀91年秋的一天,在德勝門樓下的馬路臺階上,我坐在82歲高齡吳派太極門郝菊莊先生旁邊,老先生隔著我的衣服摸我的尾閭,囑咐我一定要重視尾閭這個地方。遙想當年,一切還是清清楚楚的,可老先生已拂袖而去了。如今,我也真明白了,尾閭的確是至關重要的。徹底的松腰,是不容易的;然而,低層次的松腰還是有辦法校驗的:

兩手舉過頭頂,彷彿直插雲霄似的,而後兩手沿著天邊劃一道彩虹;脊背像刺蝟一般捲曲著,節節放鬆下來,兩手觸地,再將兩手按在大地上。

注意,校驗的時候,兩腿併攏,兩腿繃直。如果你的全手掌能輕輕鬆鬆按在大地上了,你的腰算是鬆了一些了;如果不能的話,你趕快找你的太極拳老師去。你做不到上面的低層次松腰,腰部還是僵化的,你揉手時用的也多半是笨力氣了。

老師可以給弟子如下法松腰:

弟子如上法彎腰已畢,一身舒適了,而後,老師便以蘊含著外氣的空心掌,自上而下,反覆拍擊弟子的脊背。拍擊的時候,腰部可以用大一點的松沉勁拍打,腰部以上,就不能用大勁拍打,只能用小小的勁了。老師的意念可以深入身體裡面去,彷彿深入進了寬闊的草原,深入進了深邃的湖泊。

10.松肩的竅門是:肩膀之上一邊一盞燈,頭頂一盞燈。體會三燈互照的意趣,若有意若無意的,燈燈相映,環環相套,頭光與背光融為一片。各門派都會傳下一些竅門下來的,只是,少有人說罷了。我的話當然是對修煉太極拳的人說的,搞雜技的人,他出的東西和修煉武功的人相比,還是不一樣的。一些柔韌性好的女子,也很容易做出這些姿勢來,可如果她沒有一定內功相輔的話,她那種東西也是不成的。只有內功好了,再有了一定外在表現了,功夫才算小有成績了。

太極拳松腰略說

1.松腰的法子是有的,從形上講,有一種直腿松腰法,其法是將五心之氣向命門處收;人坐在床上有點像捲曲的大蝦,前些年,我在光孝寺見過一個和尚就是這麼做的。 還有一種松腰法,其狀宛若蹲牆一般,是一種站式松腰法,其姿勢外看上去像是太極圖中的S,整個人像是立體的太極圖。


松腰松得如同肚皮一樣鬆軟,太極功夫才算上身

2.從氣上講,下元之氣充盈飽滿了,氣的能級高了,氣能聚散如意了,松腰就容易了。 從意上講,“山”字功可以幫助人松腰,命門處有個松垂的十字,豎松橫必散;意形分開,勁能分開,有出去的,就有回來的。

3.松腰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其實,真正的松腰應包括松尾閭、松胯、松脊。尾閭松垂胯自開,人的尾閭下面有了東西了,人好像有了第三條腿了,第三條腿能夠騰挪了,腰胯就松得就有意思了。

4.人身上有個竅點在脊柱上,這個竅叫“身柱”,念“松”這個音的時候,震動的就是這個竅,要想松腰先得鬆開這個竅。 松腰是無止境的,應用心去悟,人的身體處處是空的;你可以在定態裡悟,將心定在命門處悟,火候到了,腰就鬆開了。

5.松腰之後,接勁時,勁力可以徑直傳導到腳下,恰如腳在接勁、化勁一般。 松腰之後,煉精化氣會自動進行,人可以徹底杜絕夢遺之類的事情,這時候人也可以恬淡於性事,凡事隨緣,虛無而為,真正享受到其樂融融的生命情趣。

修行隨筆 松腰再說

1.前一陣子,我很少說形體,原因在於好多人都在說形體,關注形體;而關注神意氣的人是不太多的,因此,我就多說了些神意氣方面的東西。

其實,身和心是分不了家的,至少,在我們這個修煉階段上是如此的。

色身是重要的,即便是借假修真的話,色身之假也蘊含著獨特的意味的。

2.松腰的訣竅在於松尾閭。尾閭真鬆了,尾閭便能微微轉動了,就像鹿尾巴似的,或是像烏龜尾巴似的。松尾閭之難,比起松腰來,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開後胯的難度比開前胯的難度更大,因為鬆開骶骨是極為艱難的。前胯開了,打坐就可以雙盤了;後胯開了,腰就差不多鬆開了。

松腰松得如同肚皮一樣鬆軟,太極功夫才算上身

3.腰松到家的標準是煉精化氣能自動自如進行,到了這時候,練功者的身體便深入無漏之境了。松腰到了極值了,腰部能夠像肚皮一樣鬆軟如意地動彈了。問題在於,我們自以為是的松腰還不能說是真松腰了,包括一些大師級別的人物也是如此的。真正松腰了,他的身心狀態一定會非常好。反之,一個太極拳修煉家,不管他的功夫有多高,倘若他的身體過早出現了病態現象,人也過早地離世了的話,那這必定是與松腰不到家有關的了。

4.松腰是無止境的,那些功夫好的人,他的腰會比一般人松得好,可是,他濫用身體能量之後所造成的後果,也必然是其命門氣機虛衰。假如說命門處有50個能量通道的話,真正松腰的人,命門處的50個能量通道全都打開了;這時,人體能量 真相便自動呈現出來了。唯有如此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功夫大師。

不練功的人,他需要5個能量通道就能維持全身氣機平衡了。一般練功者,命門處有10個能量通道,就可以維持其身心平衡了。著重技擊的太極功夫者,他命門處開了30個能量通道也未必能滿足他貪得無厭、欲竭其精的耗功之需要啊。

5.松膝蓋的難度也很大。膝蓋真鬆開了,人站直了,向下單獨跪膝蓋的話,膝蓋可以跪到足面上了。松膝蓋有一方便之法:距離大樹一尺多遠站好了,而後,你將脊背貼靠在大樹上,人慢慢下蹲,待到膝蓋彎成直角了,便穩住身體姿勢不動了;兩手開始結彌陀印,或是合掌而立,站樁好了。

6.腳真鬆開了,溼淋淋的腳走在地面上,地面上的腳印是混沌的,就像大燒餅似的,不會有魚形的腳印出現,這就像是鴨子的腳了。手要鬆開也是很難的,手部24節都要鬆開;手真鬆開了,整隻手就像綿軟的綢緞了

以上所說,是站在形體角度說話的。實際上,形體的松本質上是在神意氣層面上進行著的,形體之松只是表現於外的一種現象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