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中国股市投资者宁愿自己买股票,而不购买股票型基金?

罗利超


为什么大多数我国股市投资者宁愿自己买股票却不购买股票型基金?这就是“七亏二平一盈利”的股市本质发生的原因。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并不适合这个市场,但由于好奇以及自信,所以坚持自己投资者,最后只能是亏损而归。而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哪些?

一、心理因素的影响。资金放在自己的手里运作,起码还挺踏实,就算是亏损了也是自己亏损出去。在我国太多太多股民对于股市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存在有什么“小道消息”“庄家”“主力”,一谈到股票就有人跳出来说“有厉害的人”“幕后操盘”等等。试想一下,这些要是真管用,为什么他自己不用?或者说还用宣传?早就“闷声发大财”了。

但是,实际的情况就是,更多的人相信“幕后”而不相信正规的基金。我国普通投资者的缺点过于明显,不专业、不职业;没有丰富的交易经验,没有理性的执行策略。所以,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选择股票,还不如选择基金。

二、对于股票、基金认知程度不高。从某个角度去看,股票其实与基金是一样的,存在涨跌,存在交易。基金也分为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是适合投资者,也是需要分类择选。

投资者刚入市时,是怎么入市的?是道听旁说来的股市很赚钱,开户送礼、牛市等等,所以才来到的股市之中。对于基金的了解甚少,所以初衷就是入市投资而不是买基金来的。再加上认知程度低,没有更多的选择,也就只能是自己买股票。

从本质来讲,就是因为投资者自身对于股市的认知、了解以及对于基金的认知、了解,又没有风险的认识所致使的。


厚金说


记得一次在酒桌上喝酒,边上的朋友问我,你炒股吗?我说不炒,手里有点基金。朋友说干嘛自己不炒呢,基金是别人在炒,炒股是自己炒,可以把握,还推荐我关注一下002449国星光电这支股。也不知道现在这支股怎么样了,没关注过。



通常炒股的人都不喜欢买基金,炒股的人控制欲较强,平时行为中就可以看出来。他们通常都喜欢自己掌握一切,相信自己。但实际上,大多数散户对金融知识不了解,没有投资经验,直接进入股市。

股市的特别是资金流动快,几天或者几个小时波段都有振动,大多数散户开始是抱着理财的目的去炒股,进入股市一段时间之后,挣了、赔了都是头脑一热,放开膀子干吧。结果可想而知,赚钱的人少之又少,而为什么不收手,想捞回啊,这是人的本性。



一般散户的金融投资经验都不如基金经理,毕业基金经理从事金融多年,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所以普通散户应该降低自己的投资风险,选择投资基金更稳健一些。当然不排除一些散户运气较好,确实在股市中赚到钱的人,但是毕竟是少数,如果不懂金融知识,投身于股市,那不叫投资,而是投机。


坤鹏论


这个问题很好理解,可以举个例子:比如你打麻将,有个人告诉你,这局你一定会赢,但是你不能参与打牌,只能背着手看着,让别人替你打,虽然你赢钱了,但你能感觉到乐趣吗?

例子虽然不一定贴切,但确实能说明一定的问题。A股市场是散户投资者占有绝大多数的投资渠道,之所以A股市场多姿多彩,从某些方面来讲,就是由于散户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带来的。


如果所有的散户都去购买股票类基金,而不是采取个人交易。

那么第一个方面,散户会觉得这个交易没有意思,即便是赚钱了,也会觉得自身的价值感没有体现。有很多散户的意愿是不仅要赚钱,而且要自己亲自上阵,真刀真枪的打败股市。虽然往往结果与意愿相反,但总是乐此不疲。

第二个方面,前段时间公布了一组数据,说所有的公募基金都进入了亏损状态,亏损率是百分之百。公募基金尚且如此,那么私募基金结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虽然散户主动交易的意愿比较强,但如果股票类基金能够赚得盆满钵满,甚至保证稳定有收益,看在钱的面子上,散户也能够去购买股票类基金。但股票类基金有的时候表现比散户交易还要差劲,赔钱的比例并不低。这才是让散户对于股票类基金失去信心的最主要原因。

与其让你拿我的钱去赔钱,还不如我自己去赔钱。这也算是一种痛彻心扉的领悟吧。


小散李大鹏


大多数中国股市投资者宁愿自己买股票,而不购买股票型基金的原因是相信自己可以比基金做得更好,赚到更多的钱。


让我们来看看股票型基金组合里买的是什么股票?


股票型基金例子一:消费收益150049。基金里的股票组合主要包括格力电器、贵州茅台、美的集团、五粮液、上汽集团、洋河股份和伊利股份等消费类著名品牌上市公司的股票,大部分都是A股市场的白马股。

股票型基金例子二:资源A类150059。基金里的股票组合主要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神华、紫金矿业、华友钴业、和天齐锂业、赣锋锂业、方大炭素等资源股。这些股票大多数A股市场盘子比较大的资源股。


看到这里,大多数中国股市投资者,特别是散户宁愿自己买股票,而不购买股票型基金的原因无比清晰。因为基金经理买的股票都是家喻户晓的大盘股,基本没有什么神秘感。所以大部分散户都认为基金经理只是随手把市场上的大盘蓝筹股或者是白马股放在基金里,这么简单的操作似乎根本不需要什么厉害的专业投资知识也可以做得到。


大部分散户喜欢炒作热门股,而且也不习惯长期持股不动;对于基金经理买卖股票的风格和能力表示怀疑,更相信自己炒股有机会比基金做的更好,也赚得更多。


白马华菲特


买过一次基金。那几年定增正火,基金经理说买吧,肯定赚的,他们的领导就买了很多,什么的。当时不懂定增,但听他说的样子,应该是会盈利的,于是买了。封闭半年后开放,一开放就浮亏百分之十。到了可以赎回的日子浮亏更多。而且赎回还要交不少的费用。真的呵呵了。你把我的钱亏成狗了,还收我那么多费用。怪只怪我自己不该信什么基金经理。他只想着自己赚钱,至于基民赚不赚钱对他来说是无所谓的。以后绝对不会再买基金了,反正熊市也是照样亏损。不否认有优秀的基金经理,但是我觉得遇到渣的可能性会大得多,你不知道你买的基金是什么样的人在管理。履历什么的不要盲信,疫苗都有假的,更何况是网上的一份履历。


芈芺


公募基金赚的是资金管理费,大行情不好的情况下一样也要面临亏损。老实说跟自己炒股没什么两样,该亏还是亏。

私募基金赚的是提成,是从客户盈利中抽的,所以相对而言买私募好一点,至少他们的目的是想要盈利的。只不过最近里面的很多基金由于行情不好都清盘了。

买基金无非就是找个专业机构,可能他们的选股更专业,但也很少能做到逆势盈利的。能做到的也很难抢到份额,跟买股票一样好的买不到,买到的都是不好的。

为什么不买基金,我的原因很简单,让别人替你亏还不如自己亏,说不定亏的速度还慢一点。

基民可能选股不太好,其实除了基金还可以看看ETF,这个直接交易指数就可以了,也挺简单的。总之,自己的钱自己做主。


猪爸爸看股市


觉得自己就是天下第一啊,基金经理不专业,钱放别人口袋里不安全什么的。

事实上,好的私募产品,比如重阳,淡水泉之类的年化20已经保持了很多年,只是由于准入门槛高,很多人恐怕都不知道这类产品。就更不用说当年泽熙的产品了,更是有钱都不一定抢的到。这种产品多安全,有大量的对冲和风控,比散户自己做好多了。

可是很多人就是不信邪,觉得自己就是牛,在市场比谁都厉害,今天涨了明天跌的。确实有些基金经理确实不专业,没有什么市场经验,那你选成熟品种啊。

可是业绩稳定的,你觉得人家成长性不够,盘子小的你觉得人家不专业,那就只有你自己天下第一了。

现在的市场里,各种基金不仅仅只有股票一条路,事实也证明,只有多种手段途径,才能保持稳定的增长。比如说,大盘在横盘震荡期间横了半年,大多数人都不赚钱,可是这时候持有凤凰式期权就是好的选择。普通人能做吗?

明年一定是期货和期权红火的一年,但是不用想,千万别对散户开放,会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说,如果不是因为自大、贪婪还有各种的被迫害妄想症等等原因,完全不懂市场的投资者,为什么不从基金开始选择进入投资市场?


瞌睡虫的窝


大家好我是投资观,是一个研究股票投资十多年的老股民。A股投资市场是散户投资者最多的投资市场,虽然投资者众多但是亏损的却占大多数。股票投资市场有很多衍生品比如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是一些大的投资公司成立的专门投资股票的基金,基金的收益会根据股票市场行情的好坏而波动。也就是说基金并不是稳赚不亏的投资,风险小收益也小。买基金的投资者有,但是并不多,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自己去买股票而不是去买股票型基金。我认为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有两点。

一,投资者愿意亲力亲为。有牌瘾的人应该知道,不管是打麻将还是打扑克关键是自己要参与,要拿牌。如果说别人替你打牌而且还不保证输赢,你还有给他钱作为本钱,我想很少有人会愿意这样做的。股票投资也是一样的道理,买股票型基金本身的风险并不小又不能保证收益,投资者亏了甚至连自己买的什么股票亏的都不知道。这样的话还不如自己买股票的好,亏赚最起码我知道。

二,基金公司不景气。

基金其实就是广大的投资者找到了一个有能力的公司,让这个公司帮自己理财投资股票。但是现在市场情况下有几个基金公司是赚钱的呢?买基金的亏个百分之四五十的也比比皆是,特别是一些私募亏的公司都没了。出现这种情况投资者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尤其冒这样的风险倒不如自己亏的痛快。也许只有当基金市场越来越规范,收益更稳定的时候才能吸引跟多的投资者。

我是投资观,看完关注点赞股票大涨不断,个股分析私信探讨。


投资观


我觉得这是投资水平的问题,从历史经验看,股市不好的时候,个人买股票严重亏损,股票型基金也一样,有些甚至比个人亏损还严重,本来投资基金是一个机构集合理财,在抗风险能力方面应该强于普通投资人,但事实是这部分基金的操作水平几乎和普通投资人不相上下,这样为啥要把自己的钱交给基金呢。

一举话可以总结,那就是信任危机,大家都不相信基金了。

当前的基金管理制度很有问题,只负责把资金募集到手,即便亏损了还要继续收管理费,说白了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根本得不到保障,这样在胜算很低的情形下,谁还愿意买投资基金呢。

另外,现在基金投资收益没有保障,跟人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刚从学校出来的学生就去当基金经理,没有实战经验,这相当于拿投资人的钱去当实验品,反正亏损了他自己没有责任,这相当于拿大家的钱在练自己的手,而对投资人来说,即便亏损了你还没有地去说,合同上写的很明白,你既然投资了就要承担风险,这是最尴尬的地方。

长此以往,大家对基金投资的信心就大降,现在大家知道了无论是自己投资股票还是基金参与理财,结果都是一样的,那还不如自己买股票呢。


春意萌生


股票是股票投资 股票基金是基金投资

购买股票实质上是进行股票投资,而购买股票型基金则是进行基金投资。简单来说,投资标的都是股票为主,但前者是自己来进行,后者是你把钱委托给专业机构来打理。


既然简单说投资标的相同,行为也接近,那为何多数投资者愿意自己买股票,而不愿意购买基金呢?

一方面,基金收益相对较低

众所周知,购买基金不仅要给管理人缴纳管理费,而且基金年化收益普遍不高,可能是适合风险偏好不强而又喜欢长期投资的投资者。


另一方面,投资基金没有直接参与感

买了基金,大多时候就看看净值和分红,至于基金公司如何操作,一般不甚了解。但是投资股票是自控的,买什么买多少都有自己来决定,亏了赚了也一目了然,有那么一种参与感。

此外,股市的投机心理更强

一般投资者都希望投资周期短而收益高,而股票基本符合这种需求。在基金公司可能亏损和收益不高下,投资股票很可能在一天之内获得基金公司一年的收益。而多数人的投机心比较强,希望在股市上有所作为。

其实,从长期角度,基金平均收益较为稳定,对于能承受适当风险以及对股市投资没有较大把握的投资者,不妨适当考虑基金投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