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屯田滅蜀漢,撐起曹魏半邊天!為何剛回國就被滿門抄斬了呢?

鄧艾,本名鄧範,因為與同鄉人同名忌諱而改名。字士載,義陽棘陽人,三國末期魏國傑出的軍事家,武將將領。司馬懿在世時稱讚其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內可安政,外可攘敵。

鄧艾在曹魏時期多年堅守在西邊戰線,防備蜀漢將領姜維,使得其進攻無望。

公元263年,鄧艾,鍾會,司馬緒接司馬昭令,率領20萬大軍兵分三路攻打蜀漢。在鍾會被姜維阻於劍閣,無法前進之時,鄧艾則親帶一支軍隊,巧妙瞞過姜維,攻下了綿竹。姜維得知後已經來不及救援,鄧艾順勢直逼成都,劉禪膽怯,未用一兵,便直接向鄧艾投降。

鄧艾屯田滅蜀漢,撐起曹魏半邊天!為何剛回國就被滿門抄斬了呢?

鄧艾可以說是這次覆滅蜀漢的最大功臣,司馬昭也在第一時間對其和兒子鄧忠進行嘉獎。但是在隨後的兩個月時間過後,鄧艾就直接被下詔入獄,關押在洛陽大獄。

隨後,鍾會和姜維密謀造反,司馬昭也很快的平反了叛亂。衛瓘在沒有任何指示的情況下,私自派人攔截了鄧艾父子的囚車,在綿竹的地界動手處決了他們,在洛陽的族人也無一倖免,全部被砍殺。

鄧艾親自帶兵滅了曹魏最大的敵人~蜀漢,但是為什麼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被滿門抄斬哪?其實就是因為他犯了一個臣子都忌諱的--功高震主又居功自傲,不知道激流勇退,隱藏鋒芒。

鄧艾屯田滅蜀漢,撐起曹魏半邊天!為何剛回國就被滿門抄斬了呢?

鄧艾遇到司馬懿,可以說是人生最大的轉折。當時的曹魏在東南一帶準備積儲軍糧,鄧艾便提出了屯田,並著《濟河論》闡明自己的觀點。

司馬懿看後,十分滿意,對此讚賞有加。可以說,曹魏政權能在三國始終保持著最強實力,特別是後期,鄧艾的很多政治主張都有無比重要的作用。

鄧艾屯田滅蜀漢,撐起曹魏半邊天!為何剛回國就被滿門抄斬了呢?

隨後正始四年(243年),鄧艾帶兵出征。體民眾,戰姜維,偷渡陰平。作為一個武將,鄧艾驍勇善戰,足智多謀。但是他的性格也許有缺陷,這也是在朝為官最致命的,那就是特別容易驕傲。在他滅掉蜀漢立下最大功勞的時候,在處事上就顯得更加的狂傲自大了。

他在蜀漢地區不經批示,自作主張的以天子名義大肆任免官員。對蜀漢群臣或任命他們為朝廷官員,或直接領受自己屬下官職。這樣的做法已經不是一個君王所能忍受的了。另外,在這次戰役中死去的曹魏將士屍體的處理上,他非但沒有厚葬,還將他們的屍體草草的與蜀漢士兵的屍體埋葬在一起。

修築代表權力的高臺以此彰顯自己的功績。在鍾會還沒有謀反期間,鍾會的職位明顯高於鄧艾,並且還有衛瓘作為監軍,鄧艾自持有勇有謀,並不把他們放在眼裡,獨斷專橫,猖狂自傲。所以鍾會便聯合衛瓘密奏司馬昭,揚言鄧艾有造反之心。

鄧艾屯田滅蜀漢,撐起曹魏半邊天!為何剛回國就被滿門抄斬了呢?

此時的司馬昭早已經對鄧艾忌憚,他也沒有過多的懷疑,更沒有打算派人去調查清楚,更何況蜀漢這個最大的敵人已經被消滅,便直接以此理由派人將鄧艾父子抓捕,鄧艾也最終落了個滿門被滅的下場。

其實,這些最終原因是在鄧艾的做法都與司馬昭有通信,只是中途被鍾會修改了書信。在泰始元年(265年),晉王朝取代魏國。273年,司馬炎下詔:鄧艾創立奇功,束手受罪而不逃脫處罰,子子孫孫淪為奴隸,我常常同情他們,可任命他的嫡孫鄧朗為郎中。這也算為鄧艾平了反。

歷史評價中,鄧艾戰爭目光遠大,見解超人,具有難得的戰略頭腦。他能夠料敵先機,始終可以把戰場的主動權掌握在手裡,在與姜維的數次交戰都未嘗敗績。偷渡陰平一戰,是中國戰爭史最精彩的入川作戰,足以載入史冊。

鄧艾屯田滅蜀漢,撐起曹魏半邊天!為何剛回國就被滿門抄斬了呢?

其實在歷史上,像鄧艾這樣的功臣,大部分都不得善終,落得悲慘可憐的結局,甚至連子孫後代都難免其難。

可愛讀者們,你們對鄧艾的結局和這段歷史有何瞭解,歡迎分享自己的看法!(可以的話,抬手給個關注 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