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关大捷之后,清政府选择了议和,背后有两大原因!

1885年3月,中法战争中,老将冯子材率领广西子弟兵“萃军”,顽强抗击法军,终于取得镇南关战役的胜利。而这场战争也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抗击列强的第一次战役胜利!

镇南关大捷之后,清政府选择了议和,背后有两大原因!


以前曾想过,如果清政府继续任用冯子材,起用忠良,和法国干到底,说不定整个国运都能扭转。

可惜,李鸿章等“卖国贼”匆匆和法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天津条约》,造成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奇葩战果。

镇南关大捷之后,清政府选择了议和,背后有两大原因!


那么,镇南关大捷之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乘胜议和是卖国的投降主义,还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中法战争发生在1883年,法国军队进攻越南顺化,强迫越南签订《顺化条约》,意图使越南脱离中国的藩属地位,成为法国的保护国,引得中国朝野大哗。

同年12月中旬,以法军进攻驻越南清军为标志,中法战争正式爆发,为了能够恐吓大清,法军水路并进,意图威胁中国边境安全!

镇南关大捷之后,清政府选择了议和,背后有两大原因!


其实法国早就想占领中国沿海土地,因此福州成了法舰的主要攻击目标,1884年8月23日,法国海军提督孤拔突袭福建水师舰队。

战斗仅持续了半小时(一说7分钟),福建舰队完全覆灭,船厂、炮台也被轰毁,连渣都不剩。而作为战争的指挥者的张佩纶狼狈而逃!

客观地讲,福建舰队的覆灭不能都怪张佩纶。要怪只能怪中法两国的军事实力悬殊,尤其是在海战上。

镇南关大捷之后,清政府选择了议和,背后有两大原因!


张佩纶经历的那一役,中法双方的实力对比是这样的:

法舰9艘,共1.45万吨,大炮77门;中国大小兵船11只,其中9只是木壳船,共6500吨,大炮45门。

战斗的结果是:中国兵船沉没7艘,官兵1400人死伤70%;法国仅损失鱼雷艇1艘,死伤20人。

不仅这一战溃败,事实上,自1883年12月法军进攻北圻(越南北部)以来,清军就节节败退。

至1885年2月13日,法军轻取战略要地谅山,广西门户洞开。史载,法国马队深入镇南关内十余里,未遇任何抵抗。

关键时刻,两广总督张之洞启用老将冯子材。冯子材久任广西提督,政绩卓著,深得民心,作战经验丰富,因此被推为前敌主帅。他上任后,团结前线将士,大力整顿溃散的清军,加紧修筑工事。

镇南关大捷之后,清政府选择了议和,背后有两大原因!


1885年3月,法军统帅尼格里率2000余人分三路向镇南关关前隘发起进攻。冯子材率军浴血奋战,并带领自己两个儿子身先士卒冲出战壕扑向敌人,使得法军全线崩溃一退百里。

中国军队乘胜追击,连克文渊、谅山等地,共歼敌近千人,重伤法军司令尼格里。镇南关大捷后,形式似乎一片大好,法国茹费理内阁因此而倒台。

然而清廷官员此时却分成两派,一派以两广总督张之洞为首主战趁胜再战,他曾20多次电奏,反对撤兵、议和。

他曾在4月7日向总理衙门去电:“冯军刻必进攻北宁,大胜后方可言和。”另外一派则以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的李鸿章为首竭力议和,最终在慈禧的定夺下,清朝政府选择了主动商谈议和的方式结束这场战争!

镇南关大捷之后,清政府选择了议和,背后有两大原因!


为什么明明在取得胜利之后,清朝政府却选择了议和,而不是乘胜追击?扩大的战果!其实主要原因有一下两点!


1.保越南,还是保台湾成为清朝政府必须面对的选择!

其实早在镇南关大捷前5个月,法军就宣布封锁台湾海峡,企图使台湾得不到支援而不攻自破。

由于法国海军在台湾海峡占据绝对优势,镇守台湾的刘铭传倍感压力,饷械日益紧张,连连向清廷告急,说再没毛瑟枪子、银饷接济,只能“束手待毙”。

在冯子材谅山大捷后第二天,孤拔舰队攻陷了澎湖,加剧台湾的危急局面。

保越南还是保台湾,成了摆在清廷前面的一道选择题。

答案也很明显,越南在清政府棋局上的地位不可与台湾同日而语。

镇南关大捷之后,清政府选择了议和,背后有两大原因!


越南是中国的藩属国。在中法短兵相接之前,越南阮氏政权已和法国人签署协议,承认法国才是他们的宗主国。

这种首鼠两端的做法让清政府相当不爽,但碍于越南对中国领地的屏障作用,清军才选择了抵抗。

这种观点,现在看来更合时宜。当时的清政府已经无力像传统泱泱大国一样维持所谓的华夷秩序,只能放弃一些藩服之地的宗主权,而尽力保住现代国家观念下的领土完整。

镇南关大捷之后,清政府选择了议和,背后有两大原因!


更何况,失去越南屏障,还有滇桂崇山峻岭的自然屏障;而一旦失去台湾,法国舰队直驱北上,这恐怕要勾起清廷关于前两次鸦片战争西方炮舰直逼大沽口的不好回忆了。

因此,李鸿章主张,借镇南关—谅山大捷,跟法国缔结合约,法人必“不再妄求”。连主战派曾纪泽在镇南关大捷后也赶紧请清政府议和,说此时议和“中国极体面,虽稍让亦和算”。

继续打下去很可能打不赢,且出师无名,此时“趁胜即收”的确应该是最佳选择,能保全更多权益,至少能保住台湾!

镇南关大捷之后,清政府选择了议和,背后有两大原因!


2.清朝决策者深知当时自己的实力有限!

李鸿章等清廷决策者深知当时的形势和清廷的实力,“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的确,如很多研究者指出的,当时中法战争虽然取得镇南关大捷,但只是局部胜利,很难从根本上扭转在越南的不利局面。

镇南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仍被法军占领,法军主力犹存,数量上超过清军且在不断增援之中,法国议会已连续通过共两亿法郎的增兵议案。

而清军自身伤亡惨重,“军民多怨”,刘永福所率的黑旗军只剩五百多人,且由于清政府财政的捉襟见肘,导致军事后勤无法保证。

于是1884年5月11日,李鸿章与法国代表福禄诺在天津签订了《李福协定》,承认了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同意中越边界开放通商等条件。

这样的结果对习惯于割地赔款的清廷而言,这一次已经是胜利了——好歹不用割地,无须赔款。

镇南关大捷之后,清政府选择了议和,背后有两大原因!


清廷在镇南关大捷后,马上看清形势,及时谈判,终止了一场没有把握的战争。可以说是很好地运用了外交手段,保存了实力,在当时情况下是最佳的选择。

当然,这件事最终给我们的警示是——弱国无外交。实力不如人,想建立平等外交关系,难于登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