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天內國務院6次提及新三板,還會有更有力的消息嗎?

50天內國務院6次提及新三板,還會有更有力的消息嗎?

今日,即9月26日,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兩次提及新三板。

在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金融服務中,《意見》指出要拓寬創新創業直接融資渠道,其中提到新三板:

支持發展潛力好但尚未盈利的創新型企業上市或在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創業投資企業發債融資,穩步擴大創新創業債試點規模,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雙創”專項債務融資工具。規範發展互聯網股權融資,拓寬小微企業和創新創業者的融資渠道。推動完善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和資本市場相關規則,允許科技企業實行“同股不同權”治理結構。(證監會、發展改革委、科技部、人民銀行、財政部、司法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同時,在加快推動創新創業發展動力升級中,《意見》提到了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前段時間,關於新三板個人投資者二級市場免徵稅的定論也在其中:

聚焦減稅降費,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對個人在二級市場買賣新三板股票比照上市公司股票,對差價收入免徵個人所得稅。將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大學科技園享受的免徵房產稅、增值稅等優惠政策範圍擴大至省級,符合條件的眾創空間也可享受。(財政部、稅務總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意見》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不到50天內,國務院6次力挺新三板,更讓新三板的堅守者有所期待。

· 8月8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科技規劃》,提出要強化新三板融資功能;

· 8月22日,國務院發佈《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指出完善證券交易所市場股權融資功能,規範新三板發展,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 9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又提到要完善新三板交易機制;

· 9月18日,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印發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該《通知》提到,支持“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發展,大力推動優先股、資產證券化、私募債等產品創新;

· 9月20日,國務院再次出臺意見,要求大力發展合格投資者,要完善新三板交易機制,改善市場流動性。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新三板已多次出現在上述分工負責單位的文件之中。

6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發改委和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到:

持續深化新三板分層、交易制度改革,完善差異化的發行、信息披露等制度,提升新三板市場功能。推動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進入新三板。這還是官方文件第一次明確提出公募入市的改革措施。

8月3日,發改委聯合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國資委印發了《2018年降低企業槓桿率工作要點》,再次提及新三板改革問題:

要積極發展股權融資,加強主板、中小板和新三板等不同市場間的有機聯繫。穩步推進股票發行制度改革,深化創業板和新三板改革,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

---------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