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生科技啟動赴港IPO,生物醫藥又一股!

澤生科技啟動赴港IPO,生物醫藥又一股!

10月16日,新三板掛牌公司澤生科技(871392)董事會審議通過首次公開發行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議案,正式宣佈衝刺港股。

2017年年底在新三板募資超5億

澤生科技於2017年5月23日掛牌新三板,其主要致力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新藥開發研究,公司目前專注於心血管、腫瘤和能量代謝三大治療領域。

公告顯示,澤生科技擬於境外發行的H股新股數量不超過發行後總股本的30%,即不超過7799.20萬股(超額配售權執行前),並授予本次發行上市的聯合簿記管理人或全球協調人不超過上述發行H股股數15%的超額配售權,即合計發行規模為不超過8969.08萬股。

澤生科技表示,此次募集的資金將用於重組人紐蘭格林收縮性心衰全球多中期III期實驗項目、重組人紐蘭格林舒張性心衰臨床II期項目、重組人紐蘭格林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ZS-05II/III臨床及生產改造項目以ZS-06II期臨床項目,以及公司其他早期研究開發和一些營運資金。

數據顯示,在2014年至2017年間,澤生科技實現總收入90.47萬元,四年合計虧損2.85億元。公司營收主要是來源於清潔儀的銷售收入,而淨利潤持續為負主要因公司持續投入研發費用。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澤生科技經審計淨資產為-5084.59萬元,該公司股票轉讓將被實行風險警示,公司證券簡稱將由“澤生科技” 變更為“ST 澤生”。

澤生科技稱,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追溯調整後的淨資產為正值。

但澤生科技在創新藥物研發領域還是值得稱讚。

特別的是,澤生科技在去年年底就在新三板募集資金超5億元,此次募資,澤生科技引入包括國投基金、興奉國創、西藏沂景等8名法人股東。

十個多月過去,澤生科技此次赴港融資的原因是什麼?

“能上市就上市,哪怕行情不好”

繼4月底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生效,允許未盈利或無營收生物科技企業赴港上市後,越來越多的優質醫療健康企業和生物科技公司奔赴港股。

新政後3家成功在港交所上市的生物醫藥公司分別為歌禮制藥(1672.HK)、百濟神州(6160.HK)、華領醫藥(2552.HK)。信達生物、盟科生物、康希諾、君實生物等創新藥企亦相繼排隊上市。

去年上市的眾安、易鑫、雷蛇、平安好醫生,以及近期上市的映客、華領醫藥、歌禮制藥等都處於虧損階段。

這正是港股吸引類似於澤生科技等公司的關鍵。

然而隨著股市的震盪和調整,歌禮制藥、百濟神州等創新藥企業赴港上市破發,也導致創新藥企的融資迎來寒冬。

數據顯示,8月1日,歌禮制藥-B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歌禮制藥-B此次公開發售2.24億股,發行價14港元/股。截至10月18日收盤,歌禮制藥收於6.27港元/股,相比發行價,跌幅達55%。

百濟神州8月8日在港交所上市交易。該股以108港元/股的發行價平開,10月18日,百濟神州收盤報78.15港元/股,相比發行價,跌幅達27.6%。

華領醫藥9月14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發行價為8.28港元/股。10月18日,華領醫藥的收盤價為7.55港元/股,相比發行價,跌幅為8.8%。

而A股的新晉醫療獨角獸日子也不好過,邁瑞醫療,在上市第三天即開板,而此前藥明康德收穫16個漲停板。

套用美圖公司創始人兼CEO吳欣鴻的話,就是“能上市儘量上市,哪怕現在行情不太好”吧。

業內人士預測,澤生科技2019年赴港上市可期。那麼,公司是否會打破生物醫藥企業掛牌港股首日破發的現象呢?

(部分內容來源於證券日報、中國經濟信息、財聯社、犀牛之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