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一、外观设计

首先,我们来看看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外观设计,产品整体采用了左侧透设计,无边框的钢化玻璃侧板可以让用户一览无遗机箱内部的构造。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前视角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前置面板部分设计了两个USB3.0接口、Logo型电源键(白色LED灯)、3.5mm音频输入输出孔以及一个重启键。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前置面板为仿碳纤维纹理,质感较为出色。同时,此处还采用了动感流线造型进风设计,可以优化前部进风,提升系统散热性能。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在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前置面板底部,还有一个金属的Logo,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品的辨识度。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背面视角:左上位I/O挡板位置、右上是散热风扇、下方是电源区域。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从背面的设计风格来看,稍显低调。个人以为可以增加一些流线型设计,不过这也会带来成本的上升。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侧面视角:可以看到除了左侧的钢化玻璃外,右侧为钢板。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二、内部结构

看完了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外观设计之后,我们来瞧瞧它的内部构造,开启玻璃侧板需要拧下固定的两颗螺丝。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从下图可以直观的看出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构造,比较标准化的内部规划,左侧的主板区域、右侧的硬盘+散热,下方的电源+硬盘区域。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酷冷至尊MB520机箱为硬盘盒散热区域制设计了金属挡板,一方面可以进行线缆的隐藏,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硬件的固定。通过挡板上的预留螺丝孔可以看出这里还能够安装两个2.5英寸的固态硬盘。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散热设计上,酷冷至尊MB520机箱在机箱前部设计了3个风扇的预留位,可以安装3个120mm的风冷或者360mm的水冷。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机箱后部标配了一个普通的120mm风扇,从方向上来看,这里是出风口。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另一侧面,打开前同样需要拧下两颗固定螺丝。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前置I/O面板走线已经预先进行了绑定,背面右侧的螺丝孔表明这里可以放置两个2.5英寸的固态硬盘,最下方的硬盘区域预留了两个硬盘支架,3.5英寸的HDD和2.5英寸的SSD都能够使用。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在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顶部设计了一个磁性的防尘网,就是在防尘网的边缘贴上了一层磁条,便于拆装清洁。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在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电源区域,底部也设计了软胶材质的底座,便于硬盘的防震。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最后是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底部,设计了突起的垫脚,其上覆盖了软胶,防滑防震的同时还能够保护底面。在电源散热风扇的位置同样设计了防尘网,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三、装机

接下来就到了装机的环节了,因为我是属于“腾笼不换鸟”,所以就不做单独的硬件展示了。我使用的主板是华擎X99 Killer主板,其上已经安装好了i7-5820K的处理器,8G×2的16GB双通道内存,浦科特 M9PeG 512G的固态硬盘。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主板预留的区域,一般是留给安装散热器底座使用,但我的华擎X99 Killer主板并不需要。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我的电源为酷冷至尊 MWE500金牌电源,这里可以直接塞入,拧紧四颗固定螺丝即可。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接下来将机箱的I/O线缆和电源线缆分别接入主板的特定接口。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比较有啥意思的是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前置挡板可以看拆下,用以安装风冷或者水冷。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我的散热是酷冷至尊 G240S ARGB水冷散热器,首先需要安装的就是冷排。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安装完冷排之后,还需要将两个ARGB的风扇进行固定,然后将电源线和灯效线分别接入一拖三的分线器,最后通过酷冷至尊 G240S ARGB水冷散热器的控制器进行统一控制。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为了灯效的整体性,我将原装的普通风扇也换成了ARGB的酷冷至尊 120mm风扇。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然后,把我的技嘉GTX1070公版显卡和网卡插入,正面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最后,把凌乱的线材进行收纳和束缚,就可以盒盖了。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四、效果展示

装机完成自然少不了效果展示了,可以看到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颜值是非常在线的。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背面,安装了显卡、网卡,所以金属挡板也需要拆除,网卡的天线部分会遮挡部分接口位置,所以在实际使用时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最后是灯效展示时间,首先是酷冷至尊 G240S ARGB水冷散热器的冷头可以展示ARGB灯效。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同时替换的ARGB灯效风扇可以进行同步。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最后,酷冷至尊 G240S ARGB水冷散热器的两个ARGB风扇以及冷排上的灯效同样较为亮眼。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经过本文的测评之后,想必各位对于酷冷至尊MB520机箱已经有了较为详尽的认知,在此我总结下产品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前面板设计和机箱顶部开孔,可以满足多种尺寸的风冷和水冷,相比于我之前使用的机箱具有更好的风道,以此带来了更多的散热选择和散热效果。

◇【不足】:酷冷至尊MB520机箱的主板开孔部分比较紧凑,在安装螺丝的时候需要多费点劲。

更好风道,更佳散热:酷冷至尊MB520机箱测评

本次测评到此结束,我是Geek研究僧,一枚爱好测评研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