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時代人民調解升級版 促進人民調解工作創新發展

“調委會的調解工作的確高效、快捷、給力。如果在以前,我們與企業發生勞資糾紛了,最先想到的是告狀、上訪,但是現在我們不會打官司了,而是通過勞動爭議調委會進行調解。”近日,在區勞動爭議調委會,記者聽到一家企業員工對現在勞資糾紛調解的快捷、高效點贊。這說明,黔江區人民調解工作落到了實處,見到了實效。

近年來,黔江區司法局通過抓多元化解統籌、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完善、調解員隊伍建設、“楓橋經驗·黔江實踐行動”,不斷加強專業性行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建設,打造新時代人民調解升級版,促進人民調解工作不斷創新發展。

——抓多元化解統籌。會同區委政法委、區法院分別下發了《開展“金牌人民調解”創建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強訴調對接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深化星級調解室創建的實施意見》等指導性文件,召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推進會,持續推進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信訪調解、仲裁調解深度融合,初步建立起了矛盾糾紛

——抓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完善。在建立健全區、鄉鎮(街道)、村(居)三級調解組織的基礎上,積極推動在醫療、勞動人事爭議、保險、旅遊、婚姻家庭、商會組織、城市管理、物業管理等行業領域建立人民調解組織9個,並設立了相應的調解室,化解了大量專業性行業性矛盾糾紛。今年來成功化解重大疑難糾紛1960件,成功率達98.9%。

——抓調解員隊伍建設。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六部委《關於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的意見》,堅持選聘結合、專兼結合,注重吸收退休政法幹警、律師、醫生、教師等專業人士參與人民調解工作,組建醫學、法學、心理學和人民調解專家庫4個,初步形成了一支專兼結合、優勢互補的人民調解員隊伍。目前,全區共有人民調解員1869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1162人、佔58.3%,具備心理學、法學知識背景81人,專業性行業性調解員95人。

——抓“楓橋經驗·黔江實踐行動”。創新建立組織聯建、信息聯通、糾紛聯調、治安聯防、邊區聯誼、平安聯創為主要內容的邊區“六聯”協作機制,有效維護了邊區和諧穩定;以黨建為統領,打造具有“和”文化的“和氣小屋”“和事角”,助推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主動順應“互聯網 +”趨勢,積極推進人民調解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以鄉鎮(街道)為單位組建骨幹人民調解員微信群,開展在線調解、視頻調解,得到群眾一致好評;充分發揮本地“能人”效應,推廣“發銘調解室”和“老馬工作法”經驗,先後建立了“天平調解室”“邦成工作室”“丙森工作室”,在全區廣泛推廣“醫調四步工作法”“發銘八步調解法”“五里五字調解真經”等成功經驗,切實將各類矛盾發現在基層、穩控在萌芽、化解在村居,生動詮釋了“楓橋經驗”的時代內涵。

人民調解工作的不斷創新發展是促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重要舉措,築牢了維護穩定第一道防線,有利於促進新時代人民調解升級版的打造。據悉,今年1-10月,各級調解組織共受理糾紛13970件,成功化解13964件、同比增長23.4 %,成功率達99.9%,有力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記者:羅秋玲(見習)

通訊員:向華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