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其中的“争”应该怎么读?为什么会有争议?

手机用户53988493783


问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其中的“争”应该怎么读?为什么会有争议?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其中的"争"有人说读zheng,有人说读zen。到底应该怎么读,谁能给个权威的答案?

......

前言

争渡还是zen渡?乍一看会觉得很奇怪,哪里出来的zen渡?既然有人说,自然就有出处。老街看了一下康熙字典的记录,估计题主的zen就是从古韵里得出的结论。

一、争的古韵发音

《集韻》甾耕切,音箏。甾zī,耕geng,组合以后发zeng?

《唐韻》側莖切,側同仄ze,茎jing,反切后,zing?

还有一个是四声,去声:又《集韻》側逬切,箏去聲。意义相同。

二、争渡

我们今天肯定是读争zheng渡,zen的发音也许在某处的方言里存在,老街就不知道了

李清照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三、消失的读音

古韵的有些发音今天没有对映的字了,例如斜,《唐韻》似嗟切,类似于sia。不过我们现在习惯于读xia。例如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结语

我们阅读古诗词的时候,会发现今古音韵不同的情况非常多,例如入声韵:发、阔、月、雪、物、壁,除非你的家乡话里有入声字, 否则怎么读都感觉不押韵。

有些字例如:斜,我们知道读作xia来押韵。这种情况还是以押韵为佳。

还有些字本身不在押韵的位置,读起来其实影响不到音韵的美感,完全不妨碍用普通话来阅读。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句词出自于李清照的如梦令。全词是: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我自认为,这里争与怎同音同义。古人有喜用同音字的习惯,这在许多古诗文中经常见。像远上寒山石径斜,斜在这里与狭同音同义,取狭窄,狭小的意思,古时石径多为人工开凿,自然不是很宽。误入藕花深处,怎渡,怎渡,这里有探寻水道的意思。因为划舟藕丛中乱穿,才惊起一滩鸥鹭。这情景与词的意境正好吻和。


飞火流云84853236


大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莲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她的词义我理解是:

太阳落山了,我到小溪莲塘边的一个酒馆里去喝洒,喝高了,迷迷糊糊地找不到回去的路,最后醉卧在莲花丛中,嘴里嘟嘟囔囔地说着,如何是好,如何是好。或(怎么办,怎么办)。她这一席酒话,把河滩上的鸟都吓飞了!‘争'在古诗词的方言中多是,怎么,如何等。个人认为‘争'应读成zheng。


11569539沉萍


到底读什么,前面有专业回答。其实我也读不清楚,天生平舌,卷舌分不清。如不做专业,不必太在意,如果李白再世,我读一首蜀道难,恐怕他也会懵逼。毕竞千年已过,变化总是有的。


不是我216491783


回答:

此处之"争渡"是形容词。

大才女在外喝大了,天也黑了,怕家里的明诚兄着急,就急急忙忙住家赶,就象赛龙舟一样,结果慌不择路,把船一下划进了耦塘深处,还惊起一滩鸥鹭。估计这一吓,酒肯定醒了,要不怎么能回到家呢?

“争渡"的争,就是竞争的争,毫无疑问。

完事儿。


民族劲草


个人认为:应该读zheng,就算不知道怎么出去,‘争’更表示了急切的心情。其次,她另外两首《如梦令》的:‘知否、知否’,‘无那、无那’,从写法上来看,她更愿意用‘争’。但这里的‘争’,不能认为是船多和别人争,如果藕花深处都船多,鸥鹭早已惊起。


南山秋



南山友87322769


从李清照的这首诗里,我们应该了解到,兴尽晚回舟,就是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小船进入了莲花湖中,急急摇着双桨,想靠岸回家。

这时候,湖面很多小船,大家你追我赶,争先恐后,赶快靠岸回家,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就是竞争的争。


琴缘61


争在这里应该是赶紧、赶忙、急忙、慌忙的意思。


幸有舟迟


上句说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所以,我认为两个"争渡"应该是表达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急心情。正是因为这样的“ 争渡”,所以又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