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美食啊,並不是每個人都消受得起啊

早上去小區樓下吃了一兩綿陽米粉,現在就又想吐槽一下成都的面。

有些美食啊,並不是每個人都消受得起啊

每當吃類似於麵食的時候,我都要想起老家的水面,或者內江的這個回味面。

有些美食啊,並不是每個人都消受得起啊
有些美食啊,並不是每個人都消受得起啊

從外地來成都讀書,現在紮根成都,十幾年了,我一般都不敢吃成都本地的面。一是浪費錢,二是浪費感情。

如果有選擇,我寧願吃米線,也不吃麵。如果有些麵館打著“重慶小面”或者“內江面”的牌子,我都要先看一看那個面是不是像一根“棍棍兒”。如果是,立馬轉身走人。

“棍棍兒面”就是我們這些外來的對成都面的叫法,身邊成都本地人覺得面就該是這樣的,但我們那群人都就是覺得不入味,嚼起來感覺有些“生”。我經常給別個形容:一根面比米線還粗大。

另外,我以前的一位同事,有次外出辦事回來,給我們辦公室一人帶了一碗她吹了好幾天的“甜水麵”。以前我不知道啥叫甜水麵,那天終於認識了,一根面的大小跟一根筷子差不多大。最終,我只吃了一口。

有些美食啊,並不是每個人都消受得起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