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可以醜、可以窮,但是絕對不可以這樣……

一個人可以醜、可以窮,但是絕對不可以這樣……

文丨梁冬

摘自《梁冬說莊子·德充符》

未來的人會越來越與機器緊密結合,越來越被網絡社會所綁架,你的一言一行都會被攝像頭拍下來,都會被朋友圈記錄,都會變成某個信用積分。這個時候人最重要的快樂就是不被別人干擾的自處能力,這是一種寶貴的生命資產。

如果我們做父母的,能夠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通過種種方法幫他學會自處,那麼他就收到了一份人生當中最珍貴的禮物,他會成為一個不討厭自己的人,不被別人暗暗討厭的人,進而成為一個有魅力的人。就是這麼簡單,它簡單到讓你感覺有點兒無法相信。

我們可以這樣想象,一個人小的時候跟著父母出去會見朋友,他的父母一直在高談闊論,也許在聊著國際政治經濟,也許在聊著房地產投資,也許附庸風雅地在討論佛學和藝術,當然也有可能在打麻將……但是孩子在旁邊安靜地看著他們,沒有發呆,沒有玩遊戲,沒有發脾氣,沒有覺得無聊,他只是開放地看著大人,也不評價,你得有多喜歡這個孩子。

如果這個孩子長大了,成了你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在你向他抱怨公司的領導多麼愚蠢、同事多麼奸猾的時候,這個人在你旁邊,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不是冷漠而是溫暖地聽著,可能點頭,也可能只是看著你,這樣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這個你旁邊的人既不附和,也不憤怒,也沒有不耐煩,他就是聽著。你會覺得這樣一個人多麼好。

如果這個人成為了父母,你回家跟他講任何事情,或者你回家不講任何事情,他也不追著你問,也不教育你——強行分享他的人生經驗,也不逼著你去結婚,他甚至不拿你去跟別人作比較,他也沒有跟你講他以前活得有多麼不容易,或者自己和其他老頭老太太之間因為在養老院或者是在居委會里的不公平待遇而很不爽,又或者是單位工資分配不均等問題。

一個這樣的安靜的小孩,長成老公(老婆),再長成爸爸媽媽,你會覺得這樣的父母讓你有一種願意回到他身邊的衝動,因為他不煩你,不會讓你火冒三丈,肝經火旺。後來這樣的人變成了老爺爺(老奶奶),他也沒有在你面前強行分享他的人生智慧,也不跟你講關於保命養生的種種秘訣,也不感謝你來看望他,但是他對於你的到來,表示了某種慈悲的安靜。你陪他打牌,他跟你打;你以看他的名義回家,不說話,吃水果,看電視,他也不追著你把這些水果都吃完,他也沒有在吃飯的時候非要把什麼菜塞給你吃……他什麼都沒有說,沒有做,do nothing,這樣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得多麼讓兒孫和媳婦感覺到好啊——不惹人討厭就是一個人魅力的主要源泉。

一個人可以醜、可以窮,但是絕對不可以這樣……

你認真想想,這樣的情景,難道不就是《德充符》給我們分享的嗎?一個人可以老、可以醜、可以窮、可以殘疾……但是你不可以嘮嘮叨叨地惹人討厭,你只要保持安靜,這不是裝出來的,是由衷的,因為你和自己相處得很好——原來魅力僅僅來自於這樣一個簡單的真相。

我一遍遍看《德充符》的時候,內心一遍遍充滿了歡喜,因為我覺得自己應該在五十歲之前,甚至在四十五歲之前,就可以把所有自以為是的東西都講完了。

我相信我過了五六十歲以後,就再也沒有強行與別人分享智慧的惡習了,也不再跟人家講關於痛風失眠的種種,也不需要討好任何一位老太太了——年輕的除外。那個時候別人有錢還是沒錢與我差別也不太大了,因為我已經知道,人家就算有錢也不會給我;我也不去想那些沒有錢的人是如何糾結的,我知道,人窮自有窮的道理,我既不同情他們,也不對他們作任何情緒上的判斷。

嗯,我覺得做這樣的老頭,如果不是身體太差,應該不至於太讓人討厭。關鍵是如果那時候這樣的一個老頭還沒有強行要去住很好的房子,沒有要求他的兒子一定要帶不同的女朋友來看他;對於兒子帶回來的女朋友,只要是個女朋友就行,別帶男朋友回來——其實帶個男朋友我們也沒有辦法,因為我們要保持沉默嘛。

當我們樸素得起,安靜得起,不用太聰明,也不要太笨的時候,一切就回來了。“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人如果能夠經常保持清靜,天地萬物的力量就會回到你身上了),這個清靜更多的時候是內心的平、正、安、和。

覺察自己,然後把它放下,是我們此生最重要的功課。

這就是《德充符》的力量。

一個人可以醜、可以窮,但是絕對不可以這樣……

以上內容摘自梁冬《梁冬說莊子·德充符》,北京紫圖圖書出品並授權發佈,圖片來源於攝圖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於《梁冬說莊子·德充符》。

繼解讀《人間世》《養生主》《齊物論》之後,《梁冬說莊子·德充符》告訴你為什麼有些人沒錢沒長相卻依然迷人,讓你學會如何從自卑變強大的偉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