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池塘常出现的几种野杂生物的危害及处理

野杂生物,主要指经济价值较低,对主养品种的生产起不到帮助的作用的生物。通常在对虾养殖池塘常见的野杂生物有:螺狮、蝌蚪及蛙卵、小龙虾、野杂鱼、虫及青苔地皮等。

一、虫

对虾池塘常出现的几种野杂生物的危害及处理

1、产生原因:

(1)残饵粪便多(投饵量大,吃料差),导致水脏、底脏。

(2)晒塘、清塘不彻底,或用药量不够。

(3)池底老化,淤泥较厚,虫卵较多。

(4)肥水时,使用了水溶性差的颗粒型有机肥料:鸡粪、猪粪、茶籽饼、菜籽饼、豆粕等。

(5)没有掌握好正确的放苗时间,在肥好水后到达枝角类高峰期后放苗。

(6)暖冬第二年春天虫害多。

(7)以小型藻类为主,藻相单一的水体。

(8)水浅处和有机质多的地方,虫较多。

2、虫多的危害:

(1)摄食藻类,水变清瘦。

(2)消耗氧气,造成白对虾缺氧。

(3)部分致病菌的中间寄主,易导致白对虾发病。

(4)消耗水体的矿物质,如钙磷等(部分浮游动物也蜕壳),造成对虾软壳。

(5)生命周期短,死亡后沉积塘底,造成底质恶化。

3、处理方案:

① 少量多餐,适时控料,拌料内服“肠轻松”、“绿动力”、“菌乐宝”等益生菌,来提高消化率;

② 肥水时,建议使用可溶性肥料:“藻得力”、“藻润”;

③ 正确清塘,彻底清塘;

④ 勤改底。经常使用分解型增氧底改“福底II型”、“超能粒”。

(2)掌握好正确的放苗时机,在轮虫高峰期后抓紧放苗。

(3)使用杀虫药直接杀,禁止使用菊酯类、有机磷类。使用“水虫净”“水虫净III型”沿池塘四周局部泼洒。使用“水虫净III型”时,用量控制在20亩/瓶,使用后,体内解毒用“渔夫之恋”拌料内服,体外解毒用“福底II型”+“氧丹”。

(4)使用“灯光诱捕法”,成本低,效果好,绿色无公害。

(5)“藻精灵”、“硅藻源(颗粒型)”定向培养大型藻类,增加藻类的多样性。

二、青苔、地皮

对虾池塘常出现的几种野杂生物的危害及处理

1、主要原因:

(1)水浅,水清池塘容易发生,清水养殖、水未肥起来或螺狮较多的池塘已产生。

(2)池塘中多氮,少磷,少碳,矿化度较低易产生青苔。

(3)池底有机质多,淤泥厚,晒塘、清塘不彻底,容易产生青苔。

(4)影响青苔生长的三大因素:水温,光照,营养。

2、长青苔的优点:

(1)本身可以作为对虾的饵料。

(2)可为对虾提供匿身场所,以防敌害生物侵袭。

(3)底栖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

3、长青苔的缺点:

(1)消耗水体营养,使池水变瘦,藻类繁殖受阻,透明度高,因而影响对虾生长活动。

(2)大量繁殖引起水中PH高,溶解氧高,对虾易产生厌食、鳃水肿或“气泡病”,还会影响对虾正常蜕壳。

(3)青苔死亡后,由黄变白,最后再变黑,容易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引起对虾中毒。

4、处理方案:

(1)根据水温的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

① 水温20度以下,以“神力碳”为主,辅以“给力”或“底润”;

② 水温25度以下,“神力碳”+“青苔净”,辅以“给力”或“生立佳”;

③ 水温25度以上,“生立佳”或“苔安净”为主,“神力碳”或“给力”为辅。

(2)控青苔时,建议选择青苔生长早期,或水温低、光照弱、无降雨、无风的时候,禁止使用肥料。

(3)正确选肥肥水,选肥时遵循“多碳多硫多矿,少氮少磷少脏”,早春肥水要“多量多次”。

(4)出现局部青苔时,在有青苔处干撒“给力”、“底安”或“底润”。

(5)预防青苔,除了要彻底清塘,避免引进苔种,还要勤使用分解型底改“生立佳”、“超能粒”,同时,“好润蓝”也具有防控青苔的作用。

三、蛙卵、蝌蚪及青蛙

对虾池塘常出现的几种野杂生物的危害及处理

1、产生原因:

蛙卵、蝌蚪的存在是由于水色好、盐度低,附近有农田,池塘中有水草,由外河水引入的较多。

2、优缺点:

少量的蝌蚪对白对虾并无太大危害,长成青蛙后会自动跳出池塘。若大量存在时,不仅与对虾争氧争料,还会伤害小虾苗。

3、处理方案:

(1)出现蛙卵和蝌蚪时,干撒食盐来清除。

(2)减少外源性引入,使用外河水前,可先使用杀药处理后,解好毒在加进池塘。

四、螺狮

对虾池塘常出现的几种野杂生物的危害及处理

1、产生原因:

螺狮的存在是由于清塘不够彻底,有机质较多,或外河水受到的污染较为严重。

2、优缺点:

适当的螺狮主要以池塘中的有机碎屑为食,减少池塘的负荷。当螺狮过多时,不仅耗氧,而且吸收水体中的藻类使水清,容易生长青苔,死亡的尸体落到底部会引起底质恶化。

3、预防和处理方案:

(1)彻底清塘,充分暴晒、风干底泥。清塘时使用“清塘安”,对外河水采取先处理再进塘。

(2)若出现过多时,建议经常使用改底“超能粒”、“福底II型”、“底润”。

(3)适当混养能够摄食螺狮的种类,如青鱼。

五、野杂鱼

对虾池塘常出现的几种野杂生物的危害及处理

1、产生原因:

(1)清塘不彻底。

(2)由外河水引入。

(3)过去为养鱼的池塘,转为虾塘后没有将水排干。

2、优缺点:

部分杂食性与草食性鱼类一般对对虾无太大影响,过多时会引起水质变清(滤食藻类)、水浑、争夺氧气等危害。肉食性鱼类过多会摄食虾类,减少产量。

适当投放一些鱼类,能够清除池塘垃圾,较少池塘负荷。

3、预防和处理方案:

(1)彻底清塘。放养前,抽干池水,用茶皂素、强氯精、生石灰等药物清塘,彻底杀灭野杂鱼、螺,水生昆虫以及细菌和寄生虫等,对放养鱼苗很有好处。

(2)水源过滤。在进水口处设置围网,网孔墨迹,通过水源过滤能有效地控制野杂鱼数量。

(3)围捕野杂鱼。杂鱼过多时,而且规格较大,可采取捕捞去除。

(4)投喂“好润对虾配合饲料”,好润料蛋白含量较高,鱼类吃完后容易得脂肪肝。

六、小龙虾(克氏原螯虾)

对虾池塘常出现的几种野杂生物的危害及处理

1、产生原因:

清塘不彻底及外源性引入。

2、优缺点:

适量的小龙虾,不仅可以作为虾塘中的“清道夫”,过多时,不仅和对虾抢食饲料,而且还会吸收水体中的矿物质和氧气,不利于对虾生长。

3、预防和处理:

以较少来源为主,或通过下地笼捕捞,养殖结束后需正确并彻底清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