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十”黯然 汽車產銷首現負增長

10月,我國汽車生產233.5萬輛,環比微降0.9%,同比大跌10.1%;銷售238萬輛,環比微降0.6%,同比大跌11.7%。這是自7月以來連續4個月的負增長。1-10月,汽車累計產銷2282.6萬輛、2287.1萬輛,同比下降0.4%、0.1%,為年內累計首次雙雙負增長。經銷商10月末庫存預警指數創新高,已達66.9%,為低迷的車市雪上加霜。

對十分嚴峻的車市形勢,汽車業兩大協會態度迥異,此種現象實屬罕見。流通協會上書政府,建議車購稅再減半舉措救市;工業協會則表示,車市慘淡,今年正增長可能性很小,與前兩年政策刺激,透支市場有一定關係,不主張政府出臺短期刺激政策,應貫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市場促使企業轉型,實現優勝劣汰,向高質量發展。

新能源車強勢飆升

10月,新能源汽車銷售13.8萬輛,環同比增長14%、51%。其中純電動11.1萬輛,同比增長44.7%;插電混動2.7萬輛,增長84.6%。1-10月,新能源車累計銷售86萬輛,同比增長75.6%。其中純電動65.3萬輛,增長62.3%;插電混動20.7萬輛,增長136.4%。按前10月增速走勢,今年新能源車突破100萬輛大關,已經是大概率的了。

新能源車已成為國內車市新的增長點,插電混動開始發力,增勢居高位。遺憾的是,新能源車“體量”實在太小,佔比不足汽車總銷量的4%,難當車市大任。

乘用車入負增泥淖

乘用車環比略降,同比四個月連跌。10月銷售204.7萬輛,環比微降0.7%,同比下滑13.0%。三個大類品種同比下滑突破10%,轎車99.6萬輛-10.1%;SUV/87.1萬輛-14.7%;MPV/14.7萬輛-22.4%。

乘用車自5月起,月度銷量累計增速,同比已經連續5個月下滑,從前5月+5.1%、前6月+4.6%、前7月+3.4%、前8月+2.6%、前9月+0.6%,前10月累計銷售1930.4萬輛,下降1.0%,跌入負增泥淖。三個大類品種同比,轎車942.2萬輛持平、SUV/810.6萬輛,微增1.6%、MPV/140.9萬輛,大跌14.1%。向來強力支撐車市的乘用車,陷入如此窘境,令人驚愕。

商用車增幅大滑坡

10月,商用車銷售33.3萬輛,環比降0.1%,同比下跌2.8%,較上年同期(14.8%)下滑12.6個百分點,增幅大滑坡。其中貨車29.5萬輛,環比微增1.0%,同比微跌0.5%;客車3.8萬輛,環同比下降8.0%、17.5%。

1-10月,商用車累計銷售356.7萬輛,同比增長5.5%。客車跌聲一片,銷37.1萬輛,下降6.4%。其中大客5.6萬輛,下跌9.1%、中客5.3萬輛,下跌4.8%、輕客26.2萬輛,下跌6.1%。貨車售319.6萬輛,增長7%。其中重貨97.6萬輛,增長1.3%、中貨15萬輛,下跌17.1%、輕貨153.36萬輛,增長12.5%。

中國品牌份額減小

前10月,中國品牌汽車(含商用車)銷量1151.3萬輛,佔汽車總銷量的50.3%。上汽等十大集團銷量937.6萬輛,佔中國品牌汽車銷售總量的81.4%,其中吉利奪得增量(28.2萬輛)增速(28.2%)雙冠軍。

中國品牌乘用車10月銷售85.2萬輛,環比增長5.6%、同比下降18%,市佔率41.6%,同比減少2.5個百分點。其中轎車21.2萬輛,市佔率21.3%,銷量和市佔率略有提升。1-10月,中國品牌乘用車累計銷售809.1萬輛,同比下降3.6%,市佔率41.9%。其中轎車193萬輛,增長7.2%,市佔率20.5%,提升1.4個百分點;SUV/472.1萬輛、MPV/107.3萬輛,銷量和市佔率繼續下滑。

德日美韓和法五系乘用車,10月銷售環比,法系小幅增長,其他外國品牌均下降。1-10月銷售同比,韓系較快增長,美法兩系下降明顯。

汽車出口出現下挫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10月汽車(含底盤)出口 9.9萬輛,環比下滑9.2%、同比微跌0.1%;1-10月97萬輛,同比增長19.1%。

中汽協車企出口報交數大幅下降,與海關總署基本吻合。10月7.1萬輛,環同比下降16.5%、19.2%。其中乘用車5萬輛,環同比下降14.5%、21.0%;商用車2.1萬輛,環同比下降20.8%、14.7%。1-10月累計報交88.4萬輛,同比增長24.7%。其中乘用車65萬輛,增長30.7%;商用車23.4萬輛,增長10.5%。

十強增速高於行業

10月,上汽等十強銷售汽車214.9萬輛,佔汽車銷售總量的90.3%。銷量環比,長城最快,東風、北汽、廣汽和吉利小幅增長;其他5家均呈下降。

1-10月,上汽、東風、一汽、北汽、長安、廣汽、吉利和長城等十強企業(集團),合計銷量2039.6萬輛,同比微增0.6%,高於行業增速;其銷量佔汽車銷售總量的89.2%,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十強銷量同比,長安下降較快,東風和長城降幅略低;其他企業各有增長,其中吉利、奇瑞和華晨尤為明顯。 張伯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