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所計葵生:金融創新是要讓所有用戶都能輕鬆理財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普通老百姓的理財不再侷限於傳統銀行,然而選擇多起來的同時,如何利近日,陸金用金融科技手段幫助用戶找到合適的理財產品、讓金融創新真正發揮實際效用成為關鍵。所聯席董事長兼CEO計葵生做客喜馬拉雅《登陸投資圈》節目,與財經主持人馬紅漫暢談金融創新。他認為,金融創新平臺應該通過數據分析管理,讓用戶輕鬆理財,從而實現金融創新的真正價值。

陸金所計葵生:金融創新是要讓所有用戶都能輕鬆理財

用戶變化:注重收益與風險平衡

過去用戶打開互聯網金融平臺,大多關注收益高,時間短的產品。往往在打開界面後,將理財產品按預期收益率從高到低排列,再從中選取相對而言收益最高,期限最短的產品。這個思路也導致了部分互金平臺把收益率設置得越來越高,期限越來越短,看似滿足了用戶需求,實則背後隱藏了很多風險。

計葵生指出,在近幾年時間裡,互聯網金融投資用戶開始更注重自己的實際需求,開始轉向收益與風險平衡的思路。

基於陸金所3800萬用戶數據,陸金所觀察到用戶不再一味追求短期高收益的產品,而出現差異化的需求:有的用戶期望長期投資,願意考慮權益類產品對資金進行長期管理;有的客戶則需要靈活週轉,做一些以月或周為週期的短期投資;而類似退休人群,要求低風險投資,則需要債券類或固定收益類產品。用戶在陸金所平臺上希望找到適合自己實際需求的投資產品,收益率則是在滿足實際需求之後的考量因素。

在這樣的變化下,計葵生認為,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創新應充分發揮數據與技術優勢,為用戶打造真正適合的理財服務,才能發揮“創新”真正的效用。早從2015年起,陸金所就率先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建立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體系,採用KYC與KYP結合的方式,通過大數據分析,為用戶進行平衡收益與風險的評估,並向客戶推薦最合適的產品。

金融科技:制勝點在於風險與成本控制等管理因素

當被問及如何看待金融與科技結合的問題,計葵生認為,互聯網金融的制勝點在於風險控制與成本控制等管理因素,金融科技市場正在走向集中化發展。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平臺層出不窮,百花齊放的盛況下,也不斷爆出小平臺資金鍊斷裂、投資者無法贖回資金的情況,問題平臺的暴露也帶來了不少負面的社會影響。風險控制與成本控制等穩定因素,成為金融平臺能否在市場中立足的重要評估,金融科技市場正處於優勝劣汰的時期。

計葵生在節目中談到,目前網貸的平臺數量從兩三年前的3000家縮減到目前的1800家左右,當前80%的市場佔有率集中在了排名前20的平臺。在世界經濟都在調整的情況下,包括網貸在內的金融科技市場優勝劣汰的速度將會持續加快。

平臺選擇:可信透明需謹慎

在金融科技市場快速洗牌的情況下,如何選擇真正靠譜的平臺?

計葵生給出了四個建議:首先看平臺股東,如果平臺背後的大股東有較為豐富的金融經驗,往往不會因為互聯網概念而犧牲自己的品牌;其次看經營年限,一個平臺如果能持續運營5-6年,說明有應對一些風波的能力,風險控制做得比較好;第三看平臺透明度,這裡指的是平臺產品介紹中,產品邏輯、背後資產、徵信強弱等是否清晰透明,信息含糊不清的平臺不可選;第四則是用戶要擺正心態,風險與收益只能平衡,不可兼得。

計葵生特別提到,最後一點關於風險與收益的意識,其實對於用戶而言最為重要。“一個好的金融投資平臺,風險控制主要在於產品透明化及合理推薦,最終決策還是用戶本人。”

以陸金所為例,主要的風險控制方式在於平臺產品上架前先對源頭進行篩選,保證可信之後,通過用戶數據分析,對產品進行安全星級的標記,提示用戶該產品的風險指數,並通過用戶情況進行產品推薦服務。而後還需用戶謹慎選擇,才能實現個人理財目的。

計葵生表示,金融創新平臺,是通過技術降低用戶風險,提高用戶理財效率。在一個良好的投資心態前提下,金融創新平臺能讓更多人輕鬆實現理財目的,讓金融變得更簡單、更普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