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如何評點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

早期著名的共產黨人,在性格、能力、工作方式上,大多特點鮮明,有的還因此獲得一些外號或雅號。

例如,毛澤東年輕時的外號叫"毛奇",因他主張"丈夫要為天下奇,讀奇書,交奇友,做奇事,做一個奇男子";周恩來有"周公"之稱,緣於文化界和黨外人士,有時連毛澤東也這樣稱呼。以"公"相稱,顯尊敬之意,也是周恩來有凝聚力的表現;朱德則是眾所周知的"紅軍之父",這大概是外國人的說法,在黨內多稱"朱老總",推其德高望重。


毛主席如何評點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


任弼時的外號是"駱駝",葉劍英在一篇文章中說得很明白:"他是我們黨的駱駝,擔負著沉重的擔子,走著漫長的、艱苦的道路,沒有享受、沒有個人的任何計較。"葉劍英則被人呼為"參座",因他長期在軍隊總參謀部工作,是難得的參謀人才;劉伯承有"當代劉伯溫"或"軍神"之謂,畢現其軍事家風采;徐海東有"徐老虎"或"中國的夏伯陽"之稱,喻其作戰之勇敢;劉亞樓被說成是"雷公爺",因其英俊瀟灑,性烈如火;譚震林一直被稱為"老闆",因他在蘇南開闢抗日根據地時,經常穿長衫西褲,化裝成綢布店老闆穿越日偽封鎖線;潘漢年被稱為"小開",因他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總是風度翩翩,如同小老闆,上海人把老闆的公子稱為"小開";舒同在長征途中書寫標語出名,獲"馬背書法家"稱號;胡喬木長期擔任毛澤東的秘書,處理不少文稿,被稱為"黨內一枝筆"。

以上這些稱謂,緣起不一,或反映才能,或刻畫出性格,或標示志向,或彰顯業績,或透露作風,由此使他們成為黨史上個性鮮明的"這一個"。作為這個精英群體的核心人物,毛澤東對他們大都有過詳略不一的評點,有時候,毛澤東還把自己擺進去,認為在某些方面不如其他領導人。例如,1949年12月第一次訪蘇時,他曾對蘇聯方面的人說,自己談判不如周恩來,搞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要等周恩來來了以後再具體談。1957年11月第二次訪蘇時,毛澤東又對赫魯曉夫說:我們有很多同志,可以擔當領導責任。第一是劉少奇,這個人原則性很強,在我們黨內很有威信;朱老總年紀大了,但威望很高;鄧小平、周恩來都比我強,什麼矛盾都能解決,有缺點勇於當眾作自我批評。這些,雖然是在外交場合出於某種需要講的,卻也反映出毛澤東平時對黨內其他領導人的特點察識於胸。更詳細的情況,還可羅列一些。關於周恩來,毛澤東1949年12月2日給柳亞子的信中曾說:"周公確有吐哺之勞。"我們知道,曹操有過"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名句,毛澤東藉此點明周恩來理政之勤、之德、之能。

此前在西柏坡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上,談到新中國政府未來組成時,其他人事都未商量,毛澤東獨獨談到:周恩來一定會參加政府工作,其性質相當於內閣總理。一直到1974年周恩來身患絕症,在籌備四屆人大時,毛澤東仍然認為,周恩來是總理角色的不二人選,說:"總理還是我們的總理。"關於劉少奇,毛澤東1937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談到:少奇在領導群眾鬥爭和處理黨內關係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他懂得實際工作的辯證法,他系統地指出黨過去在這個問題上所害過的病症,他是一針見血的醫生。1963年起草二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的文章時,原稿講,從30至40年代,"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就在抵制斯大林的某些錯誤的影響"。毛澤東審閱時特意改為"以毛澤東同志和劉少奇同志為代表的中國馬克思列寧主義者"。這樣的評價,在黨內是絕無僅有的。關於朱德,毛澤東對他最精當的評價是在延安說的兩句話--"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慶祝朱德60大壽時,毛澤東親筆題寫了"人民的光榮",1973年開軍委擴大會議時,毛澤東依然堅稱:"我是朱身上的毛,朱不能沒有毛,毛不能沒有朱。"他還針對"文革"中有人說朱德是"黑司令"的誣陷之詞,稱之為"紅司令"。關於鄧小平,毛澤東1956年推薦他當中共中央總書記時的評價是人們熟知的,毛澤東說他"比較有才幹,比較能辦事","他跟我一樣,有許多事情辦錯了,也有的話說錯了","但大體說來,這個人比較顧全大局,比較厚道,處理問題比較公正",在"文革"中,他還講鄧小平是"人才難得,政治思想強",又當面對鄧小平說:你呢,人家有些怕,柔中有剛,綿裡藏針,外面和氣一點,內部是鋼鐵公司。毛主席是個偉人,一生有諸多的對中國今後發展的神預言,可是,你知道嗎,薄一波也曾預言過毛主席。這些年來,在中國最底層的億萬民眾中,毛澤東熱一年勝似一年,每當毛主席的誕辰日(12月26日)和祭日(9月9日)前後,成群結隊地到毛主席紀念堂瞻仰偉人遺容,赴韶山或其他紅色聖地舉行緬懷活動,已成為一道勢不可擋的風景,遍及全國各地的老百姓以各種方式舉行的紀念、悼念活動,更是讓人感奮不已!毛主席是空前的民族英雄,是當代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他的偉大思想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了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群眾的願望和要求,反映了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薄一波曾這樣評價毛主席:"任何時候都要將他放在民族大業,黨的事業大背景下去考量;任何時候都要從黨成長經歷、制度及黨內生活的大前提下來剖析"及"要把個人和政黨區別開"。儘管他也受到衝擊,但他信念依舊,曾對子女說:"我崇拜毛主席,即使我現在不自由了,我仍然崇拜他。"多年以後,薄一波還預言:今後毛澤東的歷史地位比現在還要高。鑑於以上所述,黨中央是代表民心民意的,擁戴、敬仰、懷念毛主席是億萬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毛澤東的遺體保留和毛主席紀念堂的興建,是在剛剛粉碎"四人幫"後的特殊環境中進行的,1978年末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通過撥亂反正和糾正個人崇拜的錯誤,對紀念堂的建設也自然引發了一些新的思考。1980年8月11日,中共中央發出了一道引起轟動效應的指示。在這個關於"少宣傳個人"的指示中,專門有這麼一條:毛主席像、語錄和詩詞在公共場所掛得太多,這是政治上不莊重的表現,有礙國際觀瞻,今後要逐步減少到必要的限度。就在文件發出的當天上午,人民大會堂東門前,開來了兩輛吊車和一輛加長大卡車,工人們奉命將懸掛在那裡的巨幅毛澤東像取下,這一行動立即引起了圍觀群眾的強烈反應,不少人紛紛對此發表議論,拆除行動卻照常進行,此後,從首都到全國各地採取一致行動,毛主席的畫像從會議室、教室的牆上被摘了下來,路邊磚牆上粉刷多年的"毛主席語錄"被清理掉,"文革"期間豎起的絕大多數毛主席塑像被推倒……據湖南等省份報道,有些毛主席塑像因修得太堅固,拆除時甚至使用了炸藥,所有這一切都引起了中國百姓的疑慮和不安。畢竟,人們從"文化大革命"中走出才只有3年時間,10年"文革"中形成的固定思維模式仍在起作用,要知道,在"文革"時期,誰敢撕毀或燒掉帶有毛主席像的報紙,那都是"反革命"罪行啊!毛主席塑像拆除了,那毛澤東遺體、毛主席紀念堂又將如何呢?天安門廣場歷來是中國政治的中心,是類似人體神經末梢一樣的最為敏感之處,這一由天安門廣場開始的清除浪潮,立即引起了國人及世界輿論的關注,種種公開的和私下的評論開始了,西方有的報刊說"毛澤東時代從此結束",港臺報刊則預言"大陸批毛,勢在必行",國內的老百姓們也愈發關注著黨中央的態度。奧琳埃娜·法拉奇女士是一位擅長捕捉時機採訪新聞的意大利記者兼作家,她的足跡遍及世界五大洲,採訪過數10位政壇首腦和風雲人物,並素以提問尖銳、言辭潑辣而著稱,據說,就連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博士,都曾被她的怪異提問弄得下不來臺,事後曾抱怨道:"接受法拉奇採訪是我一生中最愚蠢的事情。"中共中央的指示發出不久,法拉奇的身影便出現在了北京,善於捕抓重大新聞的法拉奇果然名不虛傳,中國正在採取的行動顯然使她極感興趣。

經過十一屆三中、四中和五中全會,鄧小平作為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核心的地位逐步確立,此時他已經是中共的實際負責人。在《決議》即將拿出來交給省軍級以上高級幹部進行討論之際,有必要使國內外對中共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基本立場、觀點有所瞭解,決不能讓形式上拆除毛主席像和語錄牌,成為所謂"非毛化"的證據,因此,鄧小平決定會見這位意大利女記者,借用她的筆向外界宣傳一下,於是,8月21日晚,法拉奇乘車駛入了中國的心臟--中南海。法拉奇走進了鄧小平的辦公室,相互問候過後,鄧小平伸出右手,作了請坐的手勢,法拉奇也沒有一句客套的開場白,隨即單刀直入地開始了提問:"天安門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遠保留下去?"果然咄咄逼人,但鄧小平也不含糊,回答十分乾脆,他說:"永遠要保留下去。過去毛主席像掛得太多,到處都掛,並不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也並不能表明對毛主席的尊重,儘管毛主席過去有段時間也犯了錯誤,但他終究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法拉奇立刻被鄧小平坦率、客觀的態度和大度從容的風度吸引住了,她靜靜地傾聽著,鄧小平拿起一根菸點著,繼續說道:"拿他的功和過來說,錯誤畢竟是第二位的,他為中國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殺的,從我們中國人民的感情來說,我們永遠把他作為我們黨和國家的締造者來紀念。"在接下去的採訪中,法拉奇又兩次提到了天安門廣場,一次是關於毛主席紀念堂,一次是天安門前的馬、恩、列、斯畫像,由此可見,法拉奇始終關注著天安門廣場這個中國政治的"睛雨表"。鄧小平則從容談到:"粉碎'四人幫',建毛主席紀念堂,應當說,那是違反毛主席自己的意見的,50年代,毛主席提議所有的人死後都火化,只留骨灰,不留遺體,並且不建墳墓,毛主席是第一個簽名的,我們都簽了名,中央的高級幹部、全國的高級幹部差不多都簽了名,現在簽名冊還在,粉碎'四人幫'以後做的這些事,都是從求得比較穩定這麼一個思想考慮的。"法拉奇卻緊追不捨,又繼續問道:"那麼毛主席紀念堂不久是否將要拆掉?"鄧小平將手一擺,說:"我不贊成把它拆掉,建是不妥當的,如果改變,人們就要議論紛紛,現在世界上都在猜測我們要毀掉紀念堂,我們沒有這個想法。"法拉奇對鄧小平的採訪分兩次進行,共4個小時,鄧小平的坦率、真誠,堅定的信念和敏捷的思維,給法拉奇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鄧小平自己也說,他的被採訪"考試及格",不難看出,這次採訪,透過天安門毛主席像和毛主席紀念堂等問題,實際上提出的是一個如何評價毛澤東功過的大問題。

鄧小平與法拉奇的談話內容在國外報刊披露之後立即引起強烈反響,外電評論:"鄧小平第一次宣佈,在明年的黨代會上,將不會像批判斯大林那樣,全面批判毛澤東,但是總結大躍進以後的總路線,今後的中國將與毛路線訣別,進行四個現代化。"國際輿論還對這位中國歷史大轉折關頭的掌舵人,予以了極高的評價。在中國共產黨看來,對毛澤東的評價,其意義不僅在於分辨毛澤東個人在歷史上的功與過,而且關係到如何對待毛澤東思想,如何看待中國近代史,如何分清建國30多年的歷史上的大是大非,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早在鄧小平接受法拉奇採訪之前,即1980年3月,就已著手起草《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而鄧小平也曾先後9次就決議稿的起草和修改,談過自己的意見。他對起草小組負責人胡喬木說,這個決議的中心意思應當有3條,其中"確立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這是最核心的一條"。《決議》數易其稿後,鄧小平仍對毛澤東評價這一部分不滿意,1980年12月25日,他在同中央負責同志談話時指出:"如果不寫或寫不好這個部分,整個決議都不如不做。"在這次談話中,鄧小平還講道:"我找警衛局的同志談了一下,他們說,把我前些日子和意大利記者法拉奇的談話向戰士們宣讀了,還組織了討論,幹部、戰士都覺得這樣講好,能接受。"1981年6月,中央政治局用了8天時間討論了《決議》,並在黨內4000人參加討論的基礎上定稿,又在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預備會上再次進行推敲,最終十一屆六中全會正式通過了《決議》,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除了毛主席,這10個人的畫像也曾被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竟然包括斯大林!


毛主席如何評點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之後,蔣介石的畫像被掛在天安門城樓上!


毛主席如何評點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


1949年2月12日,北平和平解放大會掛了9張照片。


毛主席如何評點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


正中是毛澤東主席,城樓紅牆上左右兩側各有四幅照片,其中右邊有一幅還是毛澤東,其餘七幅可以辨認的是朱德、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聶榮臻、葉劍英,還有一張相片不知名。


毛主席如何評點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


1949年7月7日,紀念抗戰爆發12週年,天安門城樓上掛著毛澤東和朱德的相片!


毛主席如何評點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


1950年5月1日,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掛像--免冠、雙眼向左看!


毛主席如何評點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


1950年10月1日,天安門城樓毛主席畫像--免冠、雙眼略向上看的半側畫像!


毛主席如何評點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


1953年3月9日,為悼念斯大林,天安門城樓正中掛著斯大林半身像。


毛主席如何評點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


1953年10月1日至1962年10月1日,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掛像是第二版畫像!


毛主席如何評點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


1963年10月1日至1967年5月1日,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掛像是第三版畫像。


毛主席如何評點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


1976年9月18日,毛澤東追悼會,畫像是黑白的!


毛主席如何評點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


1967年10月1日至今,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掛像是第四版畫像!對於清朝兩代的皇帝來說,故宮和十三陵以及東陵西陵,是與他們聯繫最為緊密的地方,規模龐大的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皇帝生前居住的地方,明清皇帝一生下來,就在故宮裡生活,直到死亡。


毛主席如何評點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


那麼,明清皇帝死亡後,又去哪裡?就是十三陵和東陵西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的十三陵,埋葬了明朝十三位皇帝,而位於河北易縣和遵化的東陵西陵,則埋葬了滿清入關後的十位皇帝--最後一個末代皇帝溥儀,死後最初骨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第一室,後來遷葬西陵。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進入北平,來到北平後,中共中央和毛澤東臨時選擇香山為辦公地點,可是,香山位於北京西郊,位置過於偏僻,畢竟不能作為永久性的辦公地點,當時,中共中央的駐地,要不要選擇故宮,有了許多爭論,最後,毛澤東一錘定音,選擇了偏居一隅的中南海,而非故宮。中南海離故宮遠嗎?故宮和中南海只一牆之隔,如果考慮繞行,總路程也不過3公里,乘車不過幾分鐘的事情。


毛主席如何評點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


是故宮沒啥好看的嗎?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佔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裡面藏有大量珍貴文物,包括眾多古今名人留下的藝術珍品,堪稱一座藝術寶庫。可是,本身就是一位書法家、詩人的毛澤東,生前從沒進入故宮內部參觀,唯一的一次是在1954年4月,毛澤東三登故宮城牆。根據記載,1954年4月18日下午、4月20日下午、4月21日下午,毛澤東曾三次來到故宮,登上城樓。三次路線相加,毛澤東正好在故宮城牆上繞行一週,然後,就下樓離去。在故宮城樓期間,為了不打擾遊客,毛澤東沒有帶其他隨行人員,只讓負責安排保衛的讓公安部長羅瑞卿和故宮保衛科長韓炳文兩人陪同,中途,毛澤東坐下來坐在小馬紮上休息,與大家分食橘子,同韓炳文親切交談。毛澤東不願意選擇明清皇帝生活的故宮為中共中央駐地,自然有告別舊時代、開創新時代的含義,也有破除封建登基觀念的含義。我們知道,毛澤東逝世後,遺體保留在位於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南面的毛主席紀念堂。那麼,毛澤東遺體為何不進入十三陵以及東陵西陵呢?其實,毛澤東生前, 1956年4月27日,在中央工作會議期間,毛澤東、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帶頭在一份實行火葬的倡議書上籤了字,表示逝世後將遺體進行火化,只不過,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1976年毛澤東逝世後,遺體沒有進行火化,而是保留在毛主席紀念堂,至於死後遺體進入十三陵以及東陵西陵,這是不管毛澤東,還是其他中央領導,都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考慮的事情。電視劇《恰同學少年》中有一段毛主席和算命先生的故事,足以看出少年毛主席心繫天下,憂國憂民的情懷。

算命先生:這位先生,你骨相清奇,儀表不凡,這是我劉半仙在上海看相以來二十多年不曾見過的大貴之相,來來來,年輕人,我給你好好看看。不滿意我不要錢啊!毛主席:好,那您給我看看。算命先生:你想看什麼?我這裡可以看婚姻,前程,官運,財運,遺失財物,什麼都可以看哪。毛主席:我看,未來。算命先生:未來,那您的生辰八字......毛主席:不是給我看。算命先生:你是給誰看?毛主席:我給......,算了,我說了您也未必看得懂,再見!算命先生:喂喂喂,你到底給誰看呀,誰說我看不懂呀,誰呀?毛主席:中國,中國的未來。算命先生:中國,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