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行業惡性競爭套路究竟有哪些?

出口跨境電商圈內通過“互黑博利”的現象層出不窮,且手段各異。正所謂只有知己知彼方能防範於未然,於是不少跨境電商賣家就問了,行業惡性競爭套路究竟有哪些呢?

跨境電商行業惡性競爭套路究竟有哪些?

這個問題問的很胖(bang),今天小編就從一個非常(不)專業的角度,來介紹一下亞馬遜平臺惡意競爭套路,以便各位在亞馬遜可以見招拆招~

/ 刷差評 /

說到電商市場兩大黑科技

就不得不提到刷評與刷單

雖為平臺所不許

卻早已成為電商行業不能說的秘密

跨境電商行業惡性競爭套路究竟有哪些?

淘寶玩的遊刃有餘

京東亦是有模學樣

傳統電商行業玩的轉

跨境電商平臺同樣適用

跨境電商行業惡性競爭套路究竟有哪些?

刷好評可帶來listing排名速度提升,引爆流量和銷量,但評論系統除了好評還有一個差評的存在,若是被不懷好意人士利用,店鋪勢必受到影響。試問一個滿是差評的店鋪,即使再喜歡的東西,購買前也會再三猶豫吧!

海貓跨境提醒:刷評只能帶來一時利益,且風險高,為平臺所不許,若想做出品牌,好的產品和優良的服務才是硬道理。

/ VE跟賣 /

跟賣是亞馬遜特色之一,曾被新賣家視為福音。其初衷本是讓同一個品牌的賣家們一起良性競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給買家;結果到了中國賣家這邊,被玩壞了,甚至有不少同行通過惡意VE跟賣來達到打擊對手的目的。

海貓跨境某位學員就曾遇到類似於下面這種情況。

例:被“黑”產品A的排名原在同類的3-4名,某產品B原本排在5、6名的位置,B想將產品排名進一步提升,正規做法當然是優化listing,而其卻偏偏採取了旁門左道之法:通過VE跟賣拉低前面A的排名,從而得到自身產品排名的提升。

具體操作模式為:B先購買A的產品,發海外倉,然後用VE跟賣,VE迅速出TEST ORDER,再用購買到的產品履行TEST ORDER。亞馬遜零售團隊在收到產品後,會搶走A的銷售權,同時VE團隊也會對該產品的圖片進行修改(這種修改不僅是圖片上的,可能除了價格以外的其他所有都會被修改)。

雖然跟賣被投訴打擊很嚴格,但是這種行為卻是屢禁不止,所以海貓跨境提醒各位老老實實做生意的跨境電商賣家們可得長個心眼兒。

/ 用買家舉報安全問題 /

顧名思義就是用一個買家賬號購買產品後然後舉報其產品存在安全問題。若是產品出了安全問題引發事故,平臺也是脫不了干係的,所以亞馬遜在安全問題這一塊尤為嚴苛。

當然以上這些做法不過是為了遏制競爭對手從而達到本身單量提升或是其他切身的利益,雖有一定影響但還不至於賬號關閉。但有些賣家卻恨不得將你置之死地而後快,具體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作為跨境電商賣家的你

曾遭遇過哪些奇葩的中傷事件?

亦或者你對這類行為有什麼自己的抵禦妙招?

不妨分享出來,讓大家學習學習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