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90岁时才入党,究何原因?


开国上将90岁时才入党,究何原因?

开国上将陶峙岳

征战沙场,陷入内战迷津

陶峙岳,1892年9月18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一个耕读世家。幼年勤学好武。15岁时考入湖南陆军小学堂。1911年考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堂。参加了武昌起义。1915年转入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深造。毕业后任湖南省督军公署参谋处上尉参谋。

大革命时期,参加国民革命军,随北伐军转战大江南北。历任营长、团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军第三师副师长、师长,第八师旅长、师长。先后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北伐战争、会攻南京、复克徐州之役、蒋桂战争、蒋冯阎战争、淞沪会战等。大革命失败后,他陷入内战迷津,曾三次参加“围剿”革命根据地,有两次未与红军接触,一次被红军击败。因而引起蒋介石嫡系将领的疑忌和排挤,屡遭贬逐。

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军委会直辖的第一军军长,后任国民党第七十六军军长兼第八师师长。由陕西率部驰援上海抗战,部队进入阵地后,全军官兵同仇敌忾,一举击溃日军。在敌海陆空军强烈攻击下,坚守阵地22天,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被誉为“抗日名将”。旋任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洛阳第一战区政治部主任兼第三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等职。

两次递交入党申请

1949年12月30日,新疆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陶峙岳任兵团司令,王震任政治委员。不久,王震就和陶峙岳推心置腹地交心,征询他对共产党组织的态度,这时的陶峙岳由于自己以前与共产党有过交手,特别是1930年7月黄陂之役成为他心头的悔恨之结和人生的污点,一种不可言状的惶惑使他嗫嚅良久而不敢启齿提及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事,但思想上却从此产生巨大震动,内心深处已萌生出争当一名共产党员的迫切愿望。


开国上将90岁时才入党,究何原因?

1963年,陶峙岳与王震(右)在新疆奎屯西果园

1952年,王震和陶峙岳一同视察石河子途中,王震再次问及陶峙岳愿不愿加入中共组织,他动情地说:“是所愿也,不敢请也。”他仍在砥砺自己,鞭策自己,力求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直到1965年,陶峙岳才郑重地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交给新任兵团政治委员张仲翰。然而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有特殊历史背景的陶峙岳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事自然被搁置下来。陶峙岳并没有因此对共产党产生任何怀疑与动摇,相反,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应该经得起任何严峻的考验。

“四人帮”被粉碎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后,陶峙岳深深地为中国共产党敢于正视历史,敢于实事求是地评判自己的功过是非的魄力所感动。1982年5月,陶峙岳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感怀“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有益于社会进步事业的实践”。

同年9月,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陶将军以90岁的高龄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获悉这一喜讯陶峙岳热泪盈眶,激动地说:“伟哉共产党,饮水必思源。四化又长征,追随幸有缘”。

透过其漫长的入党历程,可见陶峙岳对中国共产党的执著追求和对加入党组织严肃、慎重的态度。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1979年,陶峙岳任湖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1983年6月至1988年,陶峙岳任第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陶峙岳是第一、二、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第一、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开国上将90岁时才入党,究何原因?

1965年7月,陶峙岳(右五)等陪同周恩来总理参观石河子垦区

1955年,陶峙岳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12月26日,陶峙岳将军病逝于湖南长沙,终年97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