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变万化的党卫队领章,究竟有些什么猫腻?

对二战题材感兴趣的朋友请关注,点开我的主页,有你想了解的二战德国资料,本文只介绍历史知识,绝非宣言纳粹,请大家了解历史,认清法西斯的罪恶。

纳粹党卫队制服的领章比较独特,旗队长以下的领章采用了不对称的设计方式,左边是衔级标识,右边是党卫队德文缩写SS变形体组成的两道闪电的抽象图案,但细心的朋友们会发现,并非所有的党卫队右领章都是SS图案,特别是后期的武装党卫队,右领章图案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这里面究竟有什么讲究呢?

千变万化的党卫队领章,究竟有些什么猫腻?

骷髅师的士兵。

其实早期的党卫队领章右边都是统一的SS图案,这个图案1932年由党卫队一级突击中队长瓦尔特.赫克设计,采用北欧神话代表胜利的闪电图案,纳粹上台后,党卫队承担了更多的职责,分工开始细化,刻板严谨的德国佬就开始了不厌其烦的花样折腾。

千变万化的党卫队领章,究竟有些什么猫腻?

党卫军拉脱维亚第一师。

于是最早的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在SS图案旁边加上番号或兵种符号,因管理集中营而成立的骷髅总队,则把双闪电更换成骷髅图案,后来骷髅总队扩编为骷髅师,这个标志也一直沿用,党卫队的情报机构保安处,右领章去掉了SS图案,就一块黑底板。

千变万化的党卫队领章,究竟有些什么猫腻?

哥俩好啊!保安处军官与苏军合影。

最早成立的几个武装党卫队师级部队,除骷髅师外,右领章全部采用SS标志,二战后期由德国籍日耳曼人组建的党卫军师也全部采用SS标志,那么,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右领章图案,又是代表什么玩意呢?

千变万化的党卫队领章,究竟有些什么猫腻?

党卫军兰格马克师。

千变万化的党卫队领章,究竟有些什么猫腻?

党卫军的奇葩圣刀师。

这还得从党卫军的人员构成说起,二战中后期德国兵源匮乏,党卫军也放宽条件招募欧洲各国的纳粹粉、泛日耳曼人、仆从国伪军甚至战俘、犯人加入党卫军。为了与纯德国籍日耳曼人党卫军有所区别,就给这些杂牌党卫军的领章上采用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图案,以突出其属性和来源。说到底,其实就是纳粹眼里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尽管这些杂牌军是在为纳粹德国卖命,但他们不配拥有SS标志,这才是纳粹德国的小猫腻。

千变万化的党卫队领章,究竟有些什么猫腻?
千变万化的党卫队领章,究竟有些什么猫腻?

爱沙尼亚第一师各个时期的领章图案有变化,最后采用的中间那个图案。

这其中有两个例外,第一就是骷髅师,它一直沿用骷髅标志,而没有采用SS标志。第二就是维京师,它并不是由德国人组成的,而是由北欧各国的志愿者组建,但因为它成立最早、作战最猛,纳粹高层把他们当成了党卫军的嫡系,所以它一直都采用的SS领章图案,尽管也给它设计了一个领章图案,但一直没使用过,至于后来组建的外籍党卫军部队,就再没有享受到这份“殊荣”。

千变万化的党卫队领章,究竟有些什么猫腻?
千变万化的党卫队领章,究竟有些什么猫腻?
千变万化的党卫队领章,究竟有些什么猫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