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城市里有些老人喜欢在上班高峰期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他们不知道这个时候人很多吗?

小翟爱军事


哈哈,又看见这个话题了。

我看也好,逗逗老家伙们活动活动脑子防老年痴呆。

今天不说什么人步行,乘班车,自驾,打车,电瓶车或脚踏车上下班,啊还有乘公交的。

我家孩子上班除了步行,电瓶车和打车其他都常用。我老婆退休前只用步行,我退前是脚踏车上班。现在骑了整七十年了。但一进城还是用老年卡。

客观讲真正挤公交的可能就是北京上海。看看电视高丰时真挤,我没亲身体验可我孩子们深有体会,脱一班车就有可能迟到,尤其郊区公交车,地铁最挤,有的间隔小有的间隔长。上海老年卡转发钱了高峰时还是挤。

上海北京今年前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三万多元。我看这两地方来讲取消老年优惠卡的人不多。尤其上海没这个话题的必要了,北京人挤了多少年了也无所谓谁让你最全国的首都呢。我上世纪常去北京大白天还总是要挤公交车呢,你想等下一辆车可能不挤还是走不了。讲这个话题的多是其他城市。

下面说说什么人反对老年优惠卡最上心呢,是那些只乘公交上下班却又想享受单位班车一样待遇的人。我是见过很多单位乘班车的人,每人都有座位,在车上闭目养神或听音乐。因为在我们城市班车停在公交站台。我孩子也常乘单位班车,我原工作单位也有十几辆大客车班车和几辆中客班车。

单位有能力根据职工情况设班车,公交公司根据客流量设线路和发车密度。

我孩子们乘班车上下班时也遇到单位调整班车的情况,不方便了就不乘班车挤公交地铁,拿补贴吧。


aa老朽


第一,虽已退休,但许多老人仍有社会活动,如单位返聘人员,余热发挥的热心肠,钱没挣够心不甘另外打工的等等,时间和高峰期同步,实在避不开,属于无奈型。

第三,隔辈疼送孙子上学的也居多数。城里小夫妻双职工居多,退休闲居在家,每天接送重任自然就包揽下来,公交免费,来去无碍,一日早中晚三次,准时准点。也算属必须型。

第二,锻炼、买菜老人。广场早市早出完事毕,一卡在手,免费到底,只要我愿,任我东西。反正不管多挤,一声“老年卡”,就得有人给让座,甚至会以老欺小,强人让座,让其饱受诟病,属任性随意人员。

第四,定期按月办事的老人。定期领取养老金,医院检查,上老年大学,参加各种免费上当讲座等等,需在上班时间办理各项事情,难免也赶高峰时间,也算理由正当的自圆其说。

第五,随着老龄化日益严重和医疗水平飞速提高,老龄人口更加膨胀,各地环境日渐宜人宜居,老人们户外活动加剧,走亲访友,游览参观,品尝美食,热心公益,忙不胜忙,免费交通自然是首选。

其实,谁也不愿意在高峰去添挤,尤其是行动迟缓,怕倒怕撞的老人,使压力山大的公共交通更加雪上加霜,也许在他们来说属于无奈吧,毕竟谁不乐意不挤安全、轻松出行呢?

许多老人已经做了努力,尽量减少乘公交出行,不急的事尽量错时出行,稍急的事就打个出租,毕竟,他们是过来人。年老体衰,需要社会多照顾、体贴,我们多付出一些,他们就会方便多一些,因为,我们终有一天也会老。


心灵红尘


难道他们是故意捣乱,或者是不忘他们上班时乘车更挤的时代?什么城市老人喜欢早高峰出行,简直是妖言惑众啊!公交车不是年轻人的班车,老人也有老人的事,早高峰出行他们也都知道挤,但送孩子、看病、办事、偶尔去早市买菜,为了他们这个家也都是出于无奈,出行人数也是很有限的!我看到的是高峰期过后确实是一度老人乘车的人数增多啦,实际上他们也是在自觉错峰啊!现在城里的不少年青人有车,学校有校车,公交车也都增加了不少,不堵车,车上也谈不上拥挤,拥挤的主要矛盾不在乘客多少,主要还是道路拥堵不畅。也是由于年轻人乘车的减少了,就显得老人相对多了一点。现在,主要是一些后拥入城市的年青人,不了解公交车高峰拥挤已经好转了的历史,以花钱坐车自居,私心极重,歧视老人坐车,对城市老人不买票坐车也心怀不满,就是想达到不给老人让座的目的。一些人还在网上攻击和抹黑老人,用心可谓良苦啊!

也觉得这个提问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不妥的,更不知他的目的何在!


手机用户67866280949


我也想问你上班族为什么不自已去买车、非得和老年人挤公交?和老年人挤公交本来是没有什么、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怨言呢?难道说年轻人对自己的无能一点也不感到羞耻吗?

许多人都已经自己买车了、看看有车的人上班都是自己驾车去上班的、你却还在和老人挤公车、你羞不羞呀你!



小芳杂谈


大爷,大妈们,为什么不能在上班高峰期,乘坐公交车出行,市民有权力在任何时间出门活动,影响到谁了?城市有大小,一般情况下在小县城,镇这样的地方,肯定是不用乘车去买菜买东西的,你免费让上也不坐,菜场超市就在家门口的话,谁又愿意去挤公交车那么累那么辛苦!但是,你要是生活在北上广等各大城市里,附近没有菜场超市的话,那么远的路途,不坐公交车去行吗?一天三顿饭,那顿饭不要吃啊?作为一家之主的大爷大妈们,早晨不去买菜,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你提的这个问题,纯属多余








咖啡v糖


说实话,与之内容相似的问答题,曾出現过,也认真作答过。实际上,有些事没有经历过,就没有正确理解,就没有发言权。粤语的一句话,"针唔拮到大肶,就唔知痛”。


上班高峰期,老人乘巴士出行并不是喜欢,而是,出于无奈,事出有因;

一,早出看病:挂号人多,早起早出,人老百病缠身,小病看社区,大病奔三甲,主任医师,教授主治医师,多为上午出诊。

二,带小孩上学:幼儿园,小学,中学。今日,许多家庭,年青的无能力照顾,儿女交由老人,而且,幼儿园学校与家庭有一定距离,老人带孙子出门时間

与上下班高锋刚好重叠,情况非常普遍。


三,个人爱好:早上晨运,公园空气清新,离家远的多选择巴士,健身成习惯。另外,广东人习惯早茶,约上三五之几,乘搭公交至酒楼聚会,这是一种传统的茶文化。以上时問均与上班高峰相撞。

少一分埋怨,多一些理解,社会和谐,努力靠大家。

(图片选自网络)


智者二0一八


首先选择什么时候出行是法律赋予个人的权利。这个行为是不违法的。

然后,老人自身也知道早晚交通高峰期会有很多人。

老人选择这个时间段出行,一般都是为了到菜市场买菜。而真正的问题是:很多老人为何要在交通高峰期不在自家附近的市场买菜,而选择挤上公交车到n公里外的某个市场买菜?

原因很简单:某个菜市场比较便宜,同时老人也可以用这一行为来消磨时间。

年轻人于是就觉得老人为了图便宜和消磨时间,而去占用有限的公共资源,还挤兑了交通高峰期的刚需人群(上班族、学生)。

这时另外两个问题就衍生了:上班族和学生的通勤时间一般是6点到9点、17点到19点。某些老人为何不在早上9点后和傍晚17点前完成买菜的事宜?家里年轻人为何不分担老人的买菜任务?

这些问题不违法律,只存道德。我们应该把有限的公共资源留给更有需要的人。


那_些_年


为什么老人就不能在上班高峰时期乘坐公交车?难道上班高峰时期仅限上班的人坐吗?那就不叫公交车了,改名叫班车好了。老年人办事难道还有规定什么时段或受出行限制吗?这是谁没事吃饱撑的总拿老年人说事啊?你家就没有老人吗?你永远年轻吗?如果你爸妈早上乘公交车给你们买菜或送孩子入托入学,你能阻止?真无聊!


老当益壮41148740484


题主是什么样的心态?为何对老年人如此岐视?


老年人高峰时出行,天经地义。

没错,既然进入了本话题讨论的“老年人”范畴,老人们应当在各自本职工作岗位上退休了。但他们并没有从社会生活中退出!

非常感谢有朋友详细列举了老年人可能去办的各项事情,但没那个必要,只要讲明一点就够了:各机构的作息时间是固定的,老年人要办事,也必须按各机构的作息时间运转。

大自然的时间运转更固定,何时日出、何时风急、何时温度变化大,人们只能顺时而行。


上班高峰,不过都是为了赶上“固定的作息时间”而已,分什么老年人、青年人?

发问者的心态太恐怖!

首先是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只看得见自己的存在价值,对别人的价值、需求、奉献与艰辛都看不见。公共交通司乘权属于全社会,怎能质疑他人的乘用权?

其次是愚昧无知。对社会运行结构的理解一窍不通,却敢于理直气壮地质疑、问责。而“他们不知道这时候人很多吗?”的用词、语气,饱含不敬与傲慢!

其三是明显对老年人充满偏见、歧视!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是文明低限,是人类共同价值观,是人性的起点之一――其实动物也遵守的。

对老人不敬,真是人性不在,天良不存!


bashanlaike


回答你的问题之前,向告诉你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期。2017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9008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

社会中这么多的老年人,他们退休之后都干什么,活动范围又是哪里?直接影响着他们挤公交的原因:

一、老年人自身生理机能退化,睡眠减少,早上五~六点就起床了。

么,此后就是外出锻炼身体、菜市场买菜;

二、老年人很多都承担着送孩子上学的重要职责,幼儿园、小学一般都是8点之前上学;

三、老年人身体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疾病,医院挂号又是件很难的事情,因此,早点到医院挂号是个不错的选择。另外,体检、化验等检查多要求早起不吃饭,更是加剧了早上出行的概率;

四、老年人退休之后,退休金是其主要的生活来源,很多老年人月初都会到银行核查退休金到账情况,早起银行排队就是其选择之一;

五、全国各地公交公司都推出了老年卡,老年人坐公交享受半价或者免费的优惠政策,因此,便捷的公交成为老年人的首选;

六、退休之后,很多

老人都面临一个最难接受的问题,孤独、寂寞!尤其是对于丧偶老人,失独老人等群体,没有子女和晚辈的陪伴,加之身体多病,简直度日如年。很多子女在外务工的老人也是如此,而部分老人把乘坐公交浏览城市风景作为解闷的方式;

最后,老人和成年人一样都是社会的成员,都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老年人应该受到尊重和关怀。人到花甲,最容易怀旧,感伤和孤独感。他们不是被遗弃的残花败柳,而是美丽的夕阳红。

七、各种各样的诈骗团伙,将目光盯紧了老年人,采取保健品推介会、保健讲座、养生课堂等方式,骗取老年人信任,更以前多少名免费赠送礼品和产品为噱头,博取老年人的眼球,引诱老年人早起排队上门听课,制造火爆场面和紧张气氛,并伺机实施诈骗。

对于老年人挤公交,需要的是年轻人的包容和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