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王夫人怎麼就是看不上學富五車的林黛玉?

屏山語紅樓


在紅樓夢中王夫人曾提到:“只說如今你妹妹母親,未出閣時,是何等的嬌生慣養,是何等的金尊玉貴,那才象個千金小姐的體統。”賈敏是王夫人的小姑子,讀過許多書,是“天之驕女”有些看不起王夫人這個沒讀過書的嫂嫂。王夫人難免會受些脾氣,心裡必定壓著氣,只是不好發作。黛玉的性格與賈敏的性格很像。黛玉剛來的時候,王夫人就說家裡有一個混世大魔王,叫黛玉不要去招惹。實際上是不想黛玉和寶玉有過多的接觸,也把黛玉排除在自己兒媳婦的名列中。這些都說明王夫人對黛玉還有有所忌諱。

林黛玉是個“病西施”,一經風吹就要服藥,倘若真當上了女主人還不知道能不能把賈府管理的井然有序。再加上林黛玉對愛情要求專一,自然也容不得情人不專一,這在當時的封建社會是不允許的。林黛玉愛刻薄人,她懂世俗卻不世俗,她不勸寶玉考取功名,深得寶玉喜愛,可對於王夫人等人來說就是不務正業,,而黛玉也就不是合格的妻子。寶釵才貌也過人,又識大體,不比黛玉差,再加上寶釵是親妹妹的女兒,親戚關係更近些,自然更偏向寶釵。


大冰雹besos


王夫人討厭黛玉,非關學識多寡,而是與王夫人個人審美,林黛玉的社會關係有關。同樣的,寶釵也學富五車,王夫人就不討厭。



從七十四回王夫人對晴雯的態度和七十六回驅趕晴雯的說辭,我們可以看出,王夫人不喜歡伶俐漂亮,張揚病弱的女孩子,認為她們是病西施,能引起男性的保護欲,是勾引人的狐狸精,會害她的寶玉而林黛玉偏偏就是這個款兒:嬌喘微微,淚光點點,且任性多疑,得理不饒人,這正與王夫人的審美相左,難怪林黛玉入不了王夫人的眼。



王夫人不喜林黛玉還與黛玉的母親,外祖母有關,王夫人對黛玉之母賈敏是姑嫂,一般情況下也算是天敵了。王夫人對賈敏是有著豔羨和嫉妒之情的,王夫人不同意王熙鳳裁減大觀園的小姐們的用人,認為比不上當時的賈敏,隱隱透露出羨慕嫉妒,要一別高低的苗頭,但賈敏死了,再比,只能是黛玉。也就是說黛玉是賈敏的影子,也是王夫人比較的對象。



黛玉的外祖母是王夫人的婆婆,也是王夫人的頂頭上司,兩個人在管家大權上是有衝突的,王夫人恨屋及烏,黛玉也是被殃及的池魚。



王夫人會不會因為賈政而愛屋及烏呢?很明顯,賈政與王夫人之間並沒有真正的深情厚誼,相反,賈政專寵趙姨娘,王夫人不恨屋及屋就不錯了。


萍風竹雨123


文盲王夫人怎麼就是看不上學富五車的林黛玉?

  宛如清揚

  林黛玉學富五車,自然是對的,王夫人是文盲這話,我覺得不是很恰當。怎麼說呢,王夫人不是很有才華是真的,你看她詩詞歌賦,也來不得兩句,但是要說她文盲,似乎過了點。金陵王家好歹也算是豪門大族,就算武夫出身,沒什麼文化底蘊,不可能象林家那樣培養出詩書畫俱全的女子,可是識文斷字,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不能如林黛玉等姑娘一般作出優秀文章,不能等於就是文盲。

  回到題目本身,王夫人看不上林黛玉,這個看不上可以是指瞧不起她,也可以是指看不中,不喜歡。王夫人怎麼會瞧不起林黛玉呢?要真的論起出身來,林黛玉侯府之後,探花之女,父親任鹽政,母親公府嫡出小姐,比王夫人這個縣伯之後,還要強得多,所以,不是瞧不瞧得起的事,那就只能是不喜歡了,為什麼王夫人不喜歡林黛玉呢?

  林黛玉不是她喜歡的類型。王夫人是按著大家閨秀成長為大家媳婦的路子,走進賈府的,她喜歡的是,或者說她從小接受的教育裡,就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要端雅穩重,要遵從各種禮法,相夫教子,不要有什麼個性,可是林黛玉才華卓越,風流俏皮,個人魅力相當出色,和她的婆婆小姑,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這讓王夫人怎麼喜歡得起來?相較而言,薛寶釵雖然也有才學,可是處處自我壓制,不顯山不露水的,簡直就是王夫人第二嘛,人以群分,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其實王夫人未出嫁前也是個爽快人,大概和王熙鳳差不多,但是王熙鳳的天性保持得挺好,而王夫人則完全變成了個木頭人,什麼原因使得王夫人發生了鉅變?可以想象當年充滿活力的王夫人嫁給賈政後,那一項一項的禮數,那一套一套的規矩,處處要遵守,處處不得自由,漫長的生活裡,原本青春氣息濃厚的光芒四射的王二小姐,也被時光打磨成了寶玉所說的死珠,到後來漸變成魚眼睛了。

  這顆魚眼睛,活著沒有別的目標,除了寶玉。寶玉就是她的希望,所以她全身心盯著寶玉,寶玉房裡的丫頭管它有沒有作怪,只要不順眼,那就攆出去,不能由著她們帶壞了他,她統共就這麼一個寶玉了。那不愛讀書的,不勸著他上進的人,統統一切的,都一邊去,她就這麼一個兒子啊啊啊啊……

  在王夫人看來,林黛玉就是那個礙眼的人啊,可因為身份特殊,沒辦法除去,只好選擇無視,表示她的不喜歡。任你才華天下無雙,任你在寶玉心中無可取代,老孃我就是看不上啊!其實說句有人不愛聽的話,她不但不喜歡黛玉,寶釵什麼的,她也未必就真的喜歡,她喜歡的,只是她自己,只是能帶給她的美好未來,如此而已,喜歡什麼的,愛啊什麼的,對不起,不知何意,不知何處尋覓。(文/宛如清揚)


宛如清揚


王夫人看不上林黛玉,有三個原因。首先是林黛玉是外支,在賈家的門庭中,林黛玉的母親賈敏與王夫人的丈夫賈政是一母同胞,賈敏嫁與林如海後,開始疏遠了賈家,再說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雖繫世祿之家,書香之族,但是夫妻二人命都不長,早早死了,林黛玉成了孤兒,等於沒有了靠山,與寶玉的前程是不太匹配的。這是其一。其二,林黛玉自幼多病,身子不太好,天天吃藥。這哪能成大事?賈家只有寶玉這麼一個好孩子,好弟子,聰明,身體好,學業也有成,將來可是要繼成大業的。如果把黛玉許與寶玉,恐怕會委屈了自己的孩子,而且將來的路能走多遠,前途未知。儘管黛玉很聰明,伶俐,但是身體不好,多病,肯定不是長遠之計。而賈家的門柞是要長期繼承下去的。其三,黛玉讀書多,自恃清高,好使性子,王夫人不想讓寶玉一輩子圍著黛玉伺候,沒有男人氣慨,讓外人看了說閒話。再說黛玉總是在園子裡和姐妹們一起瘋鬧,談書弄詩,賞花遊樂,接觸更多的男人,沒有大家閨秀的樣子。古時候,女人是不能走出繡樓的,不能與外人瘋瘋癲癲斯混的,長此以往,沾染了不良風氣,會惹出很多事端。特別是,賈府上下男人眾多,個個都色狼,賈赦、賈珍、賈璉、賈蓉等,個個眼饞飽肚,一不小心再弄出個風花雪月的事情,也不好顏面。持齋唸佛的王夫人,最看不得男女之間不清不白的斯混,壞了風氣,為人不齒。所以從這些原因分析,在寶玉的婚事上,王夫人更傾向於寶釵。在她看來,寶釵體態豐腴,有知書達禮,還會管理家務財政,很會討人喜歡。所以經過與賈母商量,還是把兒媳的人選定在了薜寶釵身上。看似很有道理,但是卻違了寶黛的玉石前盟之願,終究釀成了大錯。


淯陽新視界


王夫人,四大家族金陵王家的二小姐,嫁給榮國府嫡次子賈政,生下賈珠、賈元春、賈寶玉三個兒女,王夫人從表面看是安富尊榮的貴婦人,是榮國府女主人,當然屬於人生贏家。可是王家的小姐們是不讀書的,四家族唯有王家如此,《紅樓夢》裡,王夫人、薛姨媽、王熙鳳統統沒有接受過讀書文化教育。說白了,王夫人是個文盲。

林黛玉,出身世襲列侯、書香之第的姑蘇林家,父親林如海是前科探花,老師賈雨村是進士出身,林黛玉是琴棋書畫無一不通,最愛讀書,一身詩意,手不釋卷,論才華學問,整部《紅樓夢》,除了父親和老師,能與黛玉一較高下者幾乎沒有。寶釵也很有學問,可她身上沒有書卷氣,湘雲也酷愛作詩,但她缺深沉的思考,妙玉學問上不輸黛玉,但她不似林妹妹多彩有趣。

學霸林黛玉雖然只能在閨閣裡拿學問自娛自樂,但一肚子學問並非無用,古時書香門第的子弟多的是學富五車、翩翩有禮,少的是紈絝浮誇、不學無術,而一個家族裡的女主人如果知書達理,整個家族門風當為世人推崇,所謂詩書傳家就是這個道理。而且一個人博學到一定程度自帶氣場,整個賈府只有她的屋裡丫鬟婆子下人們井然有序,從沒發生過風波,瀟湘館內一派祥和。就長相而說,就有不少人認為她可能沒有寶釵明媚,或許也不如寶琴,還可能不如秦可卿,但黛玉通身的氣派,自有的一股風流態度,就是那種由內而外散發著的婉轉,秒殺了一眾絕色的皮囊,所以,林黛玉的美差不多是她有趣靈魂、高潔人格以及外貌的綜合體。

世外仙株林黛玉無論怎樣好,她始終贏不了一個人的心,不但贏不了,此人眼中心裡,黛玉的優點全成了毛病,無一可取,這個人就是王夫人。

在王夫人看來,黛玉的學問再好,女人家又不能考科舉光耀門楣,基本沒有什麼用;黛玉常常生病,小半年都不拿針線是常事,這等於荒廢了自己的本職;黛玉長的像個病西施,可能曾經婚姻中的疼痛太深,王夫人最厭惡的恰恰是這一款;黛玉最大的問題是能轄制住兒子賈寶玉,林妹妹有個風吹草動,兒子立馬風聲鶴唳精神高度緊張起來,這還得了,而且寶玉討厭四書五經,不求上進,黛玉不勸就罷了,還幫著他作弊,兒子對功名利祿的反感會不會是受她影響呢?當婆婆的最討厭的恐怕就是這一點了。因此,林姑娘學問越好,不但於現實無用,恐怕這個能耐倒是能把兒子制的伏伏貼貼的。

這就像一個大學問家看文肓,感覺對方好愚昧,如山項看山腳下的人如螻蟻之小,殊不知山腳之人看山頂,同樣感到對方渺小,而且脖子還仰得酸到不行。王夫人脖子酸她認識不到是自己的問題,因為她的人生缺乏這一課,她雖然不能直接收拾林黛玉,可是,她穩準狠的減除了金釧、晴雯等一眾美麗可愛的生命,凡是能讓寶玉低眉順眼的女孩子在她眼裡都是狐狸精、賤貨、浪樣,而寶玉在林妹妹面前差不多低到塵埃裡,紫鵑對他稍一試探,寶玉恨不能命都快沒了,王夫人,她不僅僅是不喜歡黛玉,而是深厭惡之了。


(我是屏山,歡迎點評、關注,為您探究紅樓一夢。我的喜馬拉雅FM:屏山講讀紅樓夢)


屏山語紅樓


《紅樓夢》中,寶黛愛情最終失敗,作為最堅決的反對者,王夫人承受了幾百年的怨懟。關於王夫人為什麼那麼不喜歡林黛玉,也有各種說法,今天簡單整理下。也許很有意思。

王夫人不喜歡林黛玉,每個人都從自己的角度有理解,最有意思的是以下幾種。

一,王夫人妒忌林黛玉母親賈敏,然後討厭林黛玉。這個問題是姑嫂失和的最主要觀點。前提是王夫人與賈敏二人互相看不順眼。賈敏大小姐氣派令寒酸的王夫人羨慕嫉妒恨。依據是王夫人曾對王熙鳳說:

只說如今你林妹妹的母親,未出閣時,是何等的嬌生慣養,是何等的金尊玉貴,那才像個千金小姐的體統。

這個說法,嚴格來說靠不住。王夫人此話,也沒有妒忌的意思。

二,王夫人是文盲,不喜歡學富五車的林黛玉。有這個想法的,可能從王夫人令賈環幫忙抄《金剛咒》而來。其實,第四回就已經說了王夫人拆看薛姨媽的信。王夫人作為王家大小姐,一直在京城陪父親做官。絕對不是文盲。也不可能討厭有學問之人。否則薛寶釵豈不也不合格?

三,王夫人恨賈母,所以對林黛玉恨屋及烏。這還是陰謀論,前提是王夫人與賈母婆媳關係不好。嚴格來說,二人關係確實不如表面那麼和諧。但要說深層矛盾,也不嚴重。王夫人對賈母還不到恨的地步。也不至於因此而不喜歡林黛玉。



這三點基本建立在王夫人是一個自私,狹隘,不厚道的婦人基礎上。我認為是不對的。王夫人也絕不簡單是個糟糕的婦人。我認為王夫人之所以不喜歡林黛玉,也有三點。

第一,林黛玉的自身是主因。林黛玉一來賈家就說自己從小吃藥,又說和尚預言她的病再不能好了。事實證明,林黛玉身體確實越來越差。王夫人是母親,自然會對兒媳婦人選有要求。誰也不想兒子做鰥夫,也不想娶個生不了孩子的兒媳婦。古代女子生孩子,鬼門關走一遭。林黛玉的身體,生孩子堪憂。

第二,林黛玉的性格也不討巧,她諷刺李嬤嬤,懟周瑞家的,都令她在王夫人面前沒人說好話,都是毀謗之詞。尤其她與賈寶玉打打鬧鬧,又不勸賈寶玉仕途經濟,這是王夫人最不能容忍的。至於“寶黛愛情”,王夫人恨之入骨。那是時代所不融,王夫人更不會讓林黛玉敗壞賈寶玉一生名譽。

第三,林黛玉孤身一人對賈寶玉沒幫助。賈寶玉看著萬千寵愛,可繼承的局面特別糟糕。賈政這一房沒有世襲的爵位,註定賈蘭,賈寶玉,賈環三人具有相同的繼承權。到時候家產一分為三,屬於賈寶玉的微乎其微。王夫人自然不能放心兒子如此一生。她不求賈寶玉什麼功名仕途。只求富貴一生就行。所以,薛寶釵出身低,可王夫人認為合適,薛家畢竟還有家底,有生意。到時候寶釵的嫁妝加上賈寶玉的繼承,甚至她自己的私房,應該足夠賈寶玉一生富貴。而這些,林黛玉都沒有。一旦王夫人死了,賈寶玉林黛玉在世上,等待他們的或許只剩下沒落,貧窮,窘迫。王夫人接受不了兒子有這樣的人生。而這也是賈元春端午賜節禮的意思。

王夫人對林黛玉的不喜,一定建立在一個母親的基本訴求上。個人的喜好反倒要次之。誰能對賈寶玉好,讓賈寶玉平安喜樂一生。王夫人就會傾向誰。林黛玉並不合格,反倒薛寶釵更合適。而這才是王夫人不喜林黛玉,反對寶黛姻緣的主因。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工筆紅樓夢》清.孫溫


君箋雅侃紅樓


王夫人是不是文盲,不知道。但她和黛玉之間學識的差距,用文盲和學富五車來比喻,也不算太離譜。

但是文盲不一定不能成為領導,正如王熙鳳也算文盲,人家還從事專業性很強的事務管理工作呢。尤其在古代,正如薛寶釵所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文采好比不上有婦德,在女性上位榜單裡,學識才華根本不是考慮因素。

然而,我們的傳統文化也歷來提倡“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部分讀書人,自然而然會有一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卓爾不群的出眾氣質。放在古代,有學識的女子意味著見識與男子相近,意味著在男尊女卑的社會秩序裡,比一般沒文化的女子更接近上層等級一點,這也就不難解釋,古往今來不少男人總是喜歡有點學問的女生。即便是抱著玩物的心態,似乎這樣的玩物也高級一點。男人看她們的目光,也比看一般沒文化的女子多一層欣賞。

在這些不會公開卻又實際存在的氛圍刺激下,同為女子,文盲類型的,潛意識裡會對學富五車類型的有一種敵意。這種敵意通常伴隨著兩性關係的角力,古今皆然。常見的例子,就是“良家女子”無法接受丈夫在外面受到“狐狸精”勾引。那些“狐狸精”,通常因為學識比她高,擁有跟她不一樣的眼界和氣質,這種東西吸引男人,卻成為她眼中的罪過,成為在她的理論裡,應該打壓的東西。這其實是潛意識裡的自卑引起的,表面是看不起,實際是羨慕嫉妒恨。

王夫人對黛玉的敵意,雖然無關兩性關係爭奪,但本質上也可以見到這種嫉恨的影子。黛玉的氣質與她的學識相聯繫,那是王夫人不能達到的境界,黛玉因此得到其他人的喜歡,也是王夫人所不能獲得的。但王夫人是領導,擁有話語權,於是只要把黛玉的這些優點定義成缺點,就可以心安理得看不起她,獲得心理平衡了。這種心態,其實跟“良家婦女”動輒指責“狐狸精”不守婦德、狐猸子,勾引男人,是差不多的,就一種自我的心理安慰。當然,王夫人是領導,有實權,可以不限於心理安慰,可以給看不慣的人以實際打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為什麼同樣有學識的寶釵就不會被王夫人嫉恨呢?因為寶釵善於藏拙呀,寶釵迎合王夫人啊。雖然自己有才,卻公開宣揚“女子無才便是德”,也就是等於認可王夫人自我安慰的價值觀:笨笨的才好,學識才華有什麼用?擁有這些是缺點,不合女德!我雖然擁有這些,但是我知道這些不是值得驕傲的東西,不小心在詩詞歌賦上多花了點時間的話,我還會自覺慚愧的。

這樣的姿態,王夫人當然喜歡。這就類似於一個藝伎對一個“良家婦女”說,雖然我擁有各種才華技藝,但我知道跟您的高尚品德比起來那些都不算什麼。男人應該喜歡您的品德,而不是我這些膚淺的東西,這樣才是對的。這樣的話,哪個文盲式“良家”不喜歡聽呢?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海闊天空詩酒花


王夫人不喜歡林黛玉有很多原因,其中她自身的性格特點便是其中一種,雖然書中對她的描寫不多,但是通過其他人的評價和周圍的人物關係,我們也可以看出一二。

小說第三十五回賈母曾向寶釵評價王夫人:你姨娘可憐見的,不大說話,和木頭似的,在公婆面前就不大顯好。這說明王夫人性格老實本分,在賈母面前不大說話也可以看做是對賈母的尊敬。

而當賈赦要納鴛鴦為妾,邢夫人去說和時,惹得賈母動怒,把火氣撒在了一旁的王夫人身上,當時王夫人站在那一語未發,反而是探春為其開脫。換做其他人受了這樣的委屈怎麼都要辯解幾句,但是看王夫人的表現是任打任怨,側面襯托出她的“和順”美德。

通過上面的兩個小例子,我們大概瞭解了王夫人的性格,恪守本分,注重名節,可以說是典型的封建婦女代表。

抄檢大觀園之前,王夫人跟人說:有一次我看見一個大丫頭,眉眼間有些像林妹妹的,豎著眼睛訓小丫頭,那個輕狂樣,要不是跟著老太太一起,我就過去教訓教訓她了。

從王夫人的話裡我們很容易看出她說的是誰,而且她有意無意的拿黛玉過來做比較,也很大可能流露出她的心裡話, 她看不上這丫鬟的輕狂樣,言外之意也看不上林黛玉那種孤高自傲的性格,試想如果黛玉沒有賈母庇護著,指不定早讓王夫人趕出賈府了。

所以說王夫人是那種時刻用封建道德要求自己的人,非常的傳統,她喜歡的人也是和自己類似的,林黛玉學富五車,薛寶釵也是博學多聞,但是王夫人明顯更喜歡寶釵,畢竟兩人是一類人。


文嘟嘟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意思。

就我個人的人生經驗來說,文盲對有文化的人,往往持兩種極端的態度。一種是特別崇拜,覺得文化人了不起,啥都懂。一種是骨子裡的不屑:不就是有點文化嗎?有什麼了不起?

前一種人大都是樸實普通的人,他們的生活過得風平浪靜,人生也沒有太多成就感,可能覺得之所以自己不太成功,不顯赫,就是因為缺少了點文化。

後一種人多半是所謂的成功人士,覺得我沒文化也比你過得好,瞧不上文化人,覺得他們有點酸,讀了那麼多書還不是那樣?

具體到王夫人和林黛玉,她們可以用人以群分來解釋,這倆人本質上不是一類人,如此而已!


蘇小妮


都到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很多人認為金玉說的是寶釵與寶玉之間的姻緣,其實這兩句話的含義根本不是此意,這兩句話是表明兩個陣營,一個是以金玉為代表的陣營,另一個是以木石為代表的陣營,通過賈寶玉及賈府的立場與表態說明他們是站在木石陣營的,也就是他們選擇的是木石陣營之人,何為金玉與木石,金玉:就是才貌出眾,有才幹,有本事,也就是說有能力治理事務的人……,何為木石:笨,愚,蠢,死木頭,蠢石即所謂擁護當局者之人…金玉之人,就是以賈雨村,黛玉,寶釵等為代表的人,(黛玉寶釵實為雨村隱,金玉就是釵黛,釵黛合一為雨村)。木石之人:賈寶玉,王熙鳳,王夫人,襲人,麝月以及賈府的那此文人,卜固修,詹光…等人,賈雨村所謂進京應考,在整基業,就是用黛玉寶釵進京隱寫,這兩個人似金如玉,確是才貌出眾,其結果被棄之,其因是非同一個陣營之人,寧玉碎,不瓦全,這就是當權者用人之道,也就是王夫人不擇黛玉原因…《黛玉進賈府,跟王夫人說;有個癩頭和尚要她出去化緣,我父母固是不從,這表明黛玉的堅定立場,決不從癩頭和尚,癩頭和尚是隱語,是此書第一號人物,代表賈府,也就是代表朝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