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日记见证20岁小伙成长蜕变”追踪:牛普昱18日赴维和任务区

牛普昱家在邯郸市峰峰矿区,是个今年只有20岁的小伙子。在父亲牛骁鹏的记忆里,小时候的牛普昱让自己很“头疼”。儿子聪明,但是对学习不伤心。“在他身上我们付出的最多,但责罚和批评也数他最多。就因为上中学时贪玩,我们父子还险些‘反目为仇’。”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转瞬间就长大了,并且成为了一个军人,并通过层层选拔,成功入选维和步兵营,成为中国第五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中的一名官兵。

11月18日是牛普昱出发的日子,牛骁鹏赶到军营为他送行。

儿子去维和,父亲写下日记感动众人

当初儿子表示要参军时,牛骁鹏的第一反应是不太同意,因为作为一名老兵,他知道部队训练有多苦,他觉得儿子适应不了,可是牛普昱坚持参军。

之后,牛普昱决心全力以赴参加维和步兵营的选拔,牛骁鹏再次担心起来,可是,牛普昱再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优秀。

曾经的孩子成长为了一名军人,蜕变成了一名维和官兵,并且即将肩负神圣使命为国出征。身为父亲,牛骁鹏感慨万千,并且写下了一篇日记,日记里记录了儿子的成长,也记录了儿子的改变,也正是这篇日记,感动了很多人。

在日记里牛骁鹏写道:“2018年11月7日上午,中国维和步兵营第五批奔赴南苏丹(朱巴)授旗仪式和誓师大会在洛河伊川某营地礼堂隆重举行。在这支优秀的队伍里面,我的儿子即将随队跨出国门,为祖国出征!”

相聚的饭桌上,儿子承诺“光荣完成使命”

这一天到来的很快,11月18日就是牛普昱出发的日子,早在11月15日他和妻子李雪芹便已赶往河南,希望能见见儿子,并为他送行。

在出发前,牛普昱有时间能够和父母见一面并且一起吃个晚饭。在饭桌上,牛骁鹏和妻子禁不住担心,也将这份担心通过话语表达了出来。“嘱咐让孩子注意安全,要好好学习,努力进步,珍惜这次锻炼机会。”

在离开前的见面中,牛骁鹏说儿子的话说的不多,但是他知道儿子跟他一样,表面上装的刚强,其实心里也是不舍。“孩子说,一定遵守维和部队纪律,光荣完成使命,安全凯旋归来。”

父母送行相约,明年为儿子接风

很快就到了18日,牛骁鹏和妻子早早就起了床,拿上提前给儿子买的东西往军营里赶。

在军营里,一辆辆大巴早已在等待,大巴下是即将出发的维和官兵,以及赶来送行的家人。牛普昱站在人群中间,一身笔挺军装,头上是蓝色贝雷帽,胸前是写有“蓝盔勇士”的红色绶带。这个场景让牛骁鹏又想起了当初送儿子去军队报道时的场景,相比于那一次,他说自己的心情更加复杂。

面对儿子,牛骁鹏说自己又骄傲又心酸。他骄傲的是儿子肩负的神圣使命,国家对于他的肯定和信任。心酸的是儿子即将离开祖国远赴他乡。在接受采访时,牛骁鹏说:“我到快60岁了,孩子又要离开我到国外执行维和任务,怕他出危险,忍不住为他担心。”

因为无法到机场送行,牛骁鹏只能止步军营。看着儿子队列登上大巴。大巴又载着儿子驶往机场,牛骁鹏和妻子都红了眼眶。牛骁鹏想起了儿子上车前自己跟他说的话:“让他树立理想,加强观念意识,注意自身安全,明年还到伊川为他接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