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匠賈元德的堅守

關注即將消逝的老手藝

鑄匠賈元德的堅守

铸匠贾元德的坚守

□記者 洪波

被譽為“全國武術之鄉”的武山縣,武術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以勤勞勇敢崇文尚武而著稱,曾出現過一大批武術精英。既然有習武之人,必定也少不了會鑄鍛兵器的工匠。

這不,在武山縣山丹鎮漆河村,75歲高齡的賈元德就是其中一位。

“我認識老人都十多年了,有時路過去看他也不一定能見到。之前為了聯繫方便,親戚給他買了一部手機,可沒用多久就被他給扔了,他說是手機鈴聲影響了他專心幹活。平時除了在家幹活,他每隔一段時間還會到各地跑跑,今天咱們能不能見到他就只能憑運氣了。”7月17日,給記者當嚮導的周先生,一邊帶路一邊說。

如若不是有人帶路,記者一行或許還真難找到賈元德的作坊,好在幸運的是,我們如願見到了他。走進低矮的木門,來到這座在農村地區十分普遍,而且十分簡陋的小院,鑄鍛所能用到的各種機械設備,以及工作臺上一應俱全的各式工具,儼然已將這裡打造成一個小規模的鑄鍛廠。

铸匠贾元德的坚守

鑄造臺上,一柄幾經打造仍尚未完工的白龍劍胚正靜靜躺在那裡。

“我這是祖傳的手藝,從我爺爺、二爸和父親,再到我,算下來已經傳了三代。”一見面憨厚的賈元德便說道。

賈元德告訴記者,自己家傳鑄鍛兵器的這門手藝,傳到其二爸手裡時曾一度達到頂峰。1929年愛國將領吉鴻昌為了弘揚國粹,以武救國,在天水舉辦隴南十四縣國術比賽,為鼓勵參賽者,吉鴻昌就將當地有名的鑄鍛匠人都集中起來打造兵器,當時賈元德的二爸也在其中,他主要是打造柳葉刀。像當年參加過國術比賽的武山縣魏鎖定、張把式、邵士賢、關瑞仁、關樹懷、關廷俊等武術名家,都曾分別獲得過刻有“隴南征守師吉鴻昌贈”的春秋刀、柳葉單刀和槍。

14歲小學畢業後,由於正趕上大鍊鋼鐵,賈元德便沒有再繼續讀書,而是開始跟著二爸學習鑄鍛工藝。從最初開始學習打造鋤頭、鐵鍁、耙子、鐮刀、鍘刀、砍刀等村民下地幹活所需的農具,到製作銅壺一類的各種生活器物,再到學習鑄鍛兵器,憑著極好的悟性,很快便掌握了家傳的全部手藝。

铸匠贾元德的坚守

自打進入這個行當起,最初因迫於生計,20多年的時間裡,賈元德幾乎一直都在打造各種農具,隨著自己的技藝越來越精,他開始產生了鑄鍛兵器的想法,並決定嘗試鑄造白龍劍。

“我記得小時候,一次,有一位道人揹著一柄白龍劍來找我父親,說是要修一下開裂的劍刃,當時父親把劍給重新淬了一下後就修好了。在我的記憶中那柄白龍劍非常漂亮,不論劍鞘上的圖案,還是劍柄的製作工藝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談及自己之所以要鑄造白龍劍的原因,賈元德說道。

經過無數次的嘗試和認真鑽研,賈元德終於憑著傳統的鑄鍛手藝,打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白龍劍。該劍重量在3—5斤之間,採用龍吞劍柄設計,劍柄與劍身鑄在一起,劍把用牛角製作而成,劍鞘則鑲以銅製的飛龍及由荷花、梅花、葫蘆、石榴等花卉組合而成的暗八仙圖案,這些紋飾古樸美觀,生動自然。

“鑄劍講究的是‘寶劍出鞘,青龍吼叫。’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除原料選材十分講究外,恰到好處的淬火工藝則是鑄劍的關鍵,只有具備這些條件,經過錘鍊、熱處理後劍身的硬度及柔韌度才能達到要求。”賈元德告訴記者,白龍劍從原料到成品,通常必須經過煉、鍛、鏟、銼、刻刃、嵌銅、冷鍛、淬火、磨光等20多道工序,其中僅傳統的手工磨光一項,就包括粗磨、細磨、精磨等。因為工序複雜,通常製作一柄白龍劍少說也得半月時間。

铸匠贾元德的坚守

談話間,賈元德已在現場給記者逐一演示起鑄劍所用的鍛、銼、磨光等工序來。他一邊演示,一邊指著爐火說:“我這爐火向來全天保持不滅,這樣可以方便我隨時使用。而且憑著多年經驗,通常太熱、太冷的天氣我一般都不幹活。”

從開始嘗試著自己做白龍劍,再到後來做青龍偃月刀、紅纓槍頭、流星錘、九節鞭,數十年下來,傳統的十八般兵器賈元德幾乎都會做。因其鑄鍛的兵器屬純手工製成,並能依據客戶身形量身打造,且具有堅韌、剛柔相濟等特點,故而深受兵器愛好者青睞,可謂供不應求。

“這些年,到我這裡來定做兵器的人全國各地都有,其中以蘭州、天水地區的最多。”賈元德欣慰地說。

身為兵器收藏愛好者的周先生告訴記者,目前武山境內十里八鄉之間會鑄鍛的工匠雖多,會做兵器的也不少,但像賈元德這麼技藝精湛的卻不多見。平日裡,不論是多難做的工藝,只要是讓賈元德看看,他便能給做出來。不過老人一直孤身一人,所以也有幾分怪脾氣,那就是對於慕名而來定做兵器的顧客,遇到投緣的人,即便是價格便宜一些他也樂意做,如若不投緣,任憑你出再高的價格他也不會做。

賈元德說,其實這個市場需求量還是很大的,就是自己年紀大了做不出來,平日裡孤身一人的他只能一個人幹活,加之又是純手工鑄鍛兵器出活較慢,所以不得已很多活只能推掉。

“現如今鋼材的種類太多,這也使得鑄鍛過程中火候不好掌握,尤其是淬火工藝,想要學好得有天賦。我曾經帶過幾個徒弟,其中時間最長的學了一年,時間短的僅學了幾個月,他們大多都是覺得這活學起來太難,收益卻並不大,因此學著學著就自己打退堂鼓不學了。”談及這門老手藝後繼乏人的現狀,賈元德也頗為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