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现钞仅占支付的5-6%,其他都是数字支付

周小川:现钞仅占支付的5-6%,其他都是数字支付


11月18日,在第九届财新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出席并发表演讲。他从多个角度表示,金融新技术的发展、研究需要多渠道地进行竞争,特别是不能选择过早,监管也不能只是事后监管。

“我们的现钞只占5%-6%,其他的都是数字支付。”周小川表示,金融业和IT行业密切相关,金融业可以说是半个IT行业。从时间序列来看,金融业是IT技术最大的用户之一。

“金融业和IT业相互促进,密切联系,受益于IT产业的发展,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金融业应该是欢迎新技术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抵触。”周小川说道。

周小川称,从供给侧和需求侧来看,二者的角度不同,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扭曲,比如一些企业把新产品和新技术当成投机买卖的噱头;技术的应用没有把金融服务充分的展现出来,比如第三方支付获得牌照后,追求预付款或是P2P的暴雷。

周小川担心,IT行业、互联网行业会出现“赢者通吃”的现象。这种现象“跟我们原本的目标是有所不同的”,他强调,市场应实现竞争性发展使得最好的技术能够凸显出来,最终被加以使用。

“在支付领域中,真正需要的是提高支付体系的效率,成本低,安全性有保证,交易有保障。”周小川强调。

央行的金融体系稳定,私人部门要发展,需要注重一定的激励和市场规则。若是缺乏,私人部门则主要关注份额,忽略了币值稳定。

当前,第三方支付的主流都是借记性,大家关心的是锚定的、加密的数字货币。此外,在某种程度上,允许数据留存将涉及到隐私是否会得到有效保护。

“这给央行和监管提出了挑战,”周小川说,央行3-4年前成立了数字金融研究所,但是没有办法确保研究的方案是最优的,即设置一种多渠道研发,相互竞争的体制。如要选取一种可控的方式,比如英格兰银行采取的砂箱方法,但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小型市场。

“我们要认识到,清算系统属于金融的基础设施。如果以后有社会系统的话,也是基础设施。私人部门也可以做基础设置,当然也可以采用PPP,但是要有监管。”周小川说道。

周小川强调,私人部门在参与基础设施时,一定要具备公共精神,而不是过多的为私人谋利益。要培养公共精神,审核具有公共精神的人可以建设公共基础设施。

周小川称,不需要将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对立起来,因为二者目的都是为了服务的效率、安全可靠,因此鼓励多渠道研发竞争,并事先控制好实行可控的安排。新型电子货币和电子支付已经对跨境支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前全球跨境效率不高,但是跨境支付也涉及到国家的主权,跨境支付还没有一个全球的机构,它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宏观政策的调整和金融稳定。”周小川表示,我们在支付上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篮子。当前,新兴市场的资本外流,金融不稳定问题突出。如果是一个稳定币,一定要盯住主权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