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先進性全省第一,全國領先 集裝箱智能理貨讓連雲港港變“聰明”

【連網】 (記者 王文 通訊員 劉罡)人工智能變成了現實,智慧港口正向大眾走來。昨日上午,在連雲港港,全省率先投用的集裝箱智能理貨系統代替人工進行更為精確的理貨作業,將工作效率提升300%。這項由連雲港外輪理貨有限公司聯手IT企業自主研發的科技創新項目攻克了“連雲港海域潮汐變化大、船舶配載變化大、關聯碼頭公司內理業務”的三大複雜因素,取得了“關乎智能理貨核心要素識別率均達97%以上”的成果,技術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上午10時,在連雲港集裝箱碼頭26號泊位,靠泊在這裡的“長榮12”集裝箱班輪正進行裝箱作業。然而,筆者卻驚奇地發現,碼頭上一字排開的橋吊下,看不到認準的人工理貨場景。沒有一個理貨員上前來核對箱號、確認貝位、分清殘損。取而代之的,是一套使用高清攝像頭和智能識別系統來進行作業的信息化項目。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在各行各業的創新應用,智慧港口建設已是大勢所趨。隨著港口集裝箱運量的上升,作為服務性企業的連雲港外輪理貨有限公司,意識到應積極推進理貨作業方式的科技創新、優化升級。更何況,如何改善一線理貨員工作條件、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也是一項需著力破解的難題。

“2015年初,公司提出智能理貨的設想,於是聯手IT企業創建集裝箱智能理貨系統,在全國率先攻克了新出廠集裝箱箱號數字相近,容易被智能識別誤判的難題,提高了理貨數據一次性準確率。”連雲港外輪理貨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漢詩介紹,這個籌劃方案自2016年2月起步,2017年7月一期建設完工;2018年8月二期建設完工,建設了連雲港外理智能理貨信息中心,分兩期共對新東方集裝箱碼頭橋吊安裝了9臺智能理貨設備。

在智能理貨信息中心,理貨員成傑現場演示了操作流程。該系統通過攝像頭拍攝理貨作業過程,再由智能識別主機進行分析,通過無線網絡將數據傳輸至智能理貨信息中心。系統將識別出的數據信息直接與艙單船圖信息進行核對,信息完全一致的,就完成了一次完整的理貨作業;如有異常,系統會自動報警提示,由理貨員進行人工干預確認。

“系統儲存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可以保存3個月,提升了理貨信息的可追溯性。因為融合到整個碼頭作業過程,提高了口岸通關效率,讓港口變得更‘聰明’。”任漢詩說,更重要的是,這給傳統的人工理貨帶來了一場技術變革。一位理貨員可以同時承擔三條作業線理貨,提升了綜合效能不說,大家還從條件艱苦的碼頭現場辦公轉入了監控室,由“藍領”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白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