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祛風中藥:荊芥,防風,紫蘇葉

荊芥

辛,溫,入肺、肝經。祛風解表有專長。《神農本草經》(以後簡稱《本經》)雲其“主寒熱,鼠瘻,瘰癧生瘡。”其氣輕揚,專走肌膚,不似防風祛風能深入骨肉。我認為荊芥具有解毒、止癢、利咽喉三大作用。

1.解毒

本品辛溫,發散風寒,辛而不烈,溫而不燥,無論風寒、風熱,都可使用。凡一切感冒,惡寒、發熱,無汗或少汗,咳嗽,鼻塞等症,均選用之,以其能解表邪,解病毒也。

觀《攝生眾妙方》之荊芥敗毒散,治瘡腫初起,便是解毒先例,不過彼用於外科,我用於內科而已。

2.止癢

《醫宗金鑑》消風散,治皮膚病癢,首列荊芥散風止癢。荊芥內服或煎湯洗浴,對皮膚癢症皆有顯效。

既能止外癢,當然能止內癢。感冒咳嗽,患者多先覺喉癢。同時才迸發咳嗽。荊芥擅長止癢散邪,服用後,咽喉癢除,咳嗽也隨之緩減。是借鑑成方,由外及內的思路。

3.利咽喉

《三因極一病證方淪》荊芥湯,治咽喉腫痛,語聲不出,咽之痛甚。組成荊芥湯的荊芥、桔梗、甘草三味藥,《醫學心悟》止嗽散全都收入,我又推而廣之,用治瘖症。凡外感咳嗽,伴有聲嗄或失音,或發音困難者。認為是風邪結而不散,屬於“金實不鳴”,必用荊芥湯祛風散結,利咽喉。屢用多驗。

防風

辛、甘,微溫。入膀胱、肝、脾經。擅長祛風勝溼。《本經》:“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痛。”本品解表散寒。兼能除溼,多用於風溼痺痛,不宜用於風熱各證。

1.療風寒外感、溼痰內泛之咳嗽

我的經驗方為防風平胃二陳湯,以防風瀉肺中實邪;蒼朮燥溼健脾;厚朴除滿寬胸,亦降氣逆;茯苓、半夏、陳皮、甘草的綜合功效是燥溼化痰,理氣和中。無一味直接止咳藥而咳可止。

2.治胸癢

咳嗽喉癢者用荊芥,咳嗽胸癢者用防風。胸中作癢而咳,是肺之氣管中有風,非荊芥可散。我用防風深入托出而散之,非常有效。如屬上焦津液虧乏或陰虛火炎而致胸癢乾咳者,當忌防風之辛散。

3.解流行感冒病毒

凡屬流行感冒所致的咳嗽、頭痛、肢體痠痛等症,服用防風后,周身出汗,病毒解散,咳嗽因而減輕。防風也治咽喉不利,喉間有痰水上泛而咳。但不宜於咽喉乾燥的患者。

紫蘇葉

辛,溫。入肺、脾經。發表散寒,寬中行氣。《本草正義》:“紫蘇,芳香氣烈……外開皮毛,洩肺氣而通腠理。上則通鼻塞,清頭目,為風寒外感靈藥;中則開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飲,解鬱結而利氣滯。”

紫蘇之蘇,有舒散之義,故凡氣弱表虛而無風寒外感者以及出血證,均應慎用。

1.治咳血

《洄溪醫案·痰喘》記載松江王孝賢夫人,素有咳血癥,又感冒風寒,竟成痰喘,不能平臥,日夜俯幾而坐。徐大椿診斷為“小青龍證”,逕投麻黃、細辛、桂枝、乾薑等品而效,謂“急則治標”。咳血癥又因風寒痰喘,不避辛溫發散而效,並未動血,對我啟迪較大。

在臨證中遇到外感風寒咳嗽,痰中帶血者,試用蘇葉5~6g,蘸醋以後,炒幹。入煎劑,既散風寒。亦止痰血,取效較捷。是取蘇葉“外開皮毛,洩肺氣而通腠理”,以代麻、辛、桂、姜,取醋之酸收,以代小青龍湯中之五味子也。如率投陰柔藥止血,則留邪,病必糾纏。

2.治喘嗽

《和劑局方》蘇子降氣湯,以蘇子降氣平喘為主藥,治療痰涎壅盛,咳喘短氣,胸膈滿悶,咽喉不利之證。據臨證觀察,斯證多因外感風寒所誘發,所以我喜用蘇葉,不用蘇子,取其散寒、寬中行氣,用桂枝不用肉桂,取其走肌表而無須溫腎納氣。對於“風寒咳嗽痰涎喘”,療效益佳。乃變原方之降為散矣。

按:荊芥、防風、紫蘇葉,均屬辛溫表散之品,惟同中亦有異。荊芥輕揚走肌膚,止咽喉癢;防風祛風勝溼,入肌肉,治胸中癢;蘇葉味辛入肺,色紫入血,外散皮毛,內舒胸膈,解鬱利氣。

三味俱能解毒,然亦各有側重。荊芥長於解瘡癢之毒;防風長於解流感之毒;蘇葉善治魚蟹之毒。用藥時應加區別,不宜混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