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車貸倒閉潮來襲:誰能活到最後

大潮來襲泥沙俱下,P2P行業曾經最受追捧的車貸細分領域也掀起了陣陣血雨腥風。

截至10月,P2P網貸行業以車貸業務為主的正常運營平臺已由2017年的540多家銳減到不足200家,縮水比例超過六成。

僅是過去幾個月,就有至少70家車貸平臺倒閉、暫停發標或減少發標。


真標也出事,車貸平臺為何接連死亡?

與往年因詐騙、跑路引發的風險事件不同的是,這一輪倒下的車貸平臺不乏一些做真實業務的。它們的消亡,暴露了車貸行業高速發展背後的隱患。


1、短期激進擴張

車貸是一種重資產、重線下的業務模式,平臺規模與門店數量有著相輔相成的關係。因此車貸極其追求規模發展,前兩年行業處於高峰時,車貸門店擴張更是到了瘋狂的地步,有平臺半年就開了幾十家門店。

然而,這種激進擴張所帶來的隱憂也很大,一是管理跟不上,車貸門店通常分佈在各個省市,從業環境、人員素質都參差不齊,業務環節風險點的監控和管理難度不小;二是風控容易失守,通過降低風控標準來保證平臺的增長規模,在車貸行業早已屢見不鮮。

所以這一波雷潮裡,一些車貸平臺逾期、壞賬陡增,不少人都納悶車貸資產怎麼會這麼差?其實大多是平臺鋌而走險盲目擴張種下的惡果。


2、過於依賴催收

車貸風控大都遵循“寬進件,嚴催收”的原則,通過在貸前放鬆風控審核來提高進件率,貸後有問題就靠拖車解決。

然而,今年開始,二手車貸款涉黑、暴力催收等現象遭到嚴打,不少車貸平臺的線下門店、貸後相關人員都有涉及,常用的上門催收、強制拖車等手段也不再奏效,整個車貸市場的催收工作都面臨停擺。

但不是所有車貸平臺都扛不住,一些風控嚴謹、管理規範的平臺還是活得好好的,只是一些本身就有問題的平臺就沒那麼好運了,市場環境惡化、監管持續施壓,加速了內在風險的爆發。


3、運營成本攀升

車貸平臺已然好景不在。線下業務收縮,至少有大半利潤飛走;催收面臨嚴厲遏制,本來還指望拖車收入覆蓋一部分損失,如今因為拖車週期拉長,反而需要支出更多的逾期墊付資金;當然還有最燒錢的合規成本。

眾所周知車貸平臺以中小規模為主,很多都是草根出身,資本實力本就薄弱,動輒百萬上千的合規費用,無非是在咬牙死撐,然而備案延期、合規戰線一再拉長,徹底摧毀了一些中小平臺的意志,最後索性扔了手上這塊燙手山芋。


什麼樣的車貸平臺最有可能活下來?

第一類:頭部平臺

行業越是寒冬的時候,越能凸顯頭部平臺的實力和底氣。最新數據顯示,車貸行業微貸網、投哪網、人人聚財三家頭部平臺10月交易額合計佔車貸當月交易總額的76%,其中作為車貸老大哥的微貸網更是一騎絕塵,單月交易額超過37億元。

不論是從市場佔有率、品牌影響力,還是平臺本身的經營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來說,頭部平臺都具有領先的優勢。

另一方面,頭部平臺擁有足夠多的資源展開多元化的業務佈局,能夠實現多元化的利潤來源,也不會像單一車貸平臺,做不了車貸就只能關門,汽車金融市場規模龐大,而這其中大部分的想象空間,都會屬於頭部平臺。

第二類:智能風控型平臺

智能風控在金融科技領域已有相當的實踐案例,但車貸行業對智能風控的探索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

目前只有少部分車貸平臺如微貸網、投哪網、掌中財富等是基於自主研發技術和內部數據源開發了獨立的智能風控模型,此外的多數平臺仍是通過接入外部支持系統來實現借貸風險的自動化管理。

在遏制暴力催收的強監管環境下,車貸行業以貸後催收為主的風控邏輯顯然已經失靈。

如何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創新科技手段來補齊貸後管理短板,從源頭降低借貸風險,提高車貸風控效能,將成為車貸下半場競爭的著力點。

而對於車貸平臺的發展來說,大數據風控作為金融科技的一個必然趨勢,平臺越早發力就越有利於積累先發優勢。

部分車貸平臺智能風控系統

P2P車貸倒閉潮來襲:誰能活到最後


“車”並不是車貸平臺的競爭力,業務、風控、技術才是決定一家車貸平臺能否長久發展的關鍵。相應地,我們今後在看待車貸平臺時,也要時刻記得今天的教訓。

摒棄“有車就閉眼投”的觀念,除了確認項目真實性等基本信息之外,從經營情況、盈利能力、人員管理、風控技術、業務佈局等多維度對平臺進行綜合考量,避開風險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