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與大歷史:兩封2000年前的家書,挾裹在歷史潮流中的普通人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編纂史書的文化傳統,傳說黃帝時期倉頡就是史官,專門記錄生活生產資料,有確切文字資料記載設立史官的是夏代。之後的歷朝歷代都有設立史官,他們為前朝修史,為皇帝大臣的言行留下文字記錄,相比西方直到中世紀時期都沒有出現史官制度因此史料比較匱乏,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歷史文字資料最為豐富的國家。

我們應該慶幸,正因為中國有這樣浩如煙海的史書資料,中華文明的傳承在歷史發展中才沒有斷絕,史書就是中華文脈。史書資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今天小編不再去強調豐富史料的重要性,而是去講述許多人包括史學家都忽略的一個角度。史書分正史、野史,正史是官方編纂的史書,一般可靠性較高,野史大多為文人墨客所纂寫。小人物與大歷史:兩封2000年前的家書,挾裹在歷史潮流中的普通人

可是翻遍《二十四史》,其中無非就是帝王將相的文治武功,《史記》就有王侯將相的傳記,比如“世家”、“本紀”等,哪怕野史記載的大多也是統治階級的風流韻事。我們不禁想問,歷史只是英雄人物的歷史嗎?小人物只是他們推動歷史發展的棋子嗎?以今天的角度來看,答案顯而易見,普通人才是歷史發展的主體。可古代更注重大人物的歷史,茅海建在寫《天朝的崩潰》就曾感嘆眾多相關史書中無一記載當時小人物眼中的鴉片戰爭。

可見,古代史書因此也就是封侯拜相、開疆拓土的“英雄志”。關於小人物的史料記載很稀少,也很珍貴,時間越古,這樣的資料也就越少。歷史無情的車輪碾過,總會留下一些痕跡,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兩封家書。1975年考古學家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發掘一座戰國時期秦國墓時,發現了兩件秦國木牘,經考證後這是秦國士兵寫給親人的家書,這個發現震驚國內外學界。它不僅是世界上最早的家書,更是普通人親身經歷並記述歷史事件的最早實物,從另一個角度折射出大歷史,讓歷史變得更加有溫情。小人物與大歷史:兩封2000年前的家書,挾裹在歷史潮流中的普通人

這兩封家書記述了什麼呢?考古研究發現,寫這兩封家書的是秦國兩名普通的士兵黑夫和驚,他們是兩兄弟,家書是寫給他們的兄長衷(墓主人就是這位衷)以及母親。

第一封家書是黑夫和驚一起寫的,其大意為:母親和大哥好嗎?我們倆很安全,寫信是希望家裡寄一些錢過來,母親做幾套衣服過來。母親要比較一下家鄉安陸的絲布的價格,如果太貴的話,就把錢寄過來我們自己買布做衣服。黑夫要跟大軍征戰反叛的淮陽城了,估計要打很久,會不會受傷不知道。希望母親多寄一些錢過來,還要記得回信,回信要告訴我們爭取的爵位大王分發到沒。然後信中還問候了姑姑姐姐等親人,還提到了驚剛過門的媳婦妴,提醒她孝順公婆,注意身體。小人物與大歷史:兩封2000年前的家書,挾裹在歷史潮流中的普通人

第二封家書是驚寫給衷的,其大意為:大哥你跟我說實話,母親的身體沒問題吧。大哥要家裡內外公正待人。大哥,母親真的沒問題吧?我跟黑夫在一起,都很好。希望母親寄五六百錢,兩丈五尺布。另外,我借了別人的錢,再不還就要死了。急!急!急!我的新媳婦妴還好吧,大哥你讓她盡力照顧老人家。小人物與大歷史:兩封2000年前的家書,挾裹在歷史潮流中的普通人

這兩封家書是歷史最好的見證,以兩個普通士兵的角度詮釋了秦國的統一戰爭。家書中提到的士兵需要自備衣物、生活費,折射出秦國商鞅變法以來的軍隊制度改革。黑夫詢問大王分發爵位沒,說明他們兄弟倆立了戰功,反映了軍功爵制。士兵連衣服、生活費都要自負,但他們在戰場上十分勇猛,說明秦國軍功爵制落實地十分到位,鼓勵了人民從軍和士兵上陣殺敵。寫這兩封家書的時候是秦國統一戰爭的後期,信中提到的淮陽戰役就在秦滅楚的過程中。黑夫和驚總要請求母親寄錢,這說明家中母親是不是掌管財政大權,秦國女人的地位還是很高的。驚反覆提醒新媳婦要照顧好家中老人,說明秦國注重孝道。

小人物與大歷史:兩封2000年前的家書,挾裹在歷史潮流中的普通人

黑夫和驚在歷史上就留下了這兩封家書,2230年後在其長兄衷的墓葬中作為陪葬品出土。他們兄弟倆可能戰死沙場了,而其大哥衷繼承了大王分發給他們兄弟的爵位,因此其墓葬留下來了。原來,歷史上除了秦皇漢武的王道霸業,小人物在歷史洪流中的追求更讓人感動,他們兄弟當兵就是為了爭取拿到爵位讓家中生活更好,原來,大國崛起與小民幸福並不矛盾,挾裹在歷史潮流中的普通人讓歷史更加有溫度。

小人物與大歷史:我們都是普通人,但我們都在歷史的潮頭,見證歷史的變遷。述說古今史話,觸摸有溫度的歷史,請關注【東坡有肉吃】。黑夫的故事你怎麼看,請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