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放慢 最大的金融失衡在美國股市

法媒稱,基本可以肯定,全球經濟在2019年將會放慢。其中有好幾個原因。首先,美國實現了充分就業。美國的失業率達到最低水平(低於4%),參與率(出現在就業市場上的適齡人群的比例)不再增長:當所有可以僱用的美國人都有一份工作,就業崗位的創造與經濟增長必然會下降。

據法國《回聲報》網站11月8日文章,其次是歐元區,儘管失業率依然非常高,企業卻很難僱到人,這必將限制就業崗位的創造和經濟活動。另外,石油價格很有可能繼續上漲,對於內需會有非常負面的影響,因為這會降低工薪階層的購買力。

再者,自2018年初以來,新興市場經濟體飽受資本外流之苦,投資者們更願意把資金投到美國。這削弱了新興國家的經濟,導致其貨幣貶值,通脹上漲,家庭購買力降低。

最後是中國。中國的困境在於經歷了非常強勁的增長階段之後,面臨可持續資產需求飽和的情形。

因此,全球增長在放慢,但2019年會從強勁增長過渡至中等但穩定的增長(“軟著陸”)嗎?抑或是會出現經濟衰退,甚至是一場危機?

報道稱,過去從未有過“軟著陸”。每次失業率回到低水平,很快就跟隨著一次衰退。如今我們能避免嗎?應當分析一下過去是什麼導致了衰退和危機。

首先是通貨膨脹與利率提高接連發生。但在今日,美國、歐元區和中國的薪金通脹都很弱,因為薪水漲速不快。雖然美聯儲表示希望實現貨幣政策正常化,但由於通脹式微,利率不會走得太遠。因此,我們很難看到利率提高導致一場全面危機。

其次是新興國家的形勢:面對資本外流,擁有對外赤字的國家(阿根廷、巴西、土耳其、印度、南非、印度尼西亞等)陷入困難當中。但考慮到它們的經濟體量,它們的煩憂很難引發全面危機。

最後是負債問題和資產價格。在經合組織國家,私有行業的負債10年來在縮減,但公共債務大幅增加。然而,利率大幅提高才會導致公共債務危機,也就是說需要各國央行接受觸發危機這種選擇,而這是不可能的。

只剩下資產價格因素了。當我們關注所有資產(金融資產或者不動產)和所有地區,我們會發現最令人擔憂的升值來自於美國股市。由於2018年存在企業大量回購股票(價值一萬億美元)和非常居人口購買股票等行為,美國股價大幅升值,特別是高科技企業。因此,可能會從美國開始出現股市大幅調整的情形,而調整正是2000年至2001年衰退的根源。

報道稱,在2007年時,還難以覺察2008年至2009年危機的嚴重性。我們今日可能是同樣的情況,但很多事情不同了。對我們來說,最大的金融失衡似乎在於美國股市,我們肯定可以稱之為泡沫,尤其是科技股。

法媒: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慢 最大的金融失衡在美国股市

資料圖: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和華爾街路標。(新華社/路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