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烈士。1955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英雄家乡杨货郎店兴建“杨根思烈士祠”。1965年改名为“杨根思烈士纪念馆”,张爱萍题写了馆标。1970年改名“杨根思烈士陵园”。
杨根思烈士陵园,位于根思乡宣泰路49号。为祭奠、缅怀特级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获得者杨根思烈士。1951年由根思乡人民政府自发筹资而建,原名杨根思祠。后经省政府批准,多次进行修缮、扩建。1987年6月15日被确定为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并命名为省、市级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陵园占地39 102平方米,其中建筑物面积4 100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大师杨延宝、齐康教授主持设计。建筑物为古典式大屋顶结构,呈阶梯式拾级而高。陵园大门系汉阙式斩假石精琢而成,宽11.7米,高5.4米,门柱中镑刻有金星奖章图案和1950.11.29字样,记载着烈士在朝鲜牺牲日期。园内斩假石卧碑雄浑凝重,陈毅敬题的“杨根思烈士碑”六个大字,苍劲有力。背面镌刻有叙述烈士生平事迹的碑铭记,一尊巨大的烈士塑像再现了杨根思牺牲时的壮烈情景,左手握拳、右手紧抱炸药包,冲向敌群,撼人心魄。中间的碑亭留下了彭德怀的石刻墨宝:“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杨根思烈士永垂不朽”。园后歇山式工字殿纪念堂及圆丘式衣冠冢显得格外壮观。陵园四面环水,园内青松挺拔、翠柏葱郁,草坪内鲜花簇拥,芳香沁人,环境典雅优美、庄严肃穆。
陈列室正面悬挂着张爱萍亲笔题写的“杨根思烈士纪念馆”横匾,介绍了杨根思的成长历程,声光电一体化陈展了烈士的各种遗物和珍贵图片,两侧为6个陈列室,有烈士的生平事迹,烈士战斗形象塑像,还有为宣传烈士事迹所出版的各种书籍12本、纪念册1本、图片165幅、书画4件、烈士遗物2件、革命文物32件、重要复制品3件,以及朝鲜赠送的奖旗、勋章和朝鲜劳动党主席金日成馈赠的礼品等等。
杨根思烈士纪念堂,屋脊上耸立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八个大字。檐下有“气壮山河”的横匾,堂内有烈士全身战斗石膏塑像。
杨根思烈士衣冠冢,冢在半月形的土山正中,山上栽有青松翠柏、郁郁葱葱。全陵园花草芬芳,绿树成荫,三面碧水环绕,环境幽静庄严。
杨根思(公元1922年——1950年),泰兴杨货郎店人(今根思乡)。1942年参加革命,1944年3月参加新四军。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0月,在攻击郭里集战斗中,根思用拉雷炸毁碉堡,战后被誉为“爆破大王”。1947年1月,攻击齐村国民党守军,根思用两包炸药连炸两座碉堡,又抱炸药包慑破敌胆,迫使堡内大批守军缴械投降。战后,被评为华东一级战斗英雄。1948年12月.根思从旅参谋处参谋调任三连三排排长,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根思被评为华东三级人民英雄。大军渡江后,参加解放上海战役.被提升为三连副连长。1950年5月,参加军首届英模大会,被评为一级战斗英雄。随升为连长,出席全国英模代表大会,9月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接见。

杨根思烈士陵园

市级碑刻
市级碑刻
陈毅题:杨根思烈士碑
纪念碑文
纪念馆前广场
杨根思烈士塑像
纪念馆大门
纪念馆匾
彭德怀题词
杨根思的豪言壮语(一)
杨根思的豪言壮语(二)
杨根思纪念堂
气壮山河匾
杨根思塑像
杨根思烈士墓
纪念堂内文物(一)
纪念堂内文物(二)
纪念堂内文物图片
杨根思烈士雕塑
閱讀更多 小李看中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