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钱币-开元通宝

唐朝货币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 从汉武帝元村五年(公元前18年)至隋,在历经两汉。续晋南北朝的739年中,五铢钱都被认为是标准铸币,我们称之为“五铢钱制”阶段。唐高祖李渊在武德四年废五铢钱,铸行“开元通宝”此间也铸造过其他钱文的钱币,但都行用不久,开元通宝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开元通宝历时1300多年.它的铸行开创了“通宝钱制”,对中国封建社会货币经济影响很大。

唐代钱币-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

根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初仍沿用隋五铢、綖环钱等恶钱,积八九万文才满半斛。公元621年(高祖武德四年)废除五铢,在北周三泉的基础上,铸行“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钱文对读,其意为开国(开辟新纪元)通行宝货。也有人旋读为“开通元宝”,意为流通的大宝。《新唐书。食货志〉载“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 旧唐书,食货志》:“开元钱之文, 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及左回环读之,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通元宝’钱”。可见“开元通宝”是正式称谓,“开通元宝” 是俗称。开元通宝钱在我国钱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开元” ,意指开辟新纪元;“通宝”, 意 指通行宝货。开元钱的划时代地位表现在:唐代以前的钱币多以形制或重量为名称,如五铢钱、刀币、布币等,而自开元钱后,改称“宝”、“ 通宝”、“元宝” 等。

唐代钱币-开元通宝

我国古代的重量计数,多以面文标出重量,均以二十四铢为一两,而自从开元通宝流通以后,结束了二十四进位的铢两制,中国衡制中的一两十钱便由此产生。钱币的实际重量也不再以錙、铢计量,而以两、钱、分、厘十进位法计量。

唐代钱币-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钱,径约24毫米,重约4克为一钱,每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 起用这种新衡制,换算便利,适合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钱币铸造的形制和重量上,开元钱成为唐代以后各代铜钱的标准。

唐代钱币-开元通宝

唐朝初年在并(今山西太原)、幽(今北京市)、洛(今河南洛阳)、益(今四川成都)诸州置监铸钱,次年又于桂州(今广西桂林)铸钱。行用钱为欧阳询所书“八分篆隶”书体,经钱监严密督造的一种优质开元钱。主要特征是:面、背肉好,郭整,钱文深峻清晰,铜质纯净,铸造精良。极其精美,也是在史书中首次明确记载钱文的书者姓名。早期开元郭精细峻深,文字精美,钱径24~25毫米,穿径7毫米,郭宽2毫米,重约4.5克。四字含八分及隶体,笔画端庄沉稳,“开”字间架匀称,疏密有致;“元”字首画为一短横,第二笔左挑,背最初无文,“通” 字的“辶”前三笔各不相连,呈三撇状,“甬”部上笔开口较大; “宝”字着笔庄重,其“贝”部内为两短横,不与左右两竖笔连接。中期“元”“通” “宝” 三字不甚匀称,“元”字左、右挑或双挑, “宝”字较小,背多月纹(月纹相传出自于杨贵妃或文德皇后,其实早在东汉灵帝时已经出现),间有星、星月纹。后期开元边郭较宽,铸造草率,大小不一,常有错范。

唐代钱币-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铸行不久,高宗和武则天接连对外用兵,民财的大肆搜刮使得私铸蜂起,恶钱问题逐渐涌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麻烦了盛唐几十年的铸币减重问题。江淮以南地区是恶钱的主要出土地点,质恶劣轻钱统称为“恶钱”,另有熟铜、鹅眼、排斗等多种名称。

唐代钱币-开元通宝

公元660年(高宗显庆五年),为了打击私铸,整顿经济,政府下令收买恶钱,其收买比例为5比1,也就是每5枚恶钱兑换一枚新钱,但恶钱造价太低,民间反而收藏起来备用。公元679年,又下令以糙米和粟回收恶钱,但总是越收越多。据《新唐书。食货志〉,“钱非穿穴及铁、锡、铜液,皆得用之”由此可见,最后唐政府在对于恶钱的管制上以失败告终。

唐代钱币-开元通宝

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毁佛”,废天下佛寺4600余所,销毁铜像法器为铜料,令各道自铸“开元通宝”,一般称“会昌开元”,表示为会昌年间铸造,这也是背文记年号的开始。大小径寸如开元通宝,背铸一州名,如京师铸“京”字、扬州铸 “昌”字。各地铸钱工艺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多数周郭偏斜,铸文模糊。时过一年,会昌开元停铸。会昌开元主要背文为:“昌” (淮南扬州)、“京” (京兆府)、“洛”(洛阳)、“鄂”(鄂州)、“兖”(兖州)、“润”(浙西)、“丹”(丹州)、“兴”(兴元府)、“益”(西川)、“梓”(东川)均在穿上,“襄”(襄州)、“福”(福州)、“梁” ( 梁州)在穿上或穿右,“平” (平州)在穿上下,“荆”(江陵)、“广” (广州)、“桂” (桂阳)、“蓝” (蓝田)在穿右,“潭”(湖南)、“宣”(宣州)在穿左,“越”“永"(永平)在穿下,“洪"(江西)在穿四周。“永”字开元非常罕见,“清”“蜀”“西”为伪品。会昌开元的铸行使钱币量大增,但不久宣宗继位,又以铜钱熔铸佛像,致使通货直短缺。

唐代钱币-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还有金开元、白铜开元、花孔开元、银开元、鎏金开元、开元大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