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別人把你捧上天的時候,就是你最危險的時候

箝是《鬼谷子》關於論辯術的一個重要方法。

飛是褒揚激勵,箝是挾制,所謂飛箝,就是以激勵、褒揚的言語去收服人心,使對方為我所用。運用飛箝之術對付別人時,要先審察、揣摩他的心意,知道他喜歡什麼、討厭什麼,然後再靠上去說些他喜歡聽的話,把他捧得心花怒放,或抨擊他最厭惡的事,以便讓他把你引為知己。

在他心花怒放或引你為知己之時,向你敞開心扉,交出老底,如此這般,你就可以佔有主動權了。

鬼谷子:別人把你捧上天的時候,就是你最危險的時候


【鬼谷子飛箝原文】

凡度權量能,所以徵遠來近。

立勢而制事,必先察同異,別非之語;見內外之辭,知有無之數;決安危之計,定親疏之事。

然後乃權量之。其有隱括,乃可徵,乃可求,乃可用。

引鉤箝之辭,飛而箝之。鉤箝之語,其說辭也,乍同乍異。

其不可善者,或先徵之,而後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後毀之;或以重累為毀,或以毀為重累。

其用,或稱財貨、琦瑋、珠玉、璧帛、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勢以鉤之,或伺候見澗而箝之,其事用抵巇。


鬼谷子:別人把你捧上天的時候,就是你最危險的時候


  【鬼谷子飛箝譯文】

凡是考察權變能力,都是為了徵召遠近人才,使之歸附投奔,建立制度,管理事務,一定要先考察相同與不同,辨別言語之是非,發現言辭的表面與實際的真偽,知道是否具備某種能力的術數,確定有關安危的計策,確定或親密或疏遠的關係,這樣再權衡估量長短輕重。

其中有需要取長補短的,在需要時就可以徵召,可以求取,可以任用。

運用言辭中鉤箝之術,引誘他人言論歸順自己,或以激昂言論引誘從而控制對方得到實情。

誘致對方實情的話,是一種遊說之辭,時而相一致,時而不相一致。

對於運用鉤箝術也不能達到歸順目的的,或者先徵召,然後排列比較;或者先排列比較,反覆試探,而後就其弱點予以毀謗;或者是反覆比較試探使對方暴露弱點,或者是使對方暴露弱點從而比較試探。

運用這種方法時,或者用財物或各種珠寶等給予試探,或者衡量、考察對方才能,確定去留的趨向以引誘對方實情,或者發現對方的弱點箝制對方,上述方法就是運用抵巇之術達到自己的目的。

【事典】小卒巧言救趙王

趙王武臣派韓廣到燕國,燕國人就立韓廣為燕王。趙王聯合張耳、陳餘向北攻打;到燕國地界。


鬼谷子:別人把你捧上天的時候,就是你最危險的時候


一次趙王外出時,被燕國軍隊捉住了。燕將把趙王囚禁起來,要趙國分一半土地給他,才肯歸還趙王。趙國十次派使者去談判,都被燕將殺了,張耳和陳餘急得無計可施。有一個幹粗雜活的小卒辭別同屋的人說:“我替他們去說服燕將,然後和趙王一起回來。”大家聽了他的話都覺得可笑,一個小卒竟出此狂言,真是太不自量力了。

這人來到燕軍的營寨,問燕將說:“你知道我來幹什麼?”

“你想得到趙王。”

“你知道張耳和陳餘是什麼樣的人?”

“他們都是賢德之人。”

“你聽說他們有什麼打算嗎?”

“想得到趙王。”


鬼谷子:別人把你捧上天的時候,就是你最危險的時候


小卒笑著說到:“你根本不知道這兩個人的打算。武臣、張耳和陳餘三人,輕而易寧舉就攻下了趙國幾十座城,其實每個人都想南面稱王,誰願意一輩子做別人的公卿宰相呢?大臣的地位和君主的地位怎麼能同日而語?他們主要是擔心天下大勢剛剛穩定,不敢三分天下,各自稱王。因此暫時按照長幼順序,先讓武臣做王,以便穩定趙國的人心。現在趙國已經安定,這兩個人早就打算把趙國分開,各自稱王,只是時機尚未成熟。現在你們抓住了趙王,這兩個人名義上是要救趙王,實際上是希望燕國把他殺掉,然後他們好把趙國一分為二,各自為王。你想,一個趙王尚且輕視燕國,等這兩位賢王互相配合,來追討謀害趙王的罪過時,燕國不是要被滅掉了嗎?”

燕將覺得他說得對,就放了趙王,這個小卒駕著馬車和趙王一起回到趙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