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成創新合作伙伴?德媒:中國人“摸石頭過河”精神值得學習

德媒稱,一年一度的中德經濟合作研討會上,中國企業代表強調中國早已不再是跨國企業的世界工廠,而德國經濟界則在大談與中國在創新領域展開合作的益處。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1月20日報道,11月15日會議的一開場,德中經濟聯合會顧問委員會主席施米茨就非常明確地指出:“中德兩國的經濟緊密契合,因此德國經濟的好壞如今也與中國經濟的景氣程度密切相關。”在他以及科隆商會主席格約爾格看來,在當前的全球貿易環境、產業鏈分工之下,中德兩國之間有著非常廣闊的合作機會,其中也包括以往兩國尚未展開合作的領域,比如創新。

黑斯勒是德國材料科技廠商科思創的可持續發展部門主任,他曾經多年擔任這間脫胎於德國拜爾集團的高科技企業的聚合物研發中心負責人,該研發中心就位於上海。他介紹說,公司的上海研發中心,從2001年起就開始運作,中德兩國的科學家、工程師已經緊密合作了十多年,“這意味著寶貴的十多年中德創新合作經驗。”

蔚來汽車德國分部新聞發言人埃德曼斯多夫則在會上說,這家來自於中國的年輕企業將其研發基地分散在中國、美國、德國等數個國家,每一處都有一支國際化的研發團隊。他說,不論是在單個研發基地內部,還是在各個研發部門之間,大家的合作“都非常好”。

據他透露,蔚來汽車的技術開發工作主要由位於中國的研發基地承擔,而位於慕尼黑的研發部門主要負責的是工業設計以及輕量化研究。埃德曼斯多夫說,“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產業環境以及人才優勢”。

施米茨則從更為宏觀的角度指出,許多同時在中德兩國開展業務的企業都傾向於將專精領域的研發以及基礎研究工作放在德國,而在中國則進行面向市場、貼近客戶需求的應用層面研發。他認為,這是不同市場環境所導致的合理結果。

科思創的黑斯勒則強調,中德雙方在創新領域“更多的是互補合作伙伴,而不是對手”。

在本次研討會上,不論是中國企業還是德國企業代表,都不擔心兩國之間的創新合作會導致技術流失。黑斯勒說,科思創非但不擔心德國企業的技術流失,相反還鼓勵在創新研發合作時,讓技術在中德之間互相流動,“這也是因為今後會有很多重要的新技術由中國那邊的人才首先研發出來。”

黑斯勒也承認,該公司在上海的研發部門,人員流動率相對較高,每年都有3%~5%的研發人員離職。不過,他並不擔心這會導致重要技術流入競爭對手之手,“一方面,我們擁有專利保護、競業限制等法律手段;另一方面,許多離職的員工其實去了我們的上游或者下游企業,他們瞭解我們的技術,反而更好地方便我們與產業鏈上下游銜接。”

德國電力能源企業Orcan的首席財政官布蘭德則結合自己在中國工作的經驗表示,德國研發人員不僅僅應該向中國同行學習這些再開發技術,“也應該學習他們勇於試錯的工作模式:當遇到一條小河時,德國工程師往往花費幾個月時間規劃、設計、建造一座小橋,而中國工程師早已捲起褲腿、摸著石頭過了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